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希伯来书》 - 坚守主道,忍耐到底

第五十七课 - 上帝给儿女的管教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经文:来十二:4 - 13

主旨:

“牧者”在来十二:1-3 用赛跑的意象激励会众“坚守主道,忍耐到底”后,会众(特别是一些犹太裔的基督徒)若不是把所面临的逼迫和苦难归咎予主耶稣,对主耶稣的不出手干预 感到失望,想放弃基督的信仰,回到犹太教,就是对经历的逼迫和苦难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这是上帝的咒诅和惩罚。“牧者”引用箴三:11-12 说这是父神的管教,一切都是为着他们的益处,使他们经练管教后,个人的品格会迈向成熟,与上帝的关系更为紧密。 接着他勉励这些情绪低落、灰心丧胆的人不要气馁,重新把下垂的手和发软的腿挺直起来,仰望为他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继续奔跑天路。

1。《希伯来书》第十一章《信心榜》上的人物都是信心的见证人,见证上帝所应许的绝对不会落空。来十二:2-3 却告诉我们,耶稣基督不只是信心的见证人,他更是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那一位。我在上一课说:

耶稣的信是从走十字架的道路彰显出来:

他是信心的创始者。什么时候他开始跑十字架的道路?在永恒里当三位一体的上帝计划人类的救赎时(天父上帝预备救恩,圣子成全救恩,圣灵施行救恩)就开始。天父给耶稣“命令”去执行(照人的常话说,约十二:49-50),耶稣遵从命令(倒空自己,腓二:6-8),受差遣道成肉身走在世的路程直至钉十字架受苦,从苦难学顺从,以便能够带着祭物(就是自己)献给上帝,作为我们的赎罪祭(来十:12,14),完成作我们大祭司的职任。“牧者”说:“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这是最大的信!

他是信心的完成者。他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便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信心的伟人所得的奖赏不过是更美的家乡,耶稣走完在世的十字架路程,得上帝喜悦,就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得最尊贵的地位。

“牧者”还说:“这位忍受罪人那样顶撞的耶稣,你们要仔细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身为圣子的耶稣基督,作为义者、圣者、慈爱的源头,却被世人藐视、至亲不了解,说他癫狂(可三:21)、被指责说僭妄的话(约十:33)、被人说有鬼附 (约十:20)、被家乡人厌弃(太十三:57)、被兵丁戏弄(路二十三:36),吐唾沫(太二十六:67)、被掌掴(约十八:22)、被宗教领袖阴谋杀害 (路二十二:2)、被人作假见证(可十四:57)、在不义者面前受审。。最终钉十字架。。

“仔细思想”()在新约圣经只用在这里,学者认为除了“思想”之外,也有“比较”的意思。“牧者”要《希伯来书》的会众把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与耶稣所经历的相比:

耶稣忍受罪人那样的顶撞,但他仍然一生顺服,走完十字架的路程;即使他没有犯罪,也不应当与上帝隔离,但他甘愿喝下“愤怒之杯/隔离之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二十六:39)

当时会众虽说度日如年,他们受到犹太人、异教徒、亲朋戚友、官方、老板、同事。。的歧视,嘲笑和折磨。。丢了官,被辞退,被家人断绝关系。。但“他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来十二:4)

既然如此,“牧者”劝勉他们要效法基督,免得疲倦灰心。世上有苦难,但他们可以放心,耶稣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吗?”(约壹五:4-5) (完)
 

既然神子耶稣也要经历苦难和忍受罪人的顶撞,学会顺服,才能完全,《希伯来书》的会众 当然也不可免。但会众与主耶稣有一个基本上的不同:主耶稣所经历的苦难,不是因为犯罪而遭受父神的惩罚或法律的制裁。。他是完全的人,他没有犯罪;会众则不同,他们不是完全的人,他们不过是蒙恩得救的罪人,他们仍然软弱,面对困难就想逃避。。上帝要怎样使他们从软弱变刚强呢?他不是把他们像小花一般置放在温室之中细心呵护,那是溺爱。上帝的爱不是这样,不然他也不会因“。。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我在《新浪微博》看到一则远志明牧师的帖子,他说:

。。田里的庄稼不能逃脱风雨,地上的世人不能躲避熬炼。鼎为炼银,炉为炼金,唯有上帝熬炼人心(箴十七:3)。上帝啊,你曾熬炼我们,如同熬炼银子一样(诗六十六:10)。但你说,你熬炼我们,不再像熬炼银子;在苦难的炉中,你拣选我们;我们求告你的名,你必应允我们(赛四十八:10;迦十三:9)。

这才是上帝的爱! 当上帝在苦难的炉中熬炼人心的时候,上帝也给了我们足够的恩典,可以化软弱为刚强,转痛苦为喜乐,克服一切的困难,使我们成功。这正是保罗在经历痛苦时,上帝对他说的:“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上)保罗接受了这个够用的恩典,所以他说:“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十二:9下)

接下来,我们就看到“牧者”谈到慈爱的父神怎样管教他的孩子。


2。来十二:4 - 11  “4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5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6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7你们所忍受的,是上帝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8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9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10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11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新译本》:4你们与罪恶斗争,还没有对抗到流血的地步;5你们又忘记了那劝你们好像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受责备的时候也不要灰心;6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他又鞭打所收纳的每一个儿子。”7为了接受管教,你们要忍受,因为上帝待你们好像待儿子一样;哪有儿子不受父亲管教的呢?8作儿子的都受过管教。如果你们没有受管教,就是私生子,不是儿子了。9还有,肉身的父亲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们;何况那万灵的父,我们不是更要顺服他而得生吗?10肉身的父亲照着自己的意思管教我们,只有短暂的日子;唯有上帝管教我们,是为着我们的好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11但是一切管教,在当时似乎不觉得快乐,反觉得痛苦;后来却为那些经过这种操练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来,就是义。

KJV:4 Ye have not yet resisted unto blood, striving against sin. 5 And ye have forgotten the exhortation which speaketh unto you as unto children, My son, despise not thou the chastening of the Lord, nor faint when thou art rebuked of him: 6 For whom the Lord loveth he chasteneth, and scourgeth every son whom he receiveth. 7 If ye endure chastening, God dealeth with you as with sons; for what son is he whom the father chasteneth not? 8 But if ye be without chastisement, whