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正文之前,请看大陆著名异见剧作家沙叶新(1939年-)说的一句话:
假如我在有生之年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灾难的土地上那些可爱的人民做一点事,就是我要说真话,告诉你们谎言是什么,真相是什么,特别是年轻人。假如我真正能做到这一点,我想临死的时候,我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个民族。(引自《青年文摘》2011年12月下半月刊)
我在《撒母耳记下》第十课曾提到文学大师巴金说的一句话:
。。。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巴金写了一本书《讲真话的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在谈到“十年浩劫”时,他说:
“。。那绝不是黄粱一梦。这个大灾难同全世界人民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是不搞得一清二楚,作一个能说服人的总结,如何向别国人民交代!可惜我们没有但丁,但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新的《神曲》。所以我常常鼓励朋友:‘应该写!应该多写!’
当然是写真话。”写真话容易吗?不容易啊!时常要付很大的代价的。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被“下迁腐刑”;马寅初坚持《新人口论》而遭围攻。。所以还是讲假话比较动听。说那光着屁股走路的皇帝有穿新衣,既不会像木偶匹诺曹(Pinocchio)的鼻子变长,反而还会赢得皇帝的欢心,那说说一两句假话又何妨。更何况现在如果把假话写成畅销小说,还可以赚得盆满钵溢呢!不是吗? 丹·布朗(Dan Brown)的《达芬奇密码》、国家地理频道的《犹大福音》、奥斯卡金像奖电影制作人詹士金马伦(James Cameron)的《失落了的耶稣墓穴》(the Lost Tomb of Jesus) 。。不是让他们赚得眉开眼笑吗?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假话。他们说基督教的渊源有着更为深邃的真相,教会用政治势力掩盖了这些真相,不教给信徒,以免权力崩溃。譬如,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书中提到当耶稣受难时,抹大拉的玛利亚怀孕了;并且说耶稣在最后的时刻极力地使玛利亚在他死后成为教会的领袖,而这个计划使彼得心生嫉妒。耶稣死后,彼得镇压了跟随玛利亚的人;早期的教会和新约本身都大量的隐瞒了关于耶稣的婚姻和他为了控制会众所镇压和杀掉的人数。后来天主教会运用政治势力,在第四世纪压制了抹大拉玛利亚的传统,掩盖了这观点。谈到圣经的时候,丹•布朗借用书中人物“提彬教授”这样说:“《圣经》是人造出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圣经》不是神奇地从云彩里掉下来的。人类为了记录历史上那些喧嚣的时代而创造了它。它经历了无数次翻译和增补修订。历史上《圣经》从来没有过一个确定的版本。”简言之,这些作品在暗示基督教会里有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或“阴谋”,现在他们把“真相”揭发,写的全是“真话”,而圣经说的却是“假话”。(完)
对中国人要说真话;对犹太人我们也要说真话。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2012年)肯定对中国人说了真话: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2年3月13日报道
我们要对犹太人说什么真话?我在上一课已经说了,《以斯帖记》不是救恩历史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只是救恩历史中的一个环节!
犹太人不承认耶稣为弥赛亚,是上帝的儿子;他们以为上帝给他们的话语只记录在旧约圣经,所有的预言和应许(已经应验的,和没有应验的)也只记录在旧约圣经;在他们的救恩历史里没有“十字架”这个环节,《以斯帖记》是最后的一个环节。这样他们在阅读或查考旧约圣经书卷的时候,把所有预表(type)基督的节期/节日,这些属于新约“影子”的东西,都变成犹太教的礼仪;他们每年守节期,遵行它们的律例,却不知道基督是节期和献祭所代表的“实体”。
最可悲的是,“普珥节”不是上帝所定的节日,而是犹太人因脱离敌人得平安而自定的欢庆的日子。当他们年年守这节日,诵读《以斯帖记》,看到上帝在他们被敌人逼迫要被灭族的时候,拯救了他们,这本书给了他们一个“虚假的希望”(false hope),没有十字架,没有基督耶稣,上帝一定救赎他们。
我们要对犹太人说真话:“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六:2)不要再等了!弥赛亚已经来了,你们的祖宗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你们今天还活在上帝的咒诅底下!(太二十七:25 “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你们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耶稣)作见证的就是这经(注:旧约)。”(约五:39)“因为预言中的灵意乃是为耶稣作见证。”(启十九:10)所以,不要再等了!我再说:“不要再等了!”
2。斯一:1 - 9 “1亚哈随鲁(Ahasuerus 或薛西一世 Xerxes
I,486BC-465BC)作王,从印度(India)直到古实(Ethiopia),统管一百二十七省。2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Shushan)的宫登基。3在位第三年,为他一切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有波斯(Persia)和玛代(Media)的权贵,就是各省的贵胄与首领,在他面前。4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5这日子满了,又为所有住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园的院子里设摆筵席七日。6有白色、绿色、蓝色的帐子,用细麻绳、紫色绳从银环内系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白、黄、黑玉石的铺石地上。7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8喝酒有例,不准勉强人,因王吩咐宫里的一切臣宰,让人各随己意。9王后瓦实提(Vashti)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
《新译本》:1亚哈随鲁(Ahasuerus 或薛西一世 Xerxes I,486BC-465BC)在位的时候,他统治从印度到古实共一百二十七省。2他在书珊城登了国位。3他执政第三年,曾为众领袖和臣仆摆设筵席;波斯和玛代的权贵,以及各省的贵族和领袖都在他面前;4他把自己尊荣之国的财富和伟大威风的荣华,向他们展现很多日子,共有一百八十天。5这些日子过了,王又为所有在书珊城的人民,无论尊卑大小,在御园的院子里摆设筵席七天。6御园中有白色绵织的帷幕、蓝色的幔子,细麻绳、紫色绳悬在银环里和大理石柱上;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的大理石所铺的地上。7赐饮都用金器皿;器皿与器皿各有不同;御酒很多,足显王的厚赐。8饮酒都照着定例,不准勉强;因为王对他宫里的所有臣仆立下规矩,要照着各人的意愿而行。9王后瓦实提(Vashti)也在亚哈随鲁王的王宫中,为妇女们摆设筵席。
KJV:1 Now it came to pass in the days of Ahasuerus, (this is Ahasuerus which reigned, from India even unto Ethiopia, over an hundred and seven and twenty provinces:) 2 That in those days, when the king Ahasuerus sat on the throne of his kingdom, which was in Shushan the palace, 3 In the third year of his reign, he made a feast unto all his princes and his servants; the power of Persia and Media, the nobles and princes of the provinces, being before him: 4 When he shewed the riches of his glorious kingdom and the honour of his excellent majesty many days, even an hundred and fourscore days. 5 And when these days were expired, the king made a feast unto all the people that were present in Shushan the palace, both unto great and small, seven days, in the court of the garden of the king's palace; 6 Where were white, green, and blue, hangings, fastened with cords of fine linen and purple to silver rings and pillars of marble: the beds were of gold and silver, upon a pavement of red, and blue, and white, and black, marble. 7 And they gave them drink in vessels of gold, (the vessels being diverse one from another,) and royal wine in abundance,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the king. 8 And the drinking was according to the law; none did compel: for so the king had appointed to all the officers of his house, that they should do according to every man's pleasure. 9 Also Vashti the queen made a feast for the women in the royal house which belonged to king Ahasuerus.
这是序幕,剧作者要把地点、时间、背景一一的交待清楚,然后才正式的带出两个主角(末底改和以斯帖)。这里的亚哈随鲁王虽然是剧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但他不过是地上的王,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在天上君王的掌管下,所以我 把他视为配角。
时间:亚哈随鲁(希伯来名 Ahasuerus;希腊名 Xerxes I 薛西一世,486BC-465BC)作王。。位第三年 ,即 483BC。有关亚哈随鲁的政绩,请参考第四课。他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镇压在埃及的暴乱(485BC);接着,他又要敉平在巴比伦的两次叛乱(484BC,482-481BC)。然后,他才把矛头对准希腊(大概是 481BC 四月离开书珊城)。所以,他的这次设宴款待帝国各省的首领,很可能就是在敉平埃及和巴比伦的叛乱,以及出征希腊之前的那段时间。
地点:在书珊城(Shushan,或 Susa,现在的 Shush)的皇宫里。请参考第二课。由于它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所以一开始就成为以拦文明的中心,对西部两河流域(亚述/巴比伦)和东部波斯高原(米底亚/波斯)之间文化沟通和贸易往来发挥重大的作用。居鲁士二世(古列,Cyrus II,559BC-529BC)征服了以拦后,书珊就成为波斯的第三个首都,其他两个:第一个首都为帕萨尔迦德(Pasargadae),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或阿黑门尼德,Achaemenid dynasty 539BC-312BC)在部落氏族时代的发源地;第二个首都为哈马丹(Hamadan 或 Ectabana,夏都),本是米底亚王朝的首都,居鲁士二世灭亡了米底亚王朝后,把它变为波斯的第二个首都。至于第四个首都波斯波利(Persepolis),则是大流士一世(Darius I,或大利乌一世,522BC-486BC)所建立的,我们在第四课已经查考,这里不再赘述。
在四个首都中,书珊城是帝国的商业贸易中心,也是行政中心。大流士一世(Darius I,或大利乌一世,522BC-486BC)建立庞大的统一帝国后,就在这里大兴土木,试图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帝都和王宫。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征集了全国优秀的工匠和建筑师,并不惜人力和财力,从两河流域和周围地区运送建筑和装饰材料。建成后的书珊王宫面积达到两万平方米,建筑风格和波斯波利(Persepolis,肩负典礼仪式和宗教中心)王宫近似,采用岩石台基和立柱式建筑,较之波斯波利王宫,气势更加宏伟,建筑更加庞大。与王宫同时兴建的国王接见大厅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和王宫相互呼应,更加衬托出王宫的雄伟与壮观。对于这样的建筑,大流士一世颇为自豪,波斯铭文中记载了他的言行,他曾骄傲地宣称书珊王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这就是《以斯帖记》里的王宫了!
(图一)书珊城废墟鸟瞰图(看图七)
(取自Persia and the Bible,By Dr Edwin M Yamauchi,Baker Books,1990)(图二)书珊城废墟(王宫在 Apadana 上)
王宫以北是一万平方米的 觐见厅(audience hall) ,正宫的屋顶由六行,每行六根,约65尺高的柱子支撑;正宫三面有圆柱门廊围绕,圆柱顶有公牛头装饰(看图四)
(图三)1970s 挖掘出土的朝门(gate house,斯二:19,21,五:9,13,六:10)
朝门在王宫以北80米,有通道连接正宫;朝门 40米X28米,占约 1200方米面积;朝门中房是 21米正方形,四角有 12-13米的高柱
(图四)Bull-shaped protome which topped a column
柱子上的公牛头装饰人物:
(1)亚哈随鲁(希伯来名 Ahasuerus;希腊名 Xerxes I 薛西一世,486BC-465BC) 。上文已经说了,他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镇压在埃及的暴乱(485BC);接着,他又要敉平在巴比伦的两次叛乱(484BC,482-481BC)。然后,他才把矛头对准希腊(大概是 481BC 四月离开书珊城)。从 481BC 到 479BC,他在外与希腊争战,肯定不在书珊;从战场败退回波斯后,他就把全副精力放在父亲大流士一世尚未完成的书珊城(Susa)和波斯波利(Persepolis)的建筑工程上。所以,从 479BC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在书珊城,直到 465BC,他在一场宫廷政变中被皇家近卫军的首领 Artabanus 所杀。
亚哈随鲁站在父亲大流士一世(Darius I)背后
(in a stone relief from the main banquet hall at the royal palace at Persepolis)(2)“。。从印度(India)直到古实(Ethiopia),统管一百二十七省。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Shushan)的宫登基。在位第三年,为他一切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有波斯(Persia)和玛代(Media)的权贵,就是各省的贵胄与首领,在他面前。” -- 这些首领是谁?我在第四课解释了有关波斯的行省制度和“一百二十七省”的圣经难题:
