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喝和守日的问题上,保罗在罗十四:1 - 15节已经告诉我们怎样与持不同看法的弟兄相处。他提出了两个原则:一、爱心的原则;二、上帝收纳的原则。现在 16节告诉我们另一个原则,就是上帝国度里人与人之间处事交往的原则:大家作为上帝之国的公民,当知道在国度里不在乎吃什么、喝什么,它只在乎公义、和平、圣灵中的喜乐。
接着保罗针对所讨论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结:他劝勉罗马教会“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不管为了何事争吵,教会对内不能造就信徒,对外不能为主作美好的见证,荣耀上帝。
保罗没有就此停笔。因食物和守日的问题彼此论断,不但叫“信心软弱”的弟兄跌倒(),忧愁()和败坏(),他还说这是犯罪的行为!因为每一个弟兄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工作,我们怎能够区区因吃喝和守日的“芝麻绿豆”,不关乎信仰得救的问题,摧毁上帝在弟兄身上的工作/工程!
结束时,保罗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任何会叫弟兄跌倒,伤害弟兄的事,不管是吃喝或是守日的问题,我们都一概不做才好。他还说,如果我们认为食物可以吃,我们就凭着信心,在上帝面前吃喝就是了(只要不伤害到周围的弟兄)。“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1。罗十四:13 - 23 “13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14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惟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15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16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17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18在这几样上服事基督的,就为上帝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19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20不可因食物毁坏上帝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21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22你有信心,就当在上帝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23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新译本》:13所以,我们不要再彼此批评了;倒要立定主意,决不作绊倒弟兄或使他跌倒的事。14我知道,并且在主耶稣里深信,没有一样东西的本身是不洁的,但如果有人认为是不洁的,对他来说那东西就成为不洁了。15如果你为了食物使你的弟兄忧愁,你就不再是凭着爱心行事了。你不可因着你的食物,使基督已经替他死了的人灭亡。16所以,不可使你们看为好的被人毁谤;17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于吃喝,而在于公义、和睦,以及圣灵里的喜乐。18这样服事基督的人,必蒙上帝喜悦,又得众人嘉许。19所以,我们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20不可因食物的缘故拆毁上帝的工作。一切都是洁净的,但人若因食物绊倒弟兄,对他来说,这就是恶事了。21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或是甚么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一律不要作才好。22你所信的,你自己要在上帝面前持守。人在经自己考验后认可的事上能够不自责,他就有福了。23但如果有人存着疑惑的心去吃,他就被定罪了,因为他不是出于信心。凡不是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KJV:13 Let us not therefore judge one another any more: but judge this rather, that no man put a stumblingblock or an occasion to fall in his brother's way. 14 I know, and am persuaded by the Lord Jesus, that there is nothing unclean of itself: but to him that esteemeth any thing to be unclean, to him it is unclean. 15 But if thy brother be grieved with thy meat, now walkest thou not charitably. Destroy not him with thy meat, for whom Christ died. 16 Let not then your good be evil spoken of: 17 For the kingdom of God is not meat and drink; but righteousness, and peace, and joy in the Holy Ghost. 18 For he that in these things serveth Christ is acceptable to God, and approved of men. 19 Let us therefore follow after the things which make for peace, and things wherewith one may edify another. 20 For meat destroy not the work of God. All things indeed are pure; but it is evil for that man who eateth with offence. 21 It is good neither to eat flesh, nor to drink wine, nor any thing whereby thy brother stumbleth, or is offended, or is made weak. 22 Hast thou faith? have it to thyself before God. Happy is he that condemneth not himself in that thing which he alloweth. 23 And he that doubteth is damned if he eat, because he eateth not of faith: for whatsoever is not of faith is sin.
ESV:13 Therefore let us not pass judgment on one another any longer, but rather decide never to put a stumbling block or hindrance in the way of a brother. 14 I know and am persuaded in the Lord Jesus that nothing is unclean in itself, but it is unclean for anyone who thinks it unclean. 15 For if your brother is grieved by what you eat, you are no longer walking in love. By what you eat, do not destroy the one for whom Christ died. 16 So do not let what you regard as good be spoken of as evil. 17 For the kingdom of God is not a matter of eating and drinking but of righteousness and peace and joy in the Holy Spirit. 18 Whoever thus serves Christ is acceptable to God and approved by men. 19 So then let us pursue what makes for peace and for mutual upbuilding. 20 Do not, for the sake of food, destroy the work of God. Everything is indeed clean, but it is wrong for anyone to make another stumble by what he eats. 21 It is good not to eat meat or drink wine or do anything that causes your brother to stumble. 22 The faith that you have, keep between yourself and God. Blessed is the one who has no reason to pass judgment on himself for what he approves. 23 But whoever has doubts is condemned if he eats, because the eating is not from faith. For whatever does not proceed from faith is sin.
希腊文:
在上一课我们查考了罗十四:13-15节。我作了一个小总结,说:
保罗以“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总结了上文罗十四:1-12后,更进一步强调说,这些看似“芝麻绿豆”的吃喝/守日问题,各有各的看法,但却因不考虑自己的论断/批评对弟兄的影响,以致弟兄(“信心软弱的”)在信仰上跌倒,保罗认为这是犯罪。
凭着主耶稣的教导,保罗深信凡食物都是洁净的,所以都可以吃。但吃或不吃都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信仰。所以如果人认为不洁净,在他就不洁净;如果人认为洁净,在他就洁净。两者都不妨碍他的信仰。
问题是:信心坚固的弟兄明知道有信心软弱的在身边,却仍然吃后者认为不可以吃的“不洁净”食物,或论断这位弟兄,这样会造成两种可能的结果:
一、信心软弱的弟兄明知不能吃却偏吃,就等于存心不顺服上帝,这是他的罪!
二、即使信心软弱的人不随从吃,他会因别人吃,唯独自己不吃,而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若自己也跟着吃,又觉得是不顺服上帝,等于犯罪。他心里一直在挣扎,保罗用了一个很强烈的字“忧愁” 来形容他。
保罗认为这“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爱弟兄,就不要因食物叫他忧愁。不单如此,保罗还提出一个更有力的理由:“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败坏”的原文是 ,这是另一个很强的字,表示灭亡。我们绝对不能因吃不吃,守日不守日,使得弟兄信心动摇,甚至跌倒。
我在查考每一本书卷时常说,不要“看树不看林”,也“不要看林不看树”。理由是:英谚有:Some people can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s (有些人见树不见林),意思是:有些人见小不见大,老是纠缠于细枝末节而看不见事情的全局和整体。有的解经书把字词和经文难题逐一讲解,却时常忘记把焦点对准在书卷的中心思想,以致读完后,有点像进入“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意境。读经最怕的就是连一字一词、经文各节都仔细分析了,有如看见了深山里罕见的麋鹿,却仍然抓不到书卷的中心思想,听不到清脆的寺院钟声。我绝对不想在这个圣经课程里咬文嚼字,希望在看“树”和观“林”之间保持平衡。
《庄子.秋水》篇里总结的一条思维规律,再次提醒大家查考经文时不要顾此失彼。“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意思是,从细节、部分看大处、整体,不容易看清大处、整体的面貌和性质;从大处、整体看细节、部分,不容易看清细节、部分的面貌和性质。把这两个角度的观察结合起来,才能既见部分,又见整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查考圣经,更要如此。
在前面十六课里,我们非常仔细看一棵棵的树,但大家有“看清大处、整体的面貌和性质”吗?
我们都知道“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三:28)加二:16 也说:“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有的人问:基督徒生活言行的守则是另一套律法规条吗?这套守则跟旧约的律法有什么不同?若不遵守这些守则,我们是不是犯罪?
首先,我们要记得罗十二:1 - 十五:13 这段所谓“生活言行的守则”是建立在罗十二:1-3节的根基上。什么根基?就是前面十二章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都可以因信耶稣基督得称为义,得救赎,有新造的生命。我们原本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然而上帝既有丰富的怜悯,因他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他又叫我们与基督耶稣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1-6)我们要怎样回应上帝这样丰盛的慈爱和恩典呢?保罗说:我们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我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
有了这根基,保罗接下里才谈基督徒该怎样活出新造的生命,就是“总要披带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十三:14)他提出的一系列的生活言行的守则 ,像天路上两旁的指示牌,但与旧约律法不同的是,指示牌上不是“超速驾驶,罚款。。”“醉酒驾车,坐监。。”等等。现在给基督徒的指示牌,上面写着的是“要爱人如己”,“爱是不加害与人,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十三:9-10)因为爱人的,就不超速驾驶,不醉酒驾车。。以免伤害到路人或其他驾驶者。如果自己不遵守公路上的安全条例,以致伤害到路人或其他驾车者,当然他也会被处罚,不会因他是基督徒就有特别的待遇,不算为有罪。
遵行旧约律法的人,不管他怎样尝试,他总会违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二:10。他会被法官严惩,驾驶执照被吊销,终身不得再开车。
基督徒不同,他是凭爱心行事(驾车),他“爱人如己”(太十九:19,二十二:39,可十二:31,33,罗十三:9,加五:14,雅二:8),每个在路上的人都是“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会“放纵私欲”,作个莽撞的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呢?不但如此,基督徒有圣灵的帮助,赋予他力量去爱人(empower him to love) ,正如主耶稣说的,“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4-35)所以,他能爱路上的每一个人,有能力遵守交通规则,也就是生活言行的守则。虽然他也有软弱的时候,触犯了一些规条,受到应有的惩罚,但他的驾驶执照不会被吊销,也就是说他不会失去救恩,只是失去了在主里的喜乐和平安。
大家看下图就能清楚明白作为新造的人,我们怎样在回应上帝的大恩大爱,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的基础上,以爱人如己,彼此相爱的原则,遵行基督徒生活言行的守则。 至于旧约的以色列民却是靠遵行律法而称义,只要犯了其中一条,他们就等于犯了众条,没有救恩。
不久以前,有一位弟兄问我一个“因信称义”还是“因信和行为称义”的问题:
问:最近看天主教和新教辩论。主打的点就是 SOLA FIDE?(唯独信心)Salvation by Faith Alone or Faith+Work?
我很好奇你的看法。我现在是真没有看法,因为两头都很有说服力。尤其是天主教的那套说法, 围绕雅各书来, 怎么都绕不过去。 (貌似马丁路德都没绕过去........)
答:
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二:8-10)
又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十:9-10)
“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一:17)
他强调的是,得救(或称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此信是信上帝叫耶稣从死里复活。如何得知此信为真,看人是否有行为(如行善,不持续地犯罪。。)跟随在后。
雅各说:(雅二:14-26)
14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15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
16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
17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18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19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20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21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23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上帝的朋友。
24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25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
26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雅各强调的其实相同:若要察验一个人的信心是否真实,只要看他是否有伴随着的行为,因“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但他说的“因行为称义”却似乎与保罗唱反调。所以才有 Salvation by Faith Alone or Faith+Work? 的争论不休。
21-23节是诠释这段经文的关键所在。亚伯拉罕信上帝,就算为他的义。这句话出现在创十五:6 ,当时他还没有把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创二十二章)。雅各说他因行为称义,其实还是因信称义,只不过这个信里,后来因有伴随的行为,得到了印证是真实的。保罗却没有强调这点(虽然他的书信都一再谈到信徒生活行为的守则),使后来的人产生误解。
再问:那些天主教的人就会抓那个“不是单因为信”来攻击。说整本圣经说 faith alone 的地方就那里。还是有个 not 在前面。。。
你怎么看?
还有耶稣教导的要守律法之类之类。
我相信你见得也不少。感觉我们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啊。人家玩了千把年。你我就500!
再答:
一、“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雅二:24) - 正如你之前对我说的,“读经请联系上下文, 一句一句的读很危险。”这些人紧抓这个“单”字,而不理会雅各写这段经文的背景,也不理会保罗之后(也有学者认为是之前)一再强调的“因信称义”,必然就会产生永不止息的争论。雅二:1-13 是警告当时教会的信徒不要有偏私之心,按贫富(外貌)待人,不顾主耶稣说的“要爱人如己”。雅各说这“便是犯罪”!(雅二:9)。所以接下来才有 14-26 节谈论“信心和行为”的关系。雅各的意思是“信心”(Faith)不是口头说说罢了,而是有伴随着,可见的“行为”,才是 Saving Faith。所以雅各这里的“信”指的是“口头说说的信”。保罗的“信”是“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这是“真信”,或说已经考验过的“信”(tested Faith),如亚伯拉罕的被上帝试验。
二、“还有耶稣教导的要守律法之类。。”- 要理解圣经怎样说守律法的问题,也一样如你说的“读经请联系上下文, 一句一句的读很危险。”
太五:17-20 “17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18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19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20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太二十二:35-40 “35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36‘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37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40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A。先谈律法的问题:
当时的律法师把旧约的律法列出,共六百十三条。主耶稣总结为二: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这是他对十诫的前四条和后六条的正面诠释(不再是“不可作什么”,而是“要作什么” - 太七:12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其他旧约的律法条文跑到哪里去呢?我们还要遵守吗?
传统上(如韦斯敏斯德信仰告白),学者把以色列人的律例典章划分为三大类,即:
(a) 道德律 (Moral Law)
(b) 民事律(Civil Law)
(c) 宗教律 (Ceremonial Law 礼仪律)
道德律(即十诫 ),是永远有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在福音书里也看到耶稣基督怎样诠释十诫(太五:21-48)。
民事律 - 主要是颁予作为一政治个体的以色列人。在新约中我们已经不再与地面上的政治个体认同,我们是天国的子民,有基督为君王,不再是向以色列国尽忠,上帝的国度也不是借着刀剑来护卫,因此这一类的律法与我们非以色列人是毫无关系的。不过,我们不能忽略一点,就是上帝颁布给以色列国的民事律里含有最高的智慧,是设立政府的典范。民事法中所标榜的“公义”不只适用于以色列国,也是所有国家所当遵行、体现的。现在国有国法,所以基督徒要遵守国家的法律。
礼仪律 - 献祭与洁净的规条,按字义来说,今日基督徒是不必遵守的,因为这些是预表基督的工作(西二:13-17,来九:8-10,十:1-18);饮食律按字面来说也和我们无关,因为那是预表基督的无瑕疵,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罗十四:17,可七:14-20,徒十:9-16);还有节期和节期的律例,也是如此,全是预表基督,基督既然来了,当然也就全部废除。
从神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说旧约是新约的影子、预表(type)。基督既然还未道成肉身,上帝的百姓在旧约中对基督的认识是透过一些符号性的预言、预表、律例典章。而基督道成肉身后,基督徒在新约中对基督的认识就不被限制在影子中,因基督是献祭与中保的实体。旧约里的祭司、君王、先知三个功能,在新约中全被基督的祭司、君王和先知三个职分所代替,也就是说,基督作为祭司已经应验了旧约的赎罪功能;基督作为君王已经应验了民事法典的功能;基督作为先知已经应验了道德律法的功能。
所以在新约里,当使徒说到遵守诫命的时候,这些诫命指的都是十诫,而不是其他的民事法和礼仪法。
B。“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我们的“义”是是腓三:9 “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这样的义必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所以,我们可以进天国。
C。保罗说:“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西三:14)
雅各说:“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雅二:8)
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就完成了律法,所以我们没有废掉律法,只是用“爱”成全了律法,或说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爱心;犹太人的行为是遵行律法的条文。
三、“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二:17)- 要显出我们的信心不是假的或死的,使徒们特别强调其中一样行为,就是行善。弗二:8-10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提后三:17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行善”或“善事”在新约里出现很多次(福音书 10次;使徒行传 3次;保罗书信 22次;希伯来书 3次;雅各书 1次;彼得书信 6次;约翰书信 2次;启示录 1次)。我将其中一些经文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太六:1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太十二:12 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
