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以斯帖记 - 一个看不见神的世代

第二十四课 - 谢幕 - 末底改被擢升为宰相

 

经文:斯十:1 - 3

主旨:末底改被擢升为宰相;温习前面二十三课;总结整个课程。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1。斯十:1 - 3  “1亚哈随鲁王(Ahasuerus 或薛西一世 Xerxes I 486BC-465BC)使旱地和海岛的人民都进贡。2他以权柄能力所行的,并他抬举末底改(Mordecai)使他高升的事,岂不都写在玛代(Media)和波斯(Persia)王的历史上吗?3犹大人末底改作亚哈随鲁王的宰相,在犹大人中为大,得他众弟兄的喜悦,为本族的人求好处,向他们说和平的话。”

《新译本》:1亚哈随鲁王使陆地和众海岛的居民都向他进贡。2他所行有权能的事迹,以及末底改被尊为大的详细经过,不是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史记上么?3犹太人末底改的地位仅次于亚哈随鲁王,在犹太人中被尊为大,得民众同胞的爱戴;他为自己的族人求福祉,向他们说平安的话。

KJV:1 And the king Ahasuerus laid a tribute upon the land, and upon the isles of the sea. 2 And all the acts of his power and of his might, and the declaration of the greatness of Mordecai, whereunto the king advanced him, are they not written in the book of the chronicles of the kings of Media and Persia? 3 For Mordecai the Jew was next unto king Ahasuerus, and great among the Jews, and accepted of the multitude of his brethren, seeking the wealth of his people, and speaking peace to all his seed.


“亚哈随鲁王(Ahasuerus 或薛西一世 Xerxes I 486BC-465BC)使旱地和海岛的人民都进贡。他以权柄能力所行的,并他抬举末底改(Mordecai)使他高升的事,岂不都写在玛代(Media)和波斯(Persia)王的历史上吗? 犹大人末底改作亚哈随鲁王的宰相。。”  --  《以斯帖记》的故事以末底改被王提升为宰相告终,在犹大人中被尊为大,“得他众弟兄的喜悦,为本族的人求好处,向他们说和平的话。”但只字不提王后以斯帖,不得不叫人怀疑,究竟这书卷的主角是末底改,还是以斯帖? 从书的结构(看下图),末底改的皇家游行是故事的高潮;以亚哈随鲁王的尊贵作开头与末底改的尊贵作结束来对比;中间又以恶人哈曼的提升与义人末底改的提升作对比。。这样的情节安排,再加上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以斯帖记》有夸大末底改在整个救赎犹大族故事里的成就,却将王后以斯帖的功劳淡化:他们说《七十士译本》加添了六个补录后,原本在希伯来文圣里,“末底改”和“以斯帖”两个名字所出现的次数分别是 52 和 55;在希腊文圣经,两人的名字所出现的次数却是 54 和 46(参第二十三课)。。。难怪有些学者说末底改才是这本书的主角。

我在第二十三课说了,现在再说:“我们不知道这样做是否为了要贬低以斯帖的功劳,但圣经从来不贬低女人在救恩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譬如,耶稣的家谱记载了五个女人,她们是他玛(太一:3),喇合(太一:5),路得(太一:5),乌利亚的妻子(太一:6)和马利亚。圣经里有两本书以女人的名字命名 -- 《路得记》和《以斯帖记》。我再说,是《以斯帖记》,不是《末底改记》!”


在结束这一课之前,我还要和大家温习过去的二十三课 ,一方面把每一课的重点和探讨的问题提出来,另一方面也提醒大家这卷书被置放在旧约圣经的目的。我过去屡次提醒大家,查考圣经既要“见樹”也要“观林”,也就是说,既要宏观地去领会全书的主旨,也要细心地查考每段每节,一字一词,以及经文的脉络,绝不可顾此失彼。《庄子·秋水》篇里总结的一条思维规律,“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意思是,从细节、部分看大处、整体,不容易看清大处、整体的面貌和性质;从大处、整体看细节、部分,不容易看清细节、部分的面貌和性质。把这两个角度的观察结合起来,才能既见部分,又见整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查考圣经,更要如此。


2。温习:

 

课数

经文

主旨

探讨课题

       

 

认识波斯帝国

 
       

第六课

 

引言:认识《以斯帖记》的正典地位、背景、作者、日期、文体特征、内容概要、写作目的、简纲等项目。

犹太人用类比方式解读《以斯帖记》的危险。

       

第七课

斯一:1-12

序幕(一)- 亚哈随鲁王在位第三年(483BC),在书珊城为他一切的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拉开了《以斯帖记》的序幕。

要对犹太人说真话。犹太人不承认耶稣为弥赛亚,是上帝的儿子;他们以为上帝给他们的话语只记录在旧约圣经,所有的预言和应许(已经应验的,和没有应验的)也只记录在旧约圣经;在他们的救恩历史里没有“十字架”这个环节,《以斯帖记》是最后的一个环节。这样他们在阅读或查考旧约圣经书卷的时候,把所有预表(type)基督的节期/节日,这些属于新约“影子”的东西,都变成犹太教的礼仪;他们每年守节期,遵行它们的律例,却不知道基督是节期和献祭所代表的“实体”。

最可悲的是,“普珥节”不是上帝所定的节日,而是犹太人因脱离敌人得平安而自定的欢庆的日子。当他们年年守这节日,诵读《以斯帖记》,看到上帝在他们被敌人逼迫要被灭族的时候,拯救了他们,这本书给了他们一个“虚假的希望”(false hope),没有十字架,没有基督耶稣,上帝一定救赎他们。

我们要对犹太人说真话:“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六:2)不要再等了!弥赛亚已经来了!

       

第八课

斯一:13-22

序幕(二)- 亚哈随鲁王把家事变成国事,听取谋士的献议,发出“大字报”通告各地庶民,罢黜王后瓦实提,使作丈夫的都在家中作主,说话有权威。
 

当绝对的权力没有被制衡,个人的权利就会被恣意地侵犯。 归正神学非常强调上帝的绝对主权,这样是否意味着上帝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霸王呢?
 

       

第九课

 

外一章 - 戴上“十字架”眼镜读旧约和新约

一、从上帝的属性谈起,看其“纯一性”,以示新旧两约的上帝是同一上帝;

二、再从十字架谈起,它是上帝所有属性的交汇点;戴上“十字架”眼镜读新旧两约,看上帝的一切作为,从创世之前的永恒,到新天新地的永恒,就不会对上帝的认识失之偏颇。

       

第十课

斯二:1-12

第一幕(一)- 亚哈随鲁王接纳身边侍臣的献议,在国中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进宫,以斯帖也在其中;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自己的籍贯宗族。

末底改嘱咐以斯帖不可叫人知道她的籍贯宗族 。对于住在敌视基督教信仰社会的基督徒来说,他们需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吗?不隐藏身份可能立刻就成为殉道者,这样做值得吗?在《殉道者之声》网站记录了很多今天在许多地方为基督 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和殉道的弟兄姐妹,这是因为他们(她们)没有隐藏身份吗?

       

第十一课

斯二:13-18

第一幕(二)- 被选入宫的以斯帖,经过了整年的全身“美容疗程”后,在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479BC)被立为王后,代替了瓦实提。

继续探讨隐藏身份还是暴露身份的问题。

末底改在宫廷侍奉要隐藏身份,也嘱咐侄女以斯帖这样做,是因为当时他们所处身的宫廷,亚甲族人哈曼和他的同党与犹大人是世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能和平共处。在这样的处境,若将自己的身份揭露,等于自杀,这是不明智的。

对于一些在敌视基督教信仰的国家,如北韩。。若基督徒的身份已经被暴露,在面对严讯逼供,生命有危险的时候,就要铭记主耶稣说的:“。。凡在人面前认我的,人子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必认他;在人面前不认我的,人子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必不认他。”(路十二:8-9)

另外在一些地方,“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作买卖。”(启十三:17)基督徒就不应当为了买卖得“利”就隐藏身份,如基督徒加入共产党,只为了工作发展需要。。

我也谈到北京守望教会的户外敬拜,这样的“抛头露面”,是不是等于“自杀”的问题。。

总之,有人认为末底改和以斯帖的隐藏身份是懦弱的行为,有人却认为他们暴露身份是等于自杀,圣经对他们的行为没有批判,上帝也用了他们拯救了整个犹大族群。我们也不要自作审判官了。
 

       

第十二课

斯二:19-三:6

第二幕(一)- 末底改破坏了暗杀亚哈随鲁王的阴谋,虽然名字被记录在史册,但没有获得奖赏;亚甲族人哈曼得晋升,因末底改不肯跪拜他而怒火中烧,开始设计要灭绝犹大族。

哈曼得晋升高位,但在经外文献却无迹可循,所以一些学者就抓住这点说《以斯帖记》是捏造的故事。 我和大家分享其中一个学者怎样把《创世记》第十二章至五十章肢解得体无完肤,说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孩子们都是虚构人物,他们的故事是亡国后的以色列人从不同的传说编造而成。学者这样宰割圣经,妖言惑众,真令人痛心。我们千万不要乱了阵脚,以为圣经的记载不可信,不可靠。上帝是很幽默的,在适当的时候,他会叫石头高声呼喊,印证上帝话语的真确,使我们认定圣经是上帝权威的话语 。即或不然,我们也要铭记来十一:1-6说的:“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借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第十三课