。。。大流士一世(Darius I,或大利乌一世,522BC-486BC)是波斯行省制度的创造者。由于帝国疆域空前广大,为了便于统治和进行有效控制,大流士便对帝国全境实行分区划块统治,把全国划分为23个称为 satrapies(萨特拉匹亚)的行政区,中国学者多认为这样的行政区的划分与中国的“行省”区(provinces)近似,故称这种统治形式为行省制度。行省遍布帝国的统治中心和边远地区。23个行省分别是波斯、以拦、巴比伦、亚述、阿拉伯、埃及、沿海诸省、小亚细亚和北部诸省、吕底亚、爱奥尼亚、米底亚、亚美尼亚、卡帕多细亚、帕提亚、德拉吉安那(现在的塞伊斯坦)、阿列亚(现西部阿富汗的赫拉特)、花刺子模(现乌兹别克斯坦)、巴克特里亚(现阿富汗的巴尔赫)、索格底亚那(现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干达拉(迦色尼)、斯基太(中亚地区)、阿塔吉提提亚(喀布尔)、阿拉霍吉亚(南部阿富汗的坎大哈)、马卡(位于现伊朗和阿富汗南部地区)。行省的数量,史书各有不同的记载。希罗多德认为有 20个,有的认为29个,总之大流士行省制度的设立,使他实施君主制提供了可能。行省里有省长(satrap),负责行省的行政、司法和税收大权;每省另设“督军”一人,统领军队。两人分工明确,彼此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并且直接对皇帝负责。
(图五)波斯行省
(取自Persia and the Bible,By Dr Edwin M Yamauchi,Baker Books,1990)这里有一个关于波斯有多少个“省”的圣经难题。斯一:1 说:“亚哈随鲁作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但六:1 说:“大利乌随心所愿,立一百二十个总督治理通国。”圣经历史书的“省长”有时用不同的亚兰文,如拉四:8 的“省长”和拉五:15的“省长”,至少有十个不同的希伯来字根、五个希腊文字根来描述;加上还有许多类似的词汇,如监督、官长、地方的王、巡抚、提督、总督,波斯的行省制度(或行政体系)并不是如以上所说的那么简单。区应毓博士在他的著作《以斯拉记》(天道圣经注释,1998年),根据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8,Vol 4)地解释,归纳得出这样一个架构:
波斯王将全国划分成二十多个直属的省区,每一省区皆有一省督;省区之下是一百二十个省份,每一省份有一省长。省督是波斯王室的近亲,称之为“波斯王国的护国大臣”。亚哈随鲁王(即薛西一世,Xerxes I )未执政王权前,曾作了十二年巴比伦的省督。基本上省督就等于当地省区内的分封王,去治理省区内一切事宜。为了确保省督对中央政府波斯王效忠,波斯王直接委任一名书记、税务大臣及将军,协助并监督省督及省区内的行政措施。
拉四:8 的省长利宏的管辖区域极广,包括“撒玛利亚并大河西一带地方”,因此利宏可能属于省督级的波斯行政官员,其省区包括叙利亚、撒玛利亚、犹大等地区。他是在一般省长之上,直属波斯王的省督,与所罗巴伯(拉三:63)和尼希米(尼七:65)的官阶不相等。因此拉四:8 这处的亚兰文“省长”取用了一个较为特别的名衔来形容他。至于拉四:8 的“书记”伸帅,可能也是直属波斯王的行政官员,专门负责协助与监视省督及与波斯王文书上的联络。(完)但也有学者,如卡莲·乔布斯(Dr Karen H Jobes),在她的《以斯帖记》(译者:谭爱珍,国际释经应用系列,1999年,中文版,2006年)说,在波斯帝国内,一般的行政区称为总督的辖地(satrapy),由一个称为总督(satrap)的官员管制。总督负责该区一切行政,包括收取贡物(即税收)及为王上征兵。但斯一:1 的“一百二十七省”所用的希伯来字不是“行政区”,而是“省”,所以是指较小的都会区(包括城市在内)。在但二:49,同一个希伯来字指“巴比伦省”;而拉二:1 和尼七:6 指围绕耶路撒冷城的犹大省。耶路撒冷和犹大是属幼发拉底河大行政区的一小部分。“省”与“行政区”的关系并不清楚,但“省”比“行政区”的数目应多很多。(完)
究竟波斯王为谁摆设筵席呢?圣经说:“。。从印度(India)直到古实(Ethiopia),统管一百二十七省。。为他一切首领(princes)、臣仆 (servants)设摆筵席,有波斯(Persia)和玛代(Media)的权贵(power),就是各省的贵胄(nobles )与首领(princes),在他面前。” -- 这里没有提到官衔如“总督”、“省长”之类,我们的猜测是他们都在其中;句子里的“首领”、“权贵”、“贵胄”都是通用语。在《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及《以斯帖记》里 ,专用官衔如“总督”、“省长”出现在以下的句子里:
拉二:63 省长(Tirshatha,governor,设巴萨/所罗巴伯)对他们说:“不可吃至圣的物,直到有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兴起来。”
拉四:8,9,17,23 省长(the chancellor or the master of counsel in charge)利宏、书记伸帅要控告耶路撒冷人,也上本奏告亚达薛西王。。。
拉五:3,5,6 当时,河西的总督(governor)达乃和示他波斯乃,并他们的同党来问说:“谁降旨让你们建造这殿,修成这墙呢?”。。。。
