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罗马书 12 - 15章》- 基督徒生活言行的守则

第二十课 - 总结

0


 

经文:罗十二:1 - 十五:13

主旨:总结过去十八堂查考《罗马书 12 - 15章》所学习的功课。

horizontal rule

1。 在查考《罗马书》十二章至十五之前,我们定要明白前面十一章所谈的是什么。

一至八章说明世人都犯了罪,罪的工价乃是死;上帝爱 世人,为人预备了救恩的福音,这福音是借着耶稣在十架上所流的宝血,作成了挽回祭而显明了上帝的义。什么是上帝的义?说的通俗一点,是上帝的道德和行为的标准,也是人进入天门所要踏过的门槛,这门槛高不可攀。人如何得着这义,达到上帝的标准呢?或说怎样才能符合/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标准?罗马书说,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人是因信耶稣,上帝就把他的义算为人的义。称义之后的人不再被定罪, 不是在亚当里罪的奴仆,而是在基督里义的奴仆,是新造的人。上帝借着内住在我们心中的圣灵,用基督的宝血给我们签印了一份保证书,保证新造的人可以过一个丰丰富富的新生命。罗七:25 - 八:39 记载了四个保证:

罗七:25 - 八:11 第一个保证:不要因为称义后心里的挣扎而心灰意冷,上帝保证我们在基督里不再被定罪。只要我们体贴圣灵,就一定能活出称义的新生命。体贴圣灵就好像是让圣灵在我们的生命中做导演,他虽然是在幕后工作,但却能在我们的身上,按着上帝编好的剧本,让我们彰显出基督的生命。如果我们体贴的是肉体,让肉体做导演,他在我们身上彰显的,一定是一出不堪入目的三极片。

罗八:12 - 17 第二个保证:既有圣灵居住在我们的心中,上帝保证我们是属于他的,是他的儿女。圣灵是我们的帮助,靠着他就能治死身体的恶行,活出基督的生命。换句话说,称义后,我们不但不犯罪,而是恨恶罪恶,把它当作是洪水猛兽,要彻底的把它消灭。

罗八:17 - 30 第三个保证:上帝不是保证我们的新生命出入平安、顺顺利利,他是保证我们既使在世上有苦难,圣灵也会帮助我们在祷告中忍耐等候;他为我们每一个属于他的人都有详尽的计划,保证我们与基督同得荣耀。

罗八:31 - 39 第四个保证:上帝借着圣灵把在基督里的爱浇灌在我们的心中,给我们得救的确据,什么都不能把我们与他的爱隔绝,我们可以过一个得胜有余的新生命。

九至十一章是针对犹太人认为他们的民族是上帝所拣选,上帝与他们的祖宗立约,他们有上帝的律法,可以借着行律法得义,所以不需要信耶稣称义的方法。 (注:《加拉太书》记载有些犹太裔基督徒认为外邦人信徒除了信耶稣基督,也必须行割礼才能得救。)保罗说,不是的。不论什么人,哪个民族,都只能靠同一个方法被称为义,因为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上帝的义(罗十:4)。犹太人被弃绝,外邦人得救,并不是上帝没有成就他所应许的(不是上帝不守约),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上帝的应许是指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这些后裔才是上帝拣选要得救恩的(罗九:6-8)。但保罗也提醒外邦人信徒 不要以为自己完全取代犹太人,因为这是忽略上帝守约、施怜悯的本性。他们反要传扬福音给犹太人。保罗特别提到一个奥秘,就是外邦人得救人数添满了,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十一:25-26),大家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这三章为以后罗十四章“信心坚固”的和“信心软弱”的弟兄(外邦人信徒和犹太裔信徒),因吃喝和守日的问题彼此论断埋下了伏笔。


有了前面十一章的教义,保罗在第十二章的开头说,“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他劝勉罗马教会的弟兄姐妹要怎样回应上帝的大恩大爱。因信称义是踏入救恩之门唯一途径。进门之后,我们要怎样走在成圣之路呢?弗二:8-10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行善”是上帝要我们信基督之后所要做的。雅各也说:“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二:17-26)所以,除了教义,我们也要有好行为。罗十二:1 - 十五:13 就是保罗给基督徒的一套“事奉、生活言行的守则”。

