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帖撒罗尼迦前书》

务要圣洁、警醒谨守、彼此劝慰、互相建立

第二十课 - 总结全书

 

0

总结全书:


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们正遭受本地人的苦害,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被诸般患难摇动,反而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由于保罗在那里宣教的时间不长,有父母心肠的他切盼能尽快返回,在弟兄们所信的道上坚固他们。但因撒但的阻挡,他唯有差派提摩太前去。当提摩太从那里返回,把他们爱心和信心的好消息报给他之外,他也得知弟兄们的一些信仰问题。他写《前书》的主要目的 ,除了要给弟兄们在这些问题上排难解忧,也要他们将所领受的彼此劝慰,藉此互相建立,在所行的道上更上一层楼。

重要的问题有三:

一、有弟兄以为在主再来之前,去世的信徒在救恩上无分,他们觉得很忧伤。保罗却告诉他们,当主从天降临的时候,首先复活的是那些已经去世的信徒,然后那些活着还存留的人才会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 (帖前四:13 - 18)

二、保罗进一步提醒弟兄们,在等候主临的时候,务要圣洁,警醒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帖前四:1 - 8,五:1 - 11)

三、保罗特别提醒弟兄们如何正确对待圣灵恩赐之彰显(帖前五:19 - 21),以免他们被人诱惑,说主的日子现在到了(背景可能是帖后二:1 - 12)。

 

horizontal rule

1。我已经用了十九课,一节一节,甚至一字一字地查考《帖撒罗尼迦前书》。这样的查考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大家都知道“上帝的言语, 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诗十二:6)每一粒银子都要仔细把玩,所谓字字珠玑,言简意深 ,这是生命之道。如果我们只是在灵修时阅读和默想一段经文,或在小组里讨论,或阅读一些属灵小品,我们有如走马看花,忽略了很多经文细节,也闻不到花香。有时甚至会用自己的心得来了解经文,破绽处处。更何况原文是希腊文,要把它用另一种语言文字 ,如中文表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许多单词有一个以上的含义,具体取决于语境。译者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找到符合希腊文含义的中文表达方式。讲授翻译的老师常用一句话简单概括:“翻译含义,而不是形式。”所以,翻译其实也含有译者自己对经文的诠释,译者会不知不觉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其他维度的含义,这是在所难免。总之,我们不能单靠《和合本》或《新译本》来查考经文,必须认真查考原文圣经的每一节和词语,尽可能挖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

坏处又是什么呢?我常引用英语谚语 “Can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s”(见树不见林),意思是 they are very involved in the details of something and so they do not notice what is important about the thing as a whole (专注于细节,以致没有注意到整体的重要性。)“见树不见林”有时也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自《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我在许多课程里都提醒大家,有些人见小不见大,老是纠缠于细枝末节而看不见事情的全局和整体。有的解经书把字词和经文难题逐一讲解,却时常忘记把焦点对准在书卷的中心思想,以致读完后,有点像进入“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意境。读经最怕的就是连一字一词、经文各节都仔细分析了,有如看见了深山里罕见的麋鹿,却仍然抓不到书卷的中心思想,听不到清脆的寺院钟声。我绝对不想在这个圣经课程里咬文嚼字,希望在看“树”和观“林”之间保持平衡。最重要的还是,透过每一课,帮助大家更加的认识那位在历史的进程中掌权的上帝,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耶稣基督,更热诚地敬爱他,更紧密地跟从他。”(契彻斯特的理查的祷文)

让我借用《庄子.秋水》篇里总结的一条思维规律,再次提醒大家查考经文时不要顾此失彼。“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意思是,从细节、部分看大处、整体,不容易看清大处、整体的面貌和性质;从大处、整体看细节、部分,不容易看清细节、部分的面貌和性质。把这两个角度的观察结合起来,才能既见部分,又见整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查考圣经,更要如此。


2。现在我们先温习前面的十九课,然后再作个总结。

第一课(引言),第二课(帖前一:1)

保罗在第二次传道旅程来到腓立比(约 50年 AD),由于受到犹太人的迫害,保罗和同工被囚禁在监狱,但却神迹般地从监牢出来后(徒十六:16 - 40),不得不离开腓立比,经过暗妃坡里、亚波罗尼亚,来到帖撒罗尼迦。蓝赛爵士估计保罗从主后 50年尾至 51年五月是在这里宣教(徒十七:1) 。

徒十七:2 - 10 记载了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的开荒事工。大家可参考《跟随使徒的脚踪行 - 使徒行传》课程第三十三课

2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
3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
4他们中间有些人听了劝,就附从保罗和西拉,并有许多虔敬的希腊人,尊贵的妇女也不少。
5但那不信的犹太人心里嫉妒,招聚了些市井匪类,搭伙成群,耸动合城的人闯进耶孙的家,要将保罗、西拉带到百姓那里。
6找不着他们,就把耶孙和几个弟兄拉到地方官那里,喊叫说:“那搅乱天下的也到这里来了!
7耶孙收留他们。这些人都违背凯撒的命令,说另有一个王耶稣。”
8众人和地方官听见这话,就惊慌了,
9于是取了耶孙和其余之人的保状,就释放了他们。
10弟兄们随即在夜间打发保罗和西拉往庇哩亚去。。

从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后,到他写《帖前书》给教会,我们可以从《使徒行传》推断期间所发生的事:

A。保罗和西拉离开帖撒罗尼迦,往庇哩亚去。提摩太留在帖撒罗尼迦。(徒十七:10。《使徒行传》没有记载路加的名,但从徒十六:8- 10,经文先用“他们”,然后改用“我们”,显示路加从特罗亚开始,就加入了保罗的宣教团队,以后就一直陪伴着保罗。)

B。保罗离开庇哩亚,来到雅典。西拉和提摩太仍住在庇哩亚(徒十七:14)。保罗叫西拉和提摩太速速地到他那里(徒十七:15)。

C。在雅典,保罗打发提摩太到帖撒罗尼迦,坚固那里的弟兄(帖前三:1,5)。

D。保罗离开雅典,来到哥林多(徒十八:1),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回来与他会合(徒十八:5)。保罗以哥林多为宣教基地,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徒十八:11)。

E。在哥林多,保罗从提摩太得知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消息后,就和西拉、提摩太写了《前、后》两封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

为什么保罗写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教会后,大家可以想象得到,有父母心肠(帖前二:7,11)的牧者保罗会多么挂念建立不久的教会,那里初信的弟兄姐妹,他(她)们能忍受这些犹太人的苦害吗?(帖前二:14)他是多么希望能够再访帖撒罗尼迦教,坚固他们,继续地教导他们。不知何故,他被拦阻不能再返(帖前二:18 说有撒但阻挡),唯有差派提摩太前去察看。提摩太回来将教会弟兄的爱心和信心的好消息报给他,又说他们常常记念保罗,切切地相见他(帖前三:6),同时还将教会弟兄的一些信仰问题告诉他。保罗于是写了《前书》,一方面为他们的长进常常感谢上帝,也向他们表白自己过去在教会是怎样的事奉,并为他们在患难中仍然站立得稳而喜乐;另一方面他大概从提摩太那里知道教会的弟兄错误地假定主再来之前,去世的信徒在救恩上无分,他们觉得很忧伤,保罗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观念后,也给他们进一步地解释有关主再来的日子,和信徒要在生活和行为上该有的准备和表现。当然他也不忘在信上给教会其他劝勉,如要彼此相爱,敬重那些在主里治理和劝戒他们的人,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

 

信的开首是当时典型的问安,由保罗、西拉、提摩太联名写信给教会,“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帖前一:1)毫无疑问,他们希望藉着“恩惠与平安”的临到 教会的弟兄们,再次提醒收信者,上帝白白赐予的恩典,和他们身、心、灵都健全(wholeness)是因基督的死在十字架上,使他们与上帝和好的结果。


第三课(帖前一:2 - 3)

保罗在感恩的祷告中,不住地记念帖撒罗尼迦教会,“他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

信心所做的工作:

A。虽在大难之中,他们领受了真道后就效法保罗,也效法主,把福音传开,甚至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帖前一:4 - 10)。

B。他们虽受本地犹太人的苦害,他们仍然持守所信的道,靠主站立得稳,没有忘记保罗/西拉/提摩太在他们当中的福音工作,常常在祷告中记念他们,切切地相见他们(帖前三:6 - 8)。

爱心所受的劳苦:

指的是他们彼此相爱的心和爱众人的心(帖前三:12,四:9)。弟兄们在大难中做一个“劝慰者”(Comforter,帖前四:18,五:11)和“坚固者”(Edifier,帖前五:11),自己已经难以照顾自己,还要担当别人的重担,怎么不会劳累辛苦,甚至受到创伤。

盼望所存的忍耐:

指的是弟兄们凭着信心完全接受了保罗所传讲的福音;他们在生活和行为上是怎样离弃偶象,归向上帝,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等候基督耶稣的再来(帖前一:9 - 10)。不过我们在书信中(前后书)也知道教会在这方面的表现有许多不及之处:

A。教会的信徒错误地假定主再来之前去世的信徒是在救恩上无分,他们觉得很忧伤。保罗说不是这样的。主再来的时候有一个次序,首先是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那些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并要和主永远同在。

B。保罗更进一步向他们说明有关主再来的日子是怎么样的。他把这日子的来到形容为像夜间的贼一样。对于不信的人,他们像睡了的人,主来到的时候,他们会惊慌失措,难逃劫运。信徒则不一样,因为基督已经救了他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他们迁到光明的国度,作为光明之子,就不必惧怕这日子会像贼一样突然临到他们。他们只要警醒谨守(帖前五:6 watch and be sober),“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五:23)“。。成为圣洁,无可责备。”(帖前三:13)

C。保罗在《后书》还告诉教会在主再来之前必有“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这不法的人来,是照撒但的运动,行各样的异能、神迹和一切虚假的奇事。。”(帖后二:3 - 4,9)有很多人因不领受爱真理的心,就跟从他,信从虚谎。保罗吩咐他们要坚守他所传的话或信上写的,离开左道异端,站立得稳,免得受诱惑。

D。有的人以为主耶稣很快就要再来,他们什么工都不做,游手好闲。保罗劝戒他们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帖后三:6 - 12)。
 

第四课(帖前一:4 - 10)

保罗在上帝面前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感恩祷告后(帖前一:2 - 3),他回顾以往自己怎样不顾自身的安危,放胆地,大有能力地,而且是带着从圣灵而来,对福音的真确性和有效性的确信,在帖撒罗尼迦宣讲福音的真道,(帖前一:4 - 5)。接下来,他提到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在大患难中因信不丧胆,因信领受了从圣灵所赐的喜乐,因信将主的道传扬出去,他们信心的工作和见证成了整个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帖前一:6 - 8)。保罗自己也不用多说什么,因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凭着信心完全接受了他所传讲的福音;他们在生活和行为上是怎样离弃偶象,归向上帝,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等候基督耶稣的再来,都是马其顿和亚该亚的信徒所知道的(帖前一:9 - 10)。


第五课第六课(帖前二:1 - 12)

保罗追述他在帖撒罗尼迦的宣教事工,为自己的行动辩解,因为有人(教内还是教外人,我们不清楚)说他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上帝,或动机不正(如贪心、求荣耀),或诡诈,用心计牢笼 信徒。刚好相反,保罗说他既然被上帝考验过,把福音委托给他,他就放胆传讲,“不像是讨人欢心的,而是讨那察验我们心思的上帝的喜悦。”(帖前二:4)保罗还说他从来不说奉承的话,这是帖撒罗尼迦教会知道的,上帝可以作证,他并没有藉故起贪心,也没有向帖撒罗尼迦教会众信徒或别人求取人的荣誉。保罗还强调自己作为基督的使徒,虽然有权利受人尊敬,但在他们中间却是存心温柔,如同慈母般的疼爱孩子,“不但愿意将上帝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帖前二:8)

他还进一步说自己作为使徒,虽然有权柄不做工,专心传福音,但他没有用过这权柄,反而“辛苦劳碌,昼夜做工,传上帝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帖后二:9)又说自己在他们当中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上帝作见证。”(帖前二:10)最后他说自己像父亲的对待儿女,“劝勉”、“鼓励”和“叮嘱”他们,目的是“要他们行事为人,配得上那召你们进入他的国和荣耀的上帝。”(帖前二:11-12)


第七课(帖前二:13 - 16)

保罗为自己在帖撒罗尼迦的宣教事工的行动辩解后(帖前二:1 - 12),他重新把焦点转移,不住地感谢上帝,因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听了上帝的道,不但领受了,而且运行在他们心中。即使在患难中他们也没有退却,仍然持守真道,因为他们深知这不是人的道,乃是上帝的道。接着他用了三节极具争议性的经文(14 - 16节),说帖撒罗尼迦教会所受犹太人的苦害,就跟犹太地的教会所遭遇的一样。这些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上帝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上帝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


第八课(帖前二:17 - 20)

保罗切盼再访帖撒罗尼迦教会,理由是在帖前三:2 - 3 为要“坚固他们,并在他们所信的道上劝慰他们,免得有人被诸般患难摇动。”但因为撒但的阻挡,他和同工不能如愿起行。为什么保罗和同工“。。极力地想法子,很愿意见(他们)的面”(帖前二:17)?除了是帖前三:2 - 3 所给的理由,最大的推动力是“因为”主耶稣再来的时候,保罗和同工在“他面前的盼望、喜乐或所夸耀的冠冕”就是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


第九课(帖前三:1 - 5)

保罗与同工深忧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被诸般患难摇动,那诱惑人的到底诱惑了他们,叫保罗和同工的劳苦归于徒然,遂打发提摩太前去探望他们,为了要在他们的信仰上坚固他们,劝慰他们。


第十课(帖前三:6 - 10)

从提摩太带回来“信心和爱心”的好消息,保罗知道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虽然面对犹太人的逼迫,但他们仍然站立得稳。他的焦虑和恐惧立刻消除,精神为之一振,重新注满活力,他高声地喊着:“我们就活了!”(帖前三:8)保罗也没有因此居功自傲,他第一个反应是要为他们向上帝献上感谢,说:“我们因你们的缘故,在我们的上帝面前满有喜乐;为这一切喜乐,我们可以为你们向上帝献上怎么样的感谢呢!”(帖前三:9)保罗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昼夜切切地祈求,要再见他们的面,因为他们在基督徒生命和经历中还有一些“缺陷”,需要保罗回去以真道加以填补和坚固。


第十一课(帖前三:11 - 13)

在还没有开始教导帖撒罗尼迦教会有关上帝所悦纳的生活和基督的再来,保罗向上帝献上两个祷告。首先他为自己和同工祈求,愿上帝和主耶稣一直引领他们到教会那里去,“补满他们信心的不足。”(帖前三:10)接着他为教会祷告,愿主叫他们彼此相爱的心和爱众人的心增长至满溢的地步,好叫他们在主耶稣和众圣徒再来的时候,在父上帝面前,心里坚固,完全圣洁,无可指摘。


第十二课(帖前四:1 - 8),第十三课帖前四:9 - 12),第十四课帖前四:13 - 18),第十五课帖前五:1 - 11

从第四章开始,保罗要给教会的弟兄们劝慰和教导,补满他们信心的不足,爱心的亏欠,以及解开他们在盼望主耶稣再来的疑惑。从帖前四:1 至 五:11 共有四个劝勉。
这是保罗给弟兄们的四个劝勉。

劝勉一(帖前四:1 - 8):

首先,保罗说他们既然领受了他过去给他们有关基督徒生活伦理道德方面的教导,就要照他们现在所行的更上一层楼。

什么最需要更上一层楼的呢?就是保罗和同工们过去凭主耶稣传给他们的命令 - “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他们成为圣洁”(帖前四:3)。

怎样成为圣洁呢?消极的方法是远避淫行;积极的方法是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

何以保罗劝勉教会的弟兄们要成为圣洁,远避淫行?理由有三:

A、保罗劝勉弟兄不要在淫乱的事上,侵占另一弟兄的妻子或家庭的成员,因为主必报应。

B、上帝呼召我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而是要我们圣洁。

C、若教会的弟兄弃绝保罗给他们的教训/劝勉,他们不是弃绝人的教训,而是弃绝“那赐圣灵给你们的上帝”(帖前四:8)

劝勉二(帖前四:9 - 12):

保罗重提弟兄要彼此相爱。这不是说他们没有彼此相爱,其实,他们向全马其顿所有的弟兄,已经这样行了,只是他劝他们要更加勉励,诚诚实实的把爱心的行为表现出来。

然后,他劝他们要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做工,使他们行事为人可以得到外人的尊敬,自己也不会有甚么缺乏了。

劝勉三(帖前四:13 - 18):

由于教会的弟兄们错误地假定主再来之前去世的信徒是在救恩上无分,保罗在这段经文告诉他们不要为那些已经睡了的人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

理由是:他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照样,也应该相信,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

怎么知道呢?因为保罗是主的仆人,在圣灵的默示下,他将基督降临所要发生的事告诉了我们。我们不要看了才信,保罗要我们信了就会看见!这就是所谓 Believing is Seeing 相信就能看见!

保罗恐怕有弟兄听了这样的回复仍然不满意,他们可能以为活着的人会比死了的人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保罗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

为什么呢?