拉五:14 神殿中的金银、器皿,就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的殿中掠去带到巴比伦庙里的,塞鲁士王从巴比伦庙里取出来,交给派为省长(governor)的,名叫设巴萨。。
拉六:6,13 现在河西的总督(governor)达乃和示他波斯乃,并你们的同党,就是住河西的亚法萨迦人,你们当远离他们。。
尼二:7,9 我又对王说:“王若喜欢,求王赐我诏书,通知大河西的省长(governors)准我经过,直到犹大;。。”
尼五:14,15 自从我奉派作犹大地的省长(governor),就是从亚达薛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我与我弟兄都没有吃省长的俸禄。。。
尼八:9 省长(Tirshatha)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这是因为众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了。
斯三:12 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lieutenants)和各省的省长(governors),并各族的首领(rulers)。又用王的戒指盖印。。
斯八:9 三月,就是西弯月,二十三日,将王的书记召来,按着末底改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并犹大人的文字、方言写谕旨,传给那从印度直到古实一百二十七省的犹大人和总督(lieutenants)、省长(deputies)、首领(rulers)。
斯九:3 各省的首领(rulers)、总督(lieutenants)、省长(deputies)和办理王事的人,因惧怕末底改,就都帮助犹大人。
原文的“省长”有 (governor,deputies,斯三:12,八:9,九:3,拉五:14)、 (Tirshatha,拉二:63)、 (the chancellor or the master of counsel in charge,拉四:8-9)
原文的“总督”是 (satraps,lieutenants,斯三:12,八:9,九:3);拉六:6,13 的“河西的总督”,原文却与“省长”(拉五:14,斯三:12)同字。
由于“总督”总是排在“省长”的前面,我们相信前者的官位,一定比后者高(英文的翻译正显示这样的高低:前者是 lieutenants;后者是 deputies)。
事件:(1)“。。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这日子满了,又为所有住书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园的院子里设摆筵席七日。有白色、绿色、蓝色的帐子,用细麻绳、紫色绳从银环内系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白、黄、黑玉石的铺石地上。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喝酒有例,不准勉强人,因王吩咐宫里的一切臣宰,让人各随己意。”
“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 -- 堂堂一个帝国大王这样的炫耀财富,古今中外都是一样。学者也告诉我们这样的美食盛宴可以大到容纳 15000人。“Of the King's guests some dine outside in full view of the public, others indoors with the King. But even the latter do not dine with the King. The King can see them through the curtain in the doorway, but they cannot see him....Occasionally however on a feast-day they all dine in one room with the King in the great hall. If, as often happens, the King has a drinking party, up to a dozen guests may be called into his presence by a eunuch after the meal is finished.”(Athenaeus 4.145-46) 如此排场也只有在那被大流士一世(Darius I,或大利乌一世,522BC-486BC)夸耀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书珊王宫才有的。现在呢?剩下的只是一堆黄土!(看图一、二、六、七)至于筵席上的餐具,大家看一看下图的金狮杯,就知道什么叫着只配帝王用,庶民想都不敢想的货色了。
Fit for a king—and a queen. A fierce lion, fashioned by a Persian artisan, adorns this rhyton, or ritual drinking vessel. The Book of Esther records various banquets and feasts, so it is likely that King Ahasuerus and Queen Esther sipped from an elaborate cup such as this.
(图六)Tepe of the Royal city (left) and of the Acropolis (right), seen from the Hill mound of the Apadana. Susa, Iran. | (图七)书珊城废墟(看图一) |
现在还有这样金碧辉煌的王宫吗?看看文莱(Brunei)苏丹的王宫吧!
(图八)文莱苏丹王宫 Istana Nurul Iman |
(图九)At 2,152,782 square feet (200,000.0
m² ) the palace has 1,788 rooms,
257 bathrooms, and a floor area of 2,152,782 square feet (200,000 m²).
Amenities include 5 swimming pools, an air conditioned stable for the
Sultan’s 200 polo ponies, a 110-car garage, a banquet hall that can be
expanded to accommodate up to 5,000 guests, and a mosque accommodating
1,500 people. The palace was built in 1984 at a cost of around $400
million USD and has 564 chandeliers, 51,000 light bulbs, 44
stairwells, 18 elevators, and 13 (exterior) satellite dishes. Furthermore, there’s a mosque for 1500 people, a banquet hall for 4000 guests, air conditioned stables for his 200 polo ponies, and 165 Rolls Royces, aeroplanes and helicopters. |
(2)“王后瓦实提(Vashti)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 -- 王后瓦实提(Vashti)真有其人? 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484BC-425BC)说亚哈随鲁(Xerxes I 薛西一世,486BC-465BC)的王后是 Amestris 。她是一个报复性强,权力大,及有影响力的女人。这可以从一起事件看的出来:亚哈随鲁王从与希腊的战役退下,来到吕底亚(Lydia)的首都撒狄斯(Sardis)。他爱上自己兄弟 Masistes 的妻子,但被她拒绝后,就转而爱上她的女儿 Artaynta。当王后Amestris 知悉此事,虽然很忿怒,却不动声息,只等到王的生日那天,按规矩不管王后求什么,王都要给她(就像希罗底的女儿求希律安提帕 Herod Antipas,她要施洗约翰的人头,可六:21-26)。王后 Amestris 就乘机报复 Artaynta 的母亲,把她肢解处死。有学者认为只要稍微修改拼音,Amestris 其实就是瓦实提(Vashti)。按《以斯帖记》的记载,瓦实提是在王的第三年(483BC,斯一:3)被罢黜,以斯帖则是在第七年(479BC,斯二:16)被立为王后,在这两个年期之间,正好是王出外与希腊争战,完全符合历史的记载。有些学者认为以斯帖不可能成为王后,因为从第七年(479BC)至第十二年(465BC),瓦实提(Vashti)/Amestris 仍然在位,因为她的儿子亚达薛西一世(Artaxerxes I,465BC-425BC)继承王位。 不过这样的说法没有什么明确的证明。所以我们觉得《以斯帖记》的记载完全可信,不用理会这些学者的争议。
“王后瓦实提(Vashti)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 -- 王后有能力设摆大型的筵席吗?有!根据从波斯波利(Persepolis)出土的碑文,大流士一世(Darius I,或大利乌一世,522BC-486BC)的一个妻子(Artystone)拥有很多物业和谷物;王供给她 1940升的酒,大概是作为筵席之用。所以,我们也不用怀疑圣经的记载。
3。斯一:10 - 12 “10第七日,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个太监米户幔(Mehuman)、比斯他(Biztha)、哈波拿(Harbona)、比革他(Bigtha)、亚拔他(Abagtha)、西达(Zethar)、甲迦(Carcas),11请王后瓦实提头(Vashti)带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12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
《新译本》:10第七日,亚哈随鲁王因饮酒心里高兴,就吩咐伺候在他面前的七个太监:米户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亚拔他、西达、甲迦,11去请王后瓦实提,戴着后冕到王面前,使众人和大臣欣赏她的美丽;因为她的容貌很美。12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照王藉着太监所传的命令,所以王非常生气,怒火中烧。
KJV:10 On the seventh day, when the heart of the king was merry with wine, he commanded Mehuman, Biztha, Harbona, Bigtha, and Abagtha, Zethar, and Carcas, the seven chamberlains that 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Ahasuerus the king, 11 To bring Vashti the queen before the king with the crown royal, to shew the people and the princes her beauty: for she was fair to look on. 12 But the queen Vashti refused to come at the king's commandment by his chamberlains: therefore was the king very wroth, and his anger burned in him.