徒十:38 上帝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这都是你们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 上帝与他同在。
罗二:7 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
罗三:12 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罗十三:3 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
林后九:8 上帝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
加六:9-10 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
弗六:8 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
西一:10 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上帝;
帖后三:13 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
提后二:21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多三:8 这话是可信的。我也愿你把这些事切切实实地讲明,使那些已信上帝的人留心做正经事业(注:或作"留心行善")。这都是美事,并且与人有益。
来十:24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来十三:16 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上帝所喜悦的。
雅四:17 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
彼前二:15 因为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
彼前三:13 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
约叁 11 亲爱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属乎上帝,行恶的未曾见过上帝。
启二:19 我知道你的行为、爱心、信心、勤劳、忍耐,又知道你末后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
基督徒是凭爱心而行善事,这是“上帝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二:10)若是不行呢?救恩会失去吗?不会,但我们就得不到主的赏赐(太六:1,弗六:8)。至于旧约的以色列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二:10)所以他在上帝面前就不得称义。总之,我们是因信称义, 称义之后要行义(行善),而且还要成圣;我们不是因靠遵行律法而称义,也不是因“信 + 行为”称义。
好了,我们明白了以上这个道理,现在可以继续查考罗十四:16-23 节。
在上一课,我稍微谈到 16节。
“16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17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18在这几样上服事基督的,就为上帝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 --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这句话来得很突然。究竟是谁的善,什么善?《新译本》作:“所以,不可使你们看为好的被人毁谤。。”ESV:So do not let what you regard as good be spoken of as evil。解经家对此又不同的看法。
我请大家注意《和合本》说“你”的善,但《新译本》作“你们”看为好的。保罗在前文用的都是单数“你”,但在这里却用复数“你们”。单数的“你”指的可以是“信心软弱”或“信心坚固”的弟兄。复数的“你们”指的是全体的基督徒。
“你的善”或“你们”看为好的指的是什么?就是前文讨论的“信心软弱”的人不吃,和“信心坚固”的人什么都吃,各自看为好的,这是我们在基督里的自由。但对外人来看,他们不明白何以基督徒对食物的看法没有一致性,他们借此毁谤基督徒。
这就带出保罗的一句天国警言:“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作为当时及今日所有属上帝子民的暮鼓晨钟。
保罗在林前四:20 也说:“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
我们都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天国。主耶稣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四:17/可一:15)圣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谁能进天国,谁不能进天国:(引自讲台信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我先告诉大家圣经说谁不能进天国?“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艰难!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可十:24-25)所以你不能用钱买天国的公民权;圣经也说,“神的国不在乎吃喝。。不在乎(那些自高自大之人的)言语。。”(罗十四:17,林前四:19-20)所以你不能靠学位,有口才,高言大智说服驻守天国关卡的天使;太七:21-23说那些喊“主啊,主啊,我们奉你的名赶鬼、行异能,不能都进天国。。”不是高举自己经历的人进天国,是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路九:62 “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上帝的国。”爱世界,放不下在世界所拥有的名利不能进天国。还说:“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吗?。。无论是淫乱的、拜偶象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都不能承受神的国。”(林前六:9-10,加五:19-21,弗五:5)那么谁能够承受呢?