保罗说:当主从天降临的时候,以下几件事要按一定的次序发生:

首先,“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

接着,“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

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

最后,他希望教会的弟兄们用以上他说的话彼此劝慰,从而克服他们对那些在基督再来之前已睡的人或将要睡的人的悲伤。

劝勉四(帖前五:1 - 11):

这个劝勉很可能是针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们,虽然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但仍然恐怕自己于主再来的时候,灵性和道德方面未准备好,以致无法被召与主相会。

保罗透过三种对比:黑暗和黑夜与光明和白昼(4 - 5节);睡觉的和警醒的(6 - 7上节);醉了的和谨守的(7下 - 8上节),向弟兄们提出劝勉:

保罗用“黑暗”,“睡觉的”和“醉了的”代表那些不属于教会的非信徒和抵挡上帝的人。他们不相信主会再来,以为一切平安稳妥,在夜间沉睡,又像醉酒的人失去自我控制,糊涂度日,荒诞不羁。所以当那日子突然像夜间的贼到来,他们会猝不及防,灾祸就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

信徒却是“光明之子”,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他们做好准备,“警醒谨守”,等候主临。“警醒”犹如军队里的守卫(guard),他们在站岗或巡逻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高度警觉,以防敌人潜入或偷袭。“谨守”是“谨慎自守”,在物质方面的需要有节制,在道德和灵性生活行为上有自律。

怎样警醒谨守呢?“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带上。”

基督徒有得救的盼望,理由是什么呢?是因为上帝“不是预定我们受刑”,这是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预定我们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

我们是怎样借着主耶稣基督得救?保罗说:“他替我们死,叫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

“睡着”的人是那些当主再来之前已经去世的信徒。教会的弟兄们错误地假定他们是在救恩上无份。保罗在帖前四:14 说:“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又说:“。。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帖前四:16)所以,保罗说,这些“睡着”的,(当基督再来时)要与他同活。

“醒着”的人是那些当主再来时,还存留在地上的信徒。他们将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所以,保罗说,这些“醒着”的,(当基督再来时)要与他同活。

最后,保罗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来结束这段有关主基督再来的劝勉。


第十六课帖前五:12 - 15),第十七课帖前五:16 - 18),第十八课帖前五:19 - 22

这是保罗给弟兄们的最后三个劝勉,是关于基督徒所当尽的本分:

当尽的本分一(帖前五:12 - 15):

A、他劝他们要“敬重/欣赏”在他们中间劳苦的人。这是什么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领袖。他还要弟兄们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也要他们彼此和睦,这样才会使教会的领袖们在治理、劝戒不至于太劳苦,教会也不会出现分门结党和纷争,大家就能和平相处,其乐融融。

B、他劝他们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也要向众人忍耐。

C、他要他们注意,不管是谁都不要以恶报恶,却要在彼此相处和对待众人这方面,常常追求良善。

当尽的本分二(帖前五:16 - 18):

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定的旨意是:“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

当尽的本分三(帖前五:19 - 22):

“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帖前五:19 - 22)这四节经文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圣灵恩赐之彰显。


第十九课(帖前五:23 - 28)

帖前五:23 - 24 是一种“总结性祷告”(Peroration)。它一方面重申帖前三:13 的愿弟兄们“成为圣洁”,另一方面是总结帖前四:1 - 五:22,上帝的旨意是要他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并且劝勉他们要警醒谨守,灵性,道德和生活各个层面都做好准备,迎接主基督的再来。保罗也向他们保证,信实的上帝必会成就这事。

帖前五:25 - 28 则是结语。保罗请教会的弟兄们为他和同工祷告;他要弟兄们用圣洁的亲嘴彼此问候;他也凭着主吩咐教会的领袖,要把这封信读给众弟兄听。最后是他给教会弟兄们的祝福语 -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他们同在。


3。总结全书:

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们正遭受本地人的苦害,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被诸般患难摇动,反而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由于保罗在那里宣教的时间不长,有父母心肠的他切盼能尽快返回,在弟兄们所信的道上坚固他们。但因撒但的阻挡,他唯有差派提摩太前去。当提摩太从那里返回,把他们爱心和信心的好消息报给他之外,他也得知弟兄们的一些信仰问题。他写《前书》的主要目的 ,除了要给弟兄们在这些问题上排难解忧,也要他们将所领受的彼此劝慰,藉此互相建立,在所行的道上更上一层楼。

重要的问题有三:

一、有弟兄以为在主再来之前,去世的信徒在救恩上无分,他们觉得很忧伤。保罗却告诉他们,当主从天降临的时候,首先复活的是那些已经去世的信徒,然后那些活着还存留的人才会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 (帖前四:13 - 18)

二、保罗进一步提醒弟兄们,在等候主临的时候,务要圣洁,警醒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帖前四:1 - 8,五:1 - 11)

三、保罗特别提醒弟兄们如何正确对待圣灵恩赐之彰显(帖前五:19 - 21),以免他们被人诱惑,说主的日子现在到了(背景可能是帖后二:1 - 12)。


感谢主,我们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查考完《帖撒罗尼迦前书》。接下来,我们要查考《帖撒罗尼迦后书》,请大家耐心的等待。

一切荣耀归给主。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

 

horizontal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