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王“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个太监米户幔(Mehuman)、比斯他(Biztha)、哈波拿(Harbona)、比革他(Bigtha)、亚拔他(Abagtha)、西达(Zethar)、甲迦(Carcas),请王后瓦实提头(Vashti)带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上文已经提到在筵席上,王与出席的嘉宾和臣民之间隔了一层纱帘;要看王的尊容已经不容易,可见臣民要一窥王后的风采就难上加难。现在趁着酒兴,王就邀请(命令)王后戴着后冕到王面前,使众人和大臣欣赏她的美丽。“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 -- 这是故事的第一个转捩点,也就是我在引言里说的一种情节突变的手法。如果瓦实提“乖乖地”到来,可能故事就发展不下去了。我们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胆敢违命。总之,上帝是看不见的,但上帝那只看不见的手却在历史中作工,把一场似乎是偶发的事件,成就了他的旨意。我们以后还要看到更多的这类“偶发”事件。
“。。七个太监米户幔(Mehuman)、比斯他(Biztha)、哈波拿(Harbona)、比革他(Bigtha)、亚拔他(Abagtha)、西达(Zethar)、甲迦(Carcas)。。” -- 在上一课的引言,我已经说了在书中可以找到三十个以上源自波斯和以拦的人名。这里的太监,如米户幔(Mehuman),他的名字可以从波斯波利(Persepolis)出土的以拦文土版(Persepolis Elamite tablets)上找到,作 Mihimana ;比斯他(Biztha)作 Bakatanna;甲迦(Carcas)作 Karkis等。希伯来文士在抄写《以斯帖记》时,煞费苦心把这些名字逐一地保存。我们千万不要学那些不信派的学者,说《以斯帖记》是捏造出来的。
Persepolis Elamite tablets
接下来,故事要怎样发展呢?我们下一课再见。
“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斯一:4)
什么是王的荣耀?什么是人的荣耀?
富丽堂皇的宫殿,一场视觉与美食盛宴,后宫三千,头戴王冠,国富军强。。。高官厚禄,家财万贯,子孙满堂。。。
什么是上帝的荣耀?什么叫荣耀上帝?约十二:27-28 记载了耶稣一个最短的祷告:“‘27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28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这里的一求一应就像现在的即时通讯,耶稣祷告,父神即刻回应,因为耶稣所求的完全合乎父神的旨意。耶稣道成肉身来到地上,就是为着上十字架那一刻;父神说的“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指的是耶稣生在马槽那一刻,天使众军赞美上帝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父神说的“还要再荣耀”指的是耶稣上十字架背负世人的罪,“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路二十四:26)
约十三:30-32 “30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31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32上帝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地荣耀他。”犹大出卖主耶稣,这是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前夕;十架给耶稣换来冠冕,他蒙羞耻带来了荣耀。
我们不要以为行神迹奇事才是彰显上帝的荣耀(约二:11)。上帝的荣耀是彰显在臭气熏天的马槽里卑微的降生,和被人视为咒诅,忍受羞耻的挂在十字架上。
当我们为主承受苦难的时候,就是彰显上帝荣耀的时候。使徒彼得在书信里把这发挥得淋漓尽致:
彼前一:7 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彼前四:14,16 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上帝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上帝。当史上所有的神学家,圣经学者,属灵伟人,牧师传道。。都还在争论什么是上帝的荣耀时,一个出母胎不到几个星期就失明,看不见上帝的女人芬尼·克羅斯貝(Fanny Crosby,1820-1915)却在她创作的诗歌《亲近十架(Near the Cross)》,唱出了“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榮耀”!
求主使我近十架
1)
求主使我近十架,至宝赎罪泉源;
由各各他山流下,白白赐人洗罪。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我众罪都洗清洁,唯靠耶稣宝血。
2)
我来到主十架前,蒙救主的爱怜;
他赐我圣灵亮光,照亮我的心田。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我众罪都洗清洁,唯靠耶稣宝血。
3)
求主使我依十架,思念昔日情景;
常在十架荫庇下,紧紧跟主前行。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我众罪都洗清洁,唯靠耶稣宝血。
4)
儆醒等候十架前,盼望信心加增;
直到走完世路程,天家永享安稳。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我众罪都洗清洁,唯靠耶稣宝血。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