耶稣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悔改不是孤立,总是和信耶稣连起来。这里信耶稣是 understood ,因为说话的人是耶稣。在圣经别处,信和悔改是相连的,如徒二十:21“又对犹太人和希腊人证明当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信耶稣和悔改是人进入天国所要具备的唯一条件。
什么是悔改/归正?“悔改”(原文 Metanoeo 动词)指的是180度心意的改变,从背向神(上帝的震怒临到身上),转回,变成面向神(与神和好,过神喜悦的生活)。保罗在《罗马书》第六章说:“从前容罪在我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我们顺从身子的私欲,是罪的奴仆;现在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是义的奴仆。”(大意)这不是一时冲动的悔改,而是一生的行动,如船向着目标定了航行的方向,或如《希伯来书》的牧者借用赛跑的意象,叫人“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十二:1-2)这种心意的改变是从生活看得出来,特别是敬畏上帝的心态上。诚心悔改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荣耀神;无论做什么都要叫人同得福音的好处。(林前十:31,33,九:23)在圣经别处,使徒约翰没有用“悔改”这个字,他用的是“重生”(“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约3:3,5);保罗的书信用“悔改”也不多,他用“称义”。用不同的词汇来解释救恩是有目的,以免人把“信和悔改”当作是一种行为,归功于自己。在归正神学里,“信和悔改”之前是“恩召和重生”;在“信和悔改”之后是“称义”,这是救恩的次序,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悔改进入天国之人有什么特征呢?从“八福”的结构(太五:3-10),第一福是“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第八福是“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其他六福是夹在这两幅之间(犹太人很熟悉这样的 hamburger 结构)。这是人得救恩,可以进天国的八福(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基督徒的行为准则)。救恩的八福不是建立在道德和行为方面,因为“经上记着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12)所以,有福的人是那些能进天国,得救恩的人;这些人必得安慰;必承受地土;必得饱足。。这些人蒙福是因为他们虚心、哀恸、饥渴慕义、清心等等。。这是他们得救恩的福所要具备的心。
当你带人信主,他决志的时候,你就要清楚解释信耶稣基督是什么意思,有五项要点:
1。接受复活了和永远活着的基督。
2。转移信心了的对象,单信靠耶稣基督。
3。悔改,从背向神,转回,面向神。
4。接受耶稣基督作救主。
5。接受耶稣基督为人生的主宰。。。。。(完)
进入天国之后,人就以为买了永生的保险,可以为所欲为,高枕无忧吗?不是!天国的子民是世上的盐和世上的光。主耶稣说:(太五:13-16)
13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14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15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16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作光是外显的工作;作盐是内在隐藏的工作。这是每一个天国子民当有的素质。
保罗在他的书信里也不断强调这些素质,如腓二:14-16
14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15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象明光照耀,
16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我们在这课程里谈的守则,其实就是要反映天国子民作光作盐的素质,活出与世人不同的价值取向。
至于保罗在罗十四:17 说:“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 (righteousness)、和平(peace)并圣灵中的喜乐(joy in the Holy Spirit)。”他是要告诉我们上帝的国和地上的国是不同的。地上的国在乎什么?人很在在乎吃什么,喝什么,穿上么,说什么。。但上帝的国不是。它只在乎公义、和平、圣灵中的喜乐。这是国度里人与人之间处事交往的原则与特色,不像地上的国里的徇私枉法、你争我夺、烦恼忧愁的人际关系。
至于林前四:20 “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乎言语(word or a matter of talk),乃在乎权能(power)。”这是特别针对哥林多教会的犹太派信徒说的,因为他们说保罗做事前后不一致,反复不定(林后一:17),说来又不来。保罗要这些人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身份,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乎他们说话技巧和艺术怎样的精炼,乃在乎权能的彰显。帖前一:5 也说:“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当耶稣说:“天国近了。”我们怎么知道天国近了呢?耶稣在加利利开始传道的时候,他在会堂里发表他的使命宣言,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路四:18-19)当施洗约翰在监里打发门徒问耶稣,“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痳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太十一:4-6)可见在上帝的国里,不是自高自大的言语或一大堆的哲学理论,而是上帝权能的彰显。过去是如此,今天仍然一样。所以我们在上帝的国里,“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上帝的圣言讲;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上帝所赐的力量服事,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前四:10-11)