2。“守则”是共同遵守的规则。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守则,如医生执业守则,工地安全守则,保密守则,中学生守则等等。在新加坡,若医生和建筑业者不遵守相关的守则,就要面对法律的制裁。除了“守则”这个词语,也有人用 道德准则,指导原则,生活指南,行事法则,生活手册(如加尔文的《基督徒生活手册》)等。英文有 code of conduct, rules, regulations,guidelines。。。

保罗的“基督徒事奉、生活言行的守则”是否如旧约的律法规条,如果我们不遵守,就是犯罪,会受到惩罚,严重的话,甚至会失去救恩?我在上文说,罗十二:1 保罗是以上帝的的慈悲“劝”罗马教会的弟兄。“劝”是“劝勉”,给人的印象是这些守则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但如果我们看下文的许多动词,大部分都是用命令式的语气,如罗十二:14 “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祝福” 和“咒诅” 都是命令式动词。罗十二:20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吃” 和“喝” 也是命令式动词。既然是命令,如果我们不遵守,当然是有罪了。保罗在罗十四:23 就说:“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犯罪了,当然要认罪悔改。问题是,如果我们不遵守这些守则,而且持续地不遵守,又不肯认罪悔改,这样我们是否会从恩典中坠落(加五:4)?

我们必须清楚明白,保罗给我们的“事奉、生活言行的守则”是建立在两个大原则。

第一个我在上文已经提到,我们是回应上帝对我们的救赎大恩和大爱,我们心甘情愿献上自己作为活祭,作义的奴仆,事奉上帝,活出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第二个是我们所行的都是出于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西三:14)“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五:14)“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十三:10)

大家看下图就明白保罗的“事奉、生活言行的是守则”和旧约的律法规条有什么不同。


我还用了一个比喻解释两者的不同。


犹太人的律法规条就像公路上两旁的指示牌,上面有“超速驾驶,罚款。。”“醉酒驾车,坐监。。”等等。遵行旧约律法的人,不管他怎样尝试,他总会违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二:10。他会被法官严惩,驾驶执照被吊销,终身不得再开车。

保罗提出的一系列生活言行的守则,像天路上两旁的指示牌,但与旧约律法不同的是,指示牌上不是“超速驾驶,罚款。。”“醉酒驾车,坐监。。”等等。现在给基督徒的指示牌,上面写着的是“要爱人如己”,“爱是不加害与人,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十三:9-10)基督徒是凭爱心行事(驾车),他“爱人如己”(太十九:19,二十二:39,可十二:31,33,罗十三:9,加五:14,雅二:8),每个在路上的人都是“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会“放纵私欲”,作个莽撞的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呢?不但如此,基督徒有圣灵的帮助,赋予他力量去爱人(empower him to love) ,正如主耶稣说的,“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4-35)所以,他能爱路上的每一个人,有能力遵守交通规则,也就是生活言行的守则。当然基督徒也有软弱的时候,如果他触犯了一些规条,以致伤害到路人或其他驾车者,当然他也会被处罚,不会因他是基督徒就有特别的待遇,不算为有罪。但他的驾驶执照不会被吊销,也就是说他不会失去救恩,只是失去了在主里的喜乐和平安。


3。保罗在罗十二:1 至十五:13 的“事奉、生活言行的守则”与其他书信所提出的守则和教导有一致性和互补性,而不是各说各话。我举几个例子:

一、有关事奉的教导:

罗十二:3-8 ,弗四:11-16 和林前十二:8-30

二、对国家掌权者的态度:

罗十三:1-7 , 提前二:1-3 ,多三:1 ,彼前二:13-14

三、吃喝和守日的问题:

罗十四:1 - 十五:13 ,林前八至十章,提前四:4-5 ,西二:16

四、效法基督:

罗十五:5 ,林前十一:1 ,弗五:1 ,帖前一:6

五、彼此相爱 / 爱人如己:

罗十三:8-9 , 加五:14 ,雅二:8

六、面对逼迫的态度:

罗十二:17-21 ,彼前四:12-14 , 提后一:12,四:5 ,林前四:12 ,林后十二:10 ,


4。罗十二:1 - 十五:13 的结构

一、基督徒生活言行的根基(罗十二:1-3) - 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二、基督徒教会事奉生活的守则(罗十二:3-8) - 第四课第五课

三、基督徒与人交往的守则(罗十二:9-21)

A。与教会弟兄姐妹的交往(罗十二:9-13) - 第六课第七课

B。与世人的交往(罗十二:14-21) - 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

四、基督徒对国家掌权者的责任(罗十三:1-7) - 第十一课

五、基督徒与人相处的原则(罗十三:8-14)

A。爱的生活(罗十三:8-10) - 第十二课

B。光明的生活(罗十三:11-14) - 第十三课

六、基督徒生活的守则 - 如何与想法不同的信徒相处(罗十四:1 - 十五:13)

A。论吃喝和守日的问题(罗十四:1 - 18)

1。我们不可彼此论断(罗十四:1-12) - 第十四课第十五课

一、爱心的原则

二、上帝收纳的原则

2。因论断而使得弟兄在信仰上跌倒,这是犯罪(罗十四:13-18) - 第十六课第十七课

三、上帝国度里人与人之间处事交往的原则

B。因为以上的论述,保罗开始他的“所以”和“但愿”的段落:

第一个“所以” - “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罗十四:19 - 十五:4) - 第十七课第十八课

第一个“但愿” - “但愿赐忍耐、安慰的上帝,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罗十五:5 - 6 ) - 第十八课

第二个“所以” - “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上帝。。。。”(罗十五:7 - 12) - 第十九课

第二个“但愿” - “但愿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罗十五:13) - 第十九课

 

5。现在我们回顾过去查考的十八课。

 

课数 经文 主旨
     
第二课 罗十二:1 保罗是“以上帝的慈悲劝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我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保罗不是说:“。。我以上帝的‘威严’‘命令’你们,将身体献上。。。。你们如此事奉,乃是‘强迫的’。”这是我们生活、事奉和言行的根基。有了这根基,保罗以后才谈其他的生活、事奉和言行的守则。不然的话,这些守则将成为另一套如其他宗教的教条,信众要严格地遵守,或像犹太人要遵行全部律法才能得救。
     
第三课 罗十二: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 保罗在这里继续告诉我们基督徒生活、事奉和言行的根基。他劝勉我们这些属于主的人不要再效法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受黑暗的权势管辖,这黑暗的权势就是魔鬼(西一:13-14)。他没有在这里告诉我们要效法谁,我们要等到第十五章他才说,我们要效法基督耶稣(罗十五:5)。不效法是消极的做法,积极的是我们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虽然如此说,其实这里的“变化”是被动语态,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是圣灵在我们里面工作,我们凭自己的力量是作不成的。什么是心意更新而变化呢?保罗在弗四:17-24 有详尽地解释。他说:当我们是旧人的时候,“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他们心地昏昧,与上帝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现在是新造的人,“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保罗还告诉我们,更新的目的是什么?“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意思是我们可以明白上帝在我们身上所行的都是为着我们的好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察验”真假,分辨真假后,我们要追求的就只有真的。保罗要我们事奉的人追求那些真、善、美的事。追求这些就等于追求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第四课 罗十二:3 保罗在谈生活、事奉和言行的守则之前,他要我们先懂得怎样正确地看自己,怎样正确地看别人。保罗不是滥用权柄对我们说话,他是凭着上帝所赐给他的恩典,告诉我们要按着自己信心的大小,看得适中。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低估自己的潜力。这样看自己,也等于是看别人。为什么呢?当我们高估自己的时候,肯定就会看低别人;当我们低估自己的时候,就等于把别人抬得高高,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感觉得很自卑,甚至会羡慕别人的拥有,嫉妒别人的成就。谦卑是一种美德,谦卑的人看自己看得适中,不会自视过高,也不会低估自己;低估自己的人,以致嫉妒别人,却是罪恶。
     
第五课 罗十二:4-8 在教会事奉生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照着上帝所赐给我们的信心,或大或小,使用他所给我们的恩赐。我们不要自视过高,以为自己从上帝那里领受的恩赐比别人优越;也不要看轻自己,以为别人从上帝领受了特别的恩赐。保罗要我们各人凭着从上帝所分给自己的信心,看得适中。

在教会的事奉生活里,我们不要把恩赐,职分拿来互相比较 - 谁的恩赐更大,谁的职分更高,更重要。保罗把教会比作基督的身体 -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这是林前十二:12-27 的浓缩版本。

在众多服事的职分上,保罗只选取七样作为例子 - “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第六课 罗十二:9-10 在与教会弟兄姐妹们交往的守则里,保罗把“爱人不可虚假”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样的爱是效法基督付出的牺牲的爱,这是作主耶稣门徒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恶要厌恶,善要亲近。”因为我们学了基督,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我们应当可以分辨善恶。这是保罗以另一种方式重复他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圣徒说的:“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帖前五:21-22)

接下来,他说:“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保罗要教会弟兄姐妹彼此之间的相爱应当是像家庭中弟兄姐妹相爱的亲热程度一样。换句话说,我们爱弟兄的心绝对不可以冷冷淡淡,而是亲亲热热。另一方面,在教会活动的各种场合里,当我们互相礼让,谁先谁后,不应该只是外表的行动,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对方。上帝是鉴察人心,所以保罗给我们的生活言行守则,不只是外表的遵行,乃是发自内心的随从圣灵和体贴圣灵的服从。
     
第七课 罗十二:11-13 在最后三条(罗十二:11-13)与教会弟兄姐妹交往的守则里,保罗要我们“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以弗五:16 作为背景(“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我们就明白保罗何以要我们殷勤不可懒惰,因为过去作为旧人,我们已经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现在作为新人,我们就要“买赎”已失去的时间,把握每一时刻或机会献上自己,让主来使用。不但要抓住机会殷勤服事主,保罗还要我们心灵火热起来,以火热的灵事奉主,参与教会的各种事工,不要再像过去还未重生的时候,对主的工作不感兴趣,冷冰冰,提不起劲。

然后,保罗告诉我们虽然世上有苦难和逼迫,但我们要坚守在主里的指望,并在苦难中靠主常常喜乐(腓四:4,帖前五:16)。这种喜乐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是圣灵结的果子。除了在指望中要喜乐,他还说在患难中要忍耐,虽然患难是命定的(帖前三:3)。忍耐等候什么呢?当然是主耶稣基督的再来。保罗还要我们专心、常常和恒切的祷告。这跟主耶稣说的比喻(路十八:1-8),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意思一样。

最后基督徒既然都是主内弟兄姐妹,是基督大家庭里的一份子,帮补或接济有缺乏和需要的人,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推而广之,今天富有的教会也应该帮助其他地区有需要的小教会。除了接济有需要的人,保罗还要我们出于忠心和爱心款待客旅。不要以为这条守则只适用与新约时代,今天生活的世界中,仍然有许多人离乡背井。许多时候他们身在异乡,或生活在敌对基督徒的环境。基督徒的家庭若能敞开大门接待他们,这是见证我们是主的真门徒。
     
第八课 罗十二:14 保罗在谈基督徒与世人的交往,他是把“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放在第一位,可见它的重要性。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也应该是作主耶稣门徒的另一先决条件!

患难逼迫是真基督徒所不能避免,我们要以什么态度来面对呢? 基督徒是不是忍气吞声,或为了教会和基督的名,委曲求全,苟且偷生呢?不是!

保罗说:“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他更进一步说:“只要祝福,不可咒诅。”这是何等大的胸怀!这是基督徒与世人截然不同的地方,也是效法基督所做的,他在十字架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节经文。来七:7 说:“从来位分大的给位分小的祝福,这是驳不倒的理。”所以当基督徒给逼迫他们,凌辱他们,辱骂他们的人祝福的时候,基督徒认为自己的身份已经改变了。他不再像世人/旧人要报仇雪恨,现在他是新造的人,是基督里的人,所以他以全新的态度来面对患难逼迫!
     
第九课 罗十二:15-16 患难逼迫都是与“恶”有关,保罗在下文罗十二:17-21 还要进一步地发挥,告诉我们不要以恶报恶,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他在罗十二:14 和罗十二:17-21 之间特别穿插了罗十二:15-16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注:"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这是要凸显这两节经文的重要性。

究竟保罗说的“喜乐的人”和“哀哭的人”是基督徒,还是外人呢?从文法的分析,保罗“命令”我们,不管是对弟兄姐妹,还是外人,都要一视同仁 -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注:"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我们怎样与非基督徒同心?难道要同心作恶!不是!保罗的意思应该是,在与非基督徒交往的时候,我们不要自视过高,一意孤行,只要不是谋算或行恶的事,我们就应该与对方平心静气地商讨,把事情做好。“不要自以为聪明”是用在团体与团体之间,如基督教会与别的宗教团体,我们不要自以为比别人强。
     
第十课 罗十二:17-21 这是接续罗十二:14 保罗要进一步讲解基督徒在这个邪恶的世代里,怎样与世人交往,特别是面对恶人逼迫的时候。

“不要以恶报恶”是圣经一贯的教导,如太五:38-42,帖前五:15,彼前三:9,箴二十:22。

“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这里的“众人以为美的事”绝对不是一些不合圣经标准的事,即使“众人”不认识基督。基督徒在世上所行的事是能给主作美好的见证,并且荣耀我们的上帝。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尽力与众人和睦,但同时要在言行举止各方面合乎圣经的标准,做到如彼得说的:“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上帝。”(彼前二:12)主耶稣给我们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约一:11 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主耶稣没有因此与众人为敌,或就弃绝他们。有人说:“遭人拒绝固然痛苦,却不能拦阻我们完成上帝要我们做的事。”

上帝是为我们伸冤的上帝,所以保罗劝勉我们“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不要为自己伸冤还是消极的,积极的行动是:“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最后,保罗以“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这句话总结罗十二:14-20 基督徒与世人交往的守则。在罪恶之下真正的受害者是“善”,这个“善”是上帝计划好的,他要每一个受造的人享受在其中(创世记1章4-31 节)。令人讶异的是,保罗说,善 -- 这个罪恶的受害者,也是战胜恶的胜利者。
     
第十一课 罗十三:1-7 罗十三:1-7 谈的是“基督徒对国家掌权者的责任”。保罗开门见山地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我们千万不要把罗十三:1-7 孤立起来诠释,不然我们会把自己的意思读进去,问:对于那些专政独裁和极权主义的国家,我们是否还要顺服在上掌权的?罗十三:1-7 是与前面罗十二:14-21 “基督徒与世人交往的守则”有关联的。罗十三:1-7 里的有权柄的,掌权的,作官的,有可能是十二章里的作恶的,逼迫基督徒的人。在面对这些强权统治者,或贪污和欺压百姓,逼迫宗教的政府,基督徒不要以恶报恶,也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 “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在这个背景底下,保罗在罗十三:1-7 劝勉基督徒除了要惧怕在上有权柄的刑罚,以及出于良心,尽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的责任(纳税。。),他们也要对政府存着一个敬畏和尊敬的心。因为对保罗来说,在上掌权的是上帝所命, 对政府存敬畏的心,就等于对上帝存敬畏的心。

我还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段经文。上帝赋予政府两个基本的权柄:一、执法的权柄:政府应该是法令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所以必须执法如山,赏罚严明。二、经济的权柄:掌管税务,如征收人头税(所得说)和其他间接税,作为建设国家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的生活。。有权柄固然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得民心。一个好政府必须牢记《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样的政府才会得民心,如保罗说 的:“应当敬畏的,就敬畏他;应当尊敬的,就尊敬他。”
     