斯三:7 - 15

第二幕(二)- 以斯帖被立为王后的第五年正月(474BC),人在哈曼面前掣普珥(Pur),就是掣签,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的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帝国各处的犹大人。

犹大族与哈曼的亚甲族是世仇, 这两族之间的仇恨可以追溯到以色列人出埃及,在利非订安营时,亚玛力人是第一个上来和以色列人争战的敌人(出十七:8)。耶和华命令以色列人要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亚甲族就是亚玛力人的后裔。不管亚玛力人,亚甲人,现在的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他们与以色列人相争相斗,互相残杀,这段世仇要何时才能了结呢?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以巴仇恨在人是永远也不能化解,只有上帝才能化解;其实上帝已经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但为什么双方还是打得你死我活?理由很简单:虽然十字架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却视若无睹,双方都像鸵鸟,把头埋在地里,不肯承认耶稣是弥赛亚,或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先知,不是上帝的儿子。最后我说,由于以巴双方都不接受十字架上的耶稣,我们惟有等待主耶稣的再来,以巴的仇恨才会得到化解。

       

第十四课

斯四:1 - 9

第三幕(一)- 末底改得知恶人哈曼阴谋灭绝犹大人后,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哭哀号,并嘱咐以斯帖进去见王,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

从“撕裂衣服”哀悼死去的人谈起,先知约珥呼吁人民悔改的时候,说:“耶和华说:‘虽然如此,你们应当禁食、哭泣、悲哀,一心归向我。’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 归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因为他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珥二:12-13)今天,当上帝的名被亵渎,真理被人践踏和辱骂的时候,作为时代的先知和社会的良心,教会 和基督徒要撕裂心肠,绝对不能闭口不言!

       

第十五课

斯四:10 - 17

第三幕(二)- 末底改求以斯帖进去见王,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这是犹大历史上的一个非常时刻,犹大民族的生死存亡全系在一个弱女子以斯帖的身上。

一、从旧约和新约探讨禁食祈求的问题。
二、末底改/以斯帖等犹大人要爱他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他们的恶人哈曼祷告吗?对旧约的犹大人来说,这种观念是不可思议的。摩西的教导是,当人彼此争斗,“。。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出二十一:22-25)在犹大人的观念中,他们没有爱敌人,为敌人祷告的可能性,只有杀,杀,杀。。 但主耶稣来了之后,他的教导完全不同。唐崇荣牧师详细解说旧约和新约的不同,他说上帝的启示有先后的次序,公义在先,恩典在后。。

       

第十六课

斯五:1 - 8

第四幕(一)- 以斯帖冒着生命的危险进去见王,王不但接见她,还问她:“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以斯帖为王和哈曼设摆筵席。

一、从以斯帖进宫见王,从头到尾, 每一句话,每个动作,一切看似巧合,但王与以斯帖都是照着上帝的“剧本”走,带出了上帝的天命的神学问题。
二、解释耶稣在约十四:12-14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的真正意思。

       

第十七课

斯五:9 - 14

第四幕(二)- 哈曼被王和王后邀请出席筵席,意气风发,得意洋洋,却因末底改不跪不拜,怒火中烧;他听从妻子和朋友的建议,在家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预备把末底改挂在其上。

神学家古德恩(Wayne Grudem)详细解说“上帝的天命”。在归正神学里,世上没有“运气”、“巧合”或“机遇”这回事,一切都是按着上帝的天命而行。

       

第十八课

斯六:1 - 14

第五幕 - 区区十四节,共 491字(中文),九句对话,编者把故事推到最高潮,将哈曼从早上的踌躇满志,趾高气昂样子,晚上却变得垂头丧气,跌入万丈深渊的整个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

一、 比较《以斯帖记》的情节编排和“标准”的编排规律,故事虽然很简单,但常用转折点制造意外效果,吊人胃口,叫人追看不休。
二、从王睡不着觉,吩咐人取历史来,念给他听,对哈曼和末底改两个人,这是他们命运扭转的一刻,连他们自己也万万料想不到的。但末底改命运的扭转并不表示犹大民族面临毁灭的厄运将会消失,我们还要看接下来以斯帖第二次设筵招待王和哈曼,上帝将会有什么超乎我们所想的安排,这是观众最为期待的一幕。