现在言归正传。保罗突然提到上帝的国,说“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这是因为教会里“信心坚固”的弟兄和“信心软弱”的弟兄之间,为了什么食物可以吃,什么食物不可以吃,以及守日的问题,彼此论断,甚至叫一些弟兄在信仰上跌倒。保罗在上文(罗十四:1-12节)已经从两个原则劝勉这些信徒:一、爱心的原则:吃或不吃,守日或不守日,这些事是圣经没清楚说明的事,所以教会弟兄姐妹相处时,大家若有不同想法,不要彼此论断,应当彼此接纳,不要行使自己自由权利,宁可自我节制以免对方受到伤害。二、上帝收纳的原则:不管信心坚固的,还是软弱的,大家都是上帝收纳在基督的大家庭里。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资格论断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呢?不但如此,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而且我们末后都要站在上帝的审判台前交账,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这些吃或不吃,守日不守日的事,论断弟兄或轻看弟兄。然后在罗十四:13-15 再次以爱弟兄的原则劝勉“信心坚固”的弟兄不要因食物叫“信心软弱”的忧愁,因为“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败坏”的原文是 ,这是另一个很强的字,表示灭亡。我们绝对不能因吃不吃,守日不守日,使得弟兄信心动摇,甚至跌倒。现在保罗提到另一个原则,就是国度里人与人之间处事交往的原则:大家作为上帝之国的公民,当知道在国度里不在乎吃什么、喝什么,它只在乎公义、和平、圣灵中的喜乐。
“18在这几样上服事基督的,就为上帝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 (《新译本》作:“这样服事基督的人,必蒙上帝喜悦,又得众人嘉许。”) -- 原文前面有个“因为”(for)。保罗何以如此花篇幅劝勉信徒要按这些原则在教会生活和交往呢?理由是:在生活里怎样待人处事和交往就等于是服事主和为作主美好的见证。这是上帝所喜悦的。众人(外人)看见了,肯定也会称赞,并将荣耀归给天上的父。
“19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20不可因食物毁坏上帝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21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22你有信心,就当在上帝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23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新译本》作:“所以,我们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 - 这里的“所以”算是对前文所讨论关于吃喝和守日问题的一个总结。新约的罗马教会里有犹太裔基督徒和外邦人基督徒。因着他们的背景,所以对吃什么,不吃什么,以及守日还是不守日(如安息日),各持己见,彼此论断,造成一些“信心软弱”的人在信仰上跌倒。 这样的教会会变得怎么样?很有可能就像哥林多教会(第八至第十章),为了是否可吃祭偶像之食物而闹个不休 (请参第十四课)。我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五课说:
。。林前六: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当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
保罗在林前十:23 重复这节经文的上半部。是的,基督徒可以自由做任何的事,但不都有益处,不都造就人。你问:抽烟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有益吗?没有;造就人吗?也没有。不但没有,反而我们会上了烟瘾,受到它的辖制或奴役。许多外表上没有害处的东西,并不表示我们就可以做,因为它可能会影响他人,这是我们要谨记的。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把行事的原则归纳为两条:
A。荣耀上帝:林前六:12,20,十:31
B。造就人:林前十:23 - 24
基督徒可以打麻将、玩扑克牌、唱卡拉OK、跳舞、喝酒。。。吗?我们的信仰当然不是一大堆规章律法,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许可。那正是基督所反对的律法主义。除了圣经明文禁止人犯的罪行之外,我们行事的原则就是根据以上两条。所以,基督徒的自由不是毫无节制的自由,若是不能用它来荣神益人,就要小心选择了。有时更是为了他人的益处,要特意舍己,自我限制自己的自由,这是主耶稣的榜样,也是我们爱心的见证。(完)
不管为了何事争吵,教会对内不能造就信徒,对外不能为主作美好的见证,荣耀上帝。所以,保罗在这里劝勉罗马教会“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德行”的原文是 (build up),《新译本》翻译为“造就”。保罗的书信常提到彼此造就,如:
弗四:29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帖前五:11 所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造就),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
“和睦”是八福之一:“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太五:9)主也说:“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可九:50)使徒在书信中也一再劝人和睦,如:
罗十二:18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林前七:15 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上帝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
林后十三:11 还有末了的话: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
帖前五:13 又因他们所做的工,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你们也要彼此和睦。来十二:14 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彼前三:11 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不可因食物毁坏上帝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你有信心,就当在上帝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保罗好像有讲不完的话,他在上文 13-15 节说不可因食物和守日的问题彼此论断,以致叫“信心软弱”的弟兄跌倒(),忧愁()和败坏()。保罗的用字一个比一个强烈(参第十六课),它们刚好与第十九节的“建立/造就”相反。现在保罗更进一步,直言这是犯罪的行为!因为每一个弟兄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建筑工程(《新译本》作“上帝的工作。”)我们怎能够区区因吃喝 和守日“芝麻绿豆”,不关乎信仰得救的问题,摧毁上帝在弟兄身上的工作/工程!“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 - 保罗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任何会叫弟兄跌倒,伤害弟兄的事,不管是吃喝或是守日的问题,我们都一概不做才好。(参林前八:13 “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
“你有信心,就当在上帝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新译本》作:“你所信的,你自己要在上帝面前持守。人在经自己考验后认可的事上能够不自责,他就有福了。但如果有人存着疑惑的心去吃,他就被定罪了,因为他不是出于信心。凡不是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 以上所谈是在吃喝问题上,我们与弟兄相处所持的态度。对于自己呢,如果我们认为食物可以吃,我们就凭着信心,在上帝面前吃喝就是了(只要不伤害到周围的弟兄)。在自己认为对的事上不自责,或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有福了。任何人不按着自己的信念,存着疑惑的心来吃喝,就被定罪。“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 究竟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还是只适用在吃喝和守日的问题上?像这样一个问题,我相信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我在这里不讨论,让大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保罗还有没有话对罗马教会的信徒说呢?我要在下一课才和大家查考。
我在这里先作个小总结:在吃喝和守日的问题上,保罗在罗十四:1 - 15节已经告诉我们怎样与持不同看法的弟兄相处。他提出了两个原则:一、爱心的原则;二、上帝收纳的原则。现在 16节告诉我们另一个原则,就是上帝国度里人与人之间处事交往的原则:大家作为上帝之国的公民,当知道在国度里不在乎吃什么、喝什么,它只在乎公义、和平、圣灵中的喜乐。
接着保罗针对所讨论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结:他劝勉罗马教会“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不管为了何事争吵,教会对内不能造就信徒,对外不能为主作美好的见证,荣耀上帝。
保罗没有就此停笔。因食物和守日的问题彼此论断,不但叫“信心软弱”的弟兄跌倒(),忧愁()和败坏(),他还说这是犯罪的行为!因为每一个弟兄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工作,我们怎能够区区因吃喝和守日的“芝麻绿豆”,不关乎信仰得救的问题,摧毁上帝在弟兄身上的工作/工程!
结束时,保罗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任何会叫弟兄跌倒,伤害弟兄的事,不管是吃喝或是守日的问题,我们都一概不做才好。他还说,如果我们认为食物可以吃,我们就凭着信心,在上帝面前吃喝就是了(只要不伤害到周围的弟兄)。“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求同存异
“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罗十四:19)
我记得父亲曾经说过,对圣经持有不同见解的争论,总是无止无休,难以平息。相比之下,他也记得当双方能求同存异的美好。但在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上,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忽视无法解决的分歧呢?这正是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所解答的一个问题。当时这些信徒正陷入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冲突中,保罗写信提醒他们,即使大家的观点南辕北辙,也要努力找到共同点(14章5-6节)。
根据保罗的教导,求同存异的方法,就是我们都当谨记,将来我们毎个人都要向上帝交帐,我们不仅要为自己所做的批评负责,也要为自己如何对待彼此的差异而受审判(10节)。
事实上,意见相左或有冲突的情况也提醒了我们,有些事比坚持自己的想法还重要,甚至比我们如何阐释圣经更为重要。将来有一天,我们都要向上帝陈明,我们是否彼此相爱,甚至是否爱我们的仇敌,如同基督爱我们一样。
现在回想起来,我记得父亲总是说,不仅要求同存异,更美好的是,在彼此相爱和互相尊重中求同存异。
天父啊,在这世上我们难免会遭人反对,求你让我们能以耐心和爱心,
包容那些不认同我们的人。在爱中求同存异。
(取自《灵命日粮》2018年 10月 30日,作者:狄马汀)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