第十二课 罗十三:8-10 不管是爱人如己,还是彼此相爱,保罗说“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正如看见我们的债主就会提醒我们所欠的债,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不管是主内肢体,还是别人,就提醒我们应当以爱心待人,因为我们欠下他们在爱心上的债。
     
第十三课 罗十三:11-14 这段经文(罗十三:11-14)是《罗马书》唯一提到主再来的地方。这段经文对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 - 430AD)的蒙恩得救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保罗首先要我们知道,我们是活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knowing the time)- 主耶稣基督随时会再来。既然如此,我们要怎样作好准备,迎接他的再来呢?

保罗劝勉信徒几件该做的事:一、脱去暗昧的行为,过一个光明的生活;二、行事为人要端正,或说光明磊落,不是躲在暗中做一些见不得人的龌蹉事。他列出三样的“不可” - “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然后他以一句话总结:“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意思是:我们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什么是钉十字架呢?就是靠着圣灵治死肉体与肉体的邪情私欲。
     
第十四课 罗十四:1-4 这段经文谈到两种人:“信心软弱的”和“信心坚固”的。这样的区分与福音信仰无关,而是按着吃或不吃,以及守日或不守日来区分。因为新约教会里有外邦信徒和犹太裔信徒。一般上,外邦的信徒,就是“信心坚固”的人,认为百物都可吃,日日都是一样,但有的犹太裔的信徒,就是“信心软弱”的人,仍然受困于过去犹太教律法里的饮食戒条和特殊节日。这样前者可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轻视受传统束缚的后者,而后者可能谴责那些毫无禁忌的外邦信徒,认为他们太过属世。

保罗先从两个原则劝勉这些信徒:

一、爱心的原则:吃或不吃,守日或不守日,这些事是圣经没清楚说明的事,所以教会弟兄姐妹相处时,大家若有不同想法,不要彼此论断,应当彼此接纳,不要行使自己自由权利,宁可自我节制以免对方受到伤害。

二、上帝收纳的原则:彼此接纳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不管信心坚固的,还是软弱的,大家都是上帝收纳在基督的大家庭里。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资格论断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呢?
     
第十五课 罗十四:5-12 除了接纳的问题,保罗告诉我们,不管吃不吃,守日不守日,一切都是为了主,都要感谢上帝。但保罗不是停在感谢上帝,他要更进一步地把基督提升到“凡事上居首位”。

他从三方面来说:

一、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的生和死都与主有关。只要一个人清楚认定所做的是合乎上帝的心意,是上帝所喜悦的,就要心意坚定,不要对自己的认知或决定有所怀疑。

二、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用英文 Not I but Christ 最能表达保罗的意思。

三、基督做了什么,叫我们的生死是为了他,我们的生活、动作和存留,都在乎他呢?因为基督为我们罪人死了,又活了,只有他有资格作我们生死的主!

罗十四:10-12 我们末后都要站在上帝的审判台前交账,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这些吃或不吃,守日不守日的事,论断弟兄或轻看弟兄。
     
第十六课 罗十四:13-15 保罗以“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总结了上文罗十四:1-12后,更进一步强调说,这些看似“芝麻绿豆”的吃喝/守日问题,各有各的看法,但却因不考虑自己的论断/批评对弟兄的影响,以致弟兄(“信心软弱的”)在信仰上跌倒,保罗认为这是犯罪。

凭着主耶稣的教导,保罗深信凡食物都是洁净的,所以都可以吃。但吃或不吃都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信仰。所以如果人认为不洁净,在他就不洁净;如果人认为洁净,在他就洁净。两者都不妨碍他的信仰。

问题是:信心坚固的弟兄明知道有信心软弱的在身边,却仍然吃后者认为不可以吃的“不洁净”食物,或论断这位弟兄,这样会造成两种可能的结果:

一、信心软弱的弟兄明知不能吃却偏吃,就等于存心不顺服上帝,这是他的罪!