       

第十九课

斯七:1 - 10

第六幕 - 以斯帖在第二次为王和哈曼所设的筵席上,把自己的籍贯宗族公开,也公然指责哈曼就是要杀戮犹大族的“仇人、敌人。。恶人”;王误会哈曼要凌辱王后,命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

一、从哈曼和末底改命运的扭转,谈到华人的算命占卜,以及圣经的教训与基督徒的命运观。
二、从近来风靡一时的宫斗戏,看《以斯帖记》的正邪相斗,巧妙设计的情节,让人读得兴味十足。《以斯帖记》 虽然以喜剧首场,却不是救赎历史最后的一环。犹太人年年在“普珥日”一家大小重看此剧,看得心花怒放,以为弥赛亚将要降临拯救他们,却忘了上帝还编写了续集《十字架》,弥赛亚降临时,他们将要哀哭切齿,因为经上说:“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启一:7)

       

第二十课

斯八:1 - 8

第七幕(一) - 恶人哈曼死后,以斯帖求王除掉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王说因奉王名所写、用王戒指盖印的谕旨,人都不能废除,所以要另颁一个谕旨给犹大人,准各省各城的犹大人聚集保护性命,剪除杀戮灭绝他们的一切仇敌。

一、敌人的头已经被消灭,接下来,犹大人要反击,报复那些要把他们杀戮灭绝的敌人?还是要饶恕他们的敌人呢? 我重复第十五课说的,在犹大人的观念中,他们没有爱敌人,为敌人祷告的可能性,只有杀,杀,杀。。这是旧约的教导:“。。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出二十一:22-25)
二、谈到报复,我们回顾八九年六四悲剧,也谈到当年担任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总指挥柴玲。她在纪念六四的二十三周年(2012年)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宽恕当年事件的邓小平、李鹏和解放军。这样的宽恕“敌人”当然立刻引起巨大的反响。我在第二十二课探讨了基督徒宽恕的课题。

       

第二十一课

斯八:9 - 17

第七幕(二)- 末底改奉王的名写新谕旨,王准各省各城的犹大人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Adar),十三日,聚集保护性命,剪除杀戮灭绝那要攻击犹大人的一切仇敌和他们的妻子儿女,夺取他们的财为掠物。

一、犹大人的仇敌是谁?为什么犹大人/犹太人那么“乞人憎”(广东话,意思“令人讨厌”) ?作为基督徒,我们的仇敌是谁?
二、上帝在整本旧约一直向他子民的敌人宣布圣战,如灭绝迦南七族,灭绝亚玛力人(包括他们的妇孺)等。我们要怎样理解这种圣战呢?我和大家探讨了圣战的概念及圣战的终结。
 

       

第二十二课

斯九:1 - 19

第八幕(一)- 在十二月(亚达月)十三日,犹大人在书珊城和其他各省大开杀戒,除灭了恨他们的仇敌。

再次探讨宽恕的课题。宽恕是将你可以伤害对方的权利,屈服在神的主权下。(To forgive is to submit your right of retaliation to the sovereignty of the Lord.)有人说,宽恕植根于公义。。公义先于宽恕;我们说,在十字架上,宽恕与公义因耶稣基督的死而融合为一。但在实际操作时,当面对宽恕与公义之两难,基督徒要怎样走这十字架的道路呢?

       

第二十三课

斯九:20 - 32

第八幕(二)- 以斯帖和末底改写信给犹大人,嘱咐他们每年守普珥日,即亚达月(Adar)十四、十五两日,以这月的两日为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在这两日设筵欢乐,彼此馈送礼物,赒济穷人。

一、解释两个希伯来字 - “普珥”和“礼物”。两个字都是一语双关,“普珥日”表示上帝的子民的命运不会由恶人哈曼掣签来决定,而是由耶和华决定所掣的签,由他来决定子民的命运!犹太人在普珥节彼此“馈送礼物”,表示庆祝上帝分给他们的“分”或“命运”。
二、看现在的犹太人怎样庆祝普珥日,再次强调犹太人所犯的错,把《以斯帖记》视为救恩历史的最后一个环节,每次阅读这一书卷,他们仍然期盼弥赛亚有一天会降临,拯救他们脱离四周的仇敌。他们拒绝承认《以斯帖记》只是救恩历史中的一个环节!
 

       

第二十四课

斯十:1 - 3

谢幕 - 末底改被擢升为宰相;温习前面二十三课;总结整个课程。

一、作者编撰《以斯帖记》的目的
二、今天的犹太人怎样诠释《以斯帖记》
三、我们要怎样诠释《以斯帖记》


3。总结整个课程:

A。作者编撰《以斯帖记》的目的:

《以斯帖记》的故事很简单,它记载了波斯王亚哈随鲁(Ahasuerus 或薛西 Xerxe,485BC - 465BC)在位年间,所发生的一段“犹大人的仇敌”哈曼阴谋灭绝犹大人,但上帝奇妙地保守他自己的选民,免遭被屠杀的史迹。

这是救恩历史的一个环节。作者要透过这个故事, 见证上帝的信实守约,他奇妙地保守自己的选民,免遭被屠杀的厄运,以致断绝了弥赛亚出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创四十九:10,启五:5),耶西的根(赛十一:10,罗十五:12)和大卫的后裔(约七:42,徒二:30,罗一:3,提后二:8,启二十二:16)的应许之路。(注:除了《以斯帖记》,旧约圣经另一本以女人的名字命名的书卷,即《路得记》,也有异曲同工的作用,请参《列王记下》第十四课

书中告诉犹太人普珥日的由来和意义,作为建立犹太民族的认同和归属。作者要犹太人读者知道,不管他们身在何处,在哪一个世代,也不管他们看到耶和华上帝没有,耶和华上帝仍然会记得他“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向以撒所起的誓。。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诗一百零五:8-9,八十九:3),“照他丰盛的慈爱后悔。。使他们在凡掳掠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诗一百零六:45,46)把他们从水深火热,受敌人逼迫的环境中拯救出来。

B。今天的犹太人怎样诠释《以斯帖记》:

由于犹太人不承认耶稣为弥赛亚,是上帝的儿子;他们以为上帝给他们的话语只记录在旧约圣经,所有的预言和应许(已经应验的,和没有应验的)也只记录在旧约圣经;在他们的救恩历史里没有“十字架”这个环节,《以斯帖记》是最后的一个环节。这样他们每年在普珥日诵读《以斯帖记》时,就把所有预表(type)基督的节期/节日,这些属于新约“影子”的东西,都变成犹太教的礼仪;他们每年守节期,遵行它们的律例,却不知道基督是节期和献祭所代表的“实体”。对他们来说,诵读《以斯帖记》,就像看一出宫斗戏里的正邪相斗,邪恶的哈曼敌不过正义的末底改/以斯帖,让他们读得心花怒放,以为弥赛亚将要降临拯救他们,使他们脱离现在以色列周边的仇敌。这本书给了他们一个“虚假的希望”(false hope),没有十字架,没有基督耶稣,上帝也一定救赎他们。

犹太人这种类比方式解读《以斯帖记》,完全偏离了原来写作的目的。我们要对犹太人说真话,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六:2),若他们还不悔改归向主耶稣,以后弥赛亚降临时,他们将要哀哭切齿,因为经上说:“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启一:7)
 

C。我们要怎样诠释《以斯帖记》:

与犹太人的诠释方式刚好相反,《以斯帖记》告诉我们上帝奇妙地保守自己的选民,免遭被屠杀的厄运,以致断绝了弥赛亚出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创四十九:10,启五:5),耶西的根(赛十一:10,罗十五:12)和大卫的后裔(约七:42,徒二:30,罗一:3,提后二:8,启二十二:16)的应许之路。

《以斯帖记》还有续集,就是十字架;道成肉身的耶稣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是上帝的儿子,是弥赛亚;他也为犹太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是犹太人望穿秋水等待的弥赛亚。

现在,我们等待的是末日弥赛亚的再来。到时不信的人,将要哀哭切齿,悔改已经太迟。“这话是真实的。阿们!”(启一:7)

一个提醒:我们在每一课所探讨的课题,如宽恕、圣战、上帝的天命。。不是(或可能是)作者所要探讨的课题;我们只是尝试将经文应用在今日相似的处境。
 


感谢主,借着他丰盛的恩典,我们用了近七个月的时间把《以斯帖记》查考完毕。

我在《课程纲要》说:对今天活在这个“满天神佛”,异端邪说横行,正信迷信不分,强权压迫和不信之人讥诮的世代,我们查考此书的目的,是要学习在一个真神似乎也“掩面不顾”我们的时候,仍然持守真道,“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林后五:7),作基督受苦的见证,直到主再来。

愿我们以此共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