二、即使信心软弱的人不随从吃,他会因别人吃,唯独自己不吃,而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若自己也跟着吃,又觉得是不顺服上帝,等于犯罪。他心里一直在挣扎,保罗用了一个很强烈的字“忧愁”
来形容他。

保罗认为这“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爱弟兄,就不要因食物叫他忧愁。不单如此,保罗还提出一个更有力的理由:“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败坏”的原文是
,这是另一个很强的字,表示灭亡。我们绝对不能因吃不吃,守日不守日,使得弟兄信心动摇,甚至跌倒。
     
第十七课 罗十四:16-23 在吃喝和守日的问题上,保罗在罗十四:1 - 15节已经告诉我们怎样与持不同看法的弟兄相处。他提出了两个原则:一、爱心的原则;二、上帝收纳的原则。现在 16节告诉我们另一个原则,就是上帝国度里人与人之间处事交往的原则:大家作为上帝之国的公民,当知道在国度里不在乎吃什么、喝什么,它只在乎公义、和平、圣灵中的喜乐。

接着保罗针对所讨论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结:他劝勉罗马教会“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不管为了何事争吵,教会对内不能造就信徒,对外不能为主作美好的见证,荣耀上帝。

保罗没有就此停笔。因食物和守日的问题彼此论断,不但叫“信心软弱”的弟兄跌倒(
),忧愁()和败坏(),他还说这是犯罪的行为!因为每一个弟兄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工作,我们怎能够区区因吃喝和守日的“芝麻绿豆”,不关乎信仰得救的问题,摧毁上帝在弟兄身上的工作/工程!

结束时,保罗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任何会叫弟兄跌倒,伤害弟兄的事,不管是吃喝或是守日的问题,我们都一概不做才好。他还说,如果我们认为食物可以吃,我们就凭着信心,在上帝面前吃喝就是了(只要不伤害到周围的弟兄)。“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第十八课 罗十五:1-6 对有关吃喝和守日的问题论述之后(罗十四:1-18),保罗开始第一个“所以”和“但愿”的段落(罗十四:19 - 十五:6)。上一课的罗十四:19 - 23 节已经将“所以”的一部分说了,就是“。。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现在他劝勉“信心坚固”的弟兄,他们“应该担代不坚固的人的软弱”,不要只顾自己,只求自己的喜悦,不顾“信心软弱”弟兄的挣扎。不但不求自己的喜悦,保罗还引用诗篇六十九,以基督为榜样,要他们“务要叫邻舍喜悦,好让他得到益处、得到造就。”这样的引用圣经,为要教导他们在与弟兄相处时,学习忍耐,并且从圣经中得着安慰。最终的目的是要他们别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与弟兄争吵,免得他们在盼望基督再来的时候,抬不起头来看基督。第一个“所以”完了,保罗就向那位赐忍耐和安慰的上帝祷告,“使他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同心一致地荣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
     
第十九课 罗十五:7-13 对有关吃喝和守日的问题论述之后(罗十四:1-18),保罗在罗十四:9 - 十五:6 开始了第一个“所以”和“但愿”的段落。罗十五:7-13 是第二个“所以”和“但愿”的段落。

保罗说:“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上帝。”因为在上帝救赎世人的计划里,基督作了受割礼之以色列人,以及外邦人的执事(仆人),所以犹太裔的信徒和外邦的信徒都是上帝国度(大家庭)里的成员,大家的身份和使命是没有分别(罗十:12-13)这样,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不管是“信心坚固”还是“信心软弱”的弟兄,大家应该彼此接纳。

在第二个“但愿”,也是最后一个“但愿”,更是作为结束《罗马书 12 - 15章》有关基督徒事奉、生活和言行守则的“但愿”,保罗为罗马教会的信徒向“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



6。感谢主,我们终于把罗十二:1 - 十五:13 “基督徒的事奉、生活言行的守则”查考完毕。

太五:13-15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愿一切荣耀归给天上的父神与主耶稣基督。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与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

 

 

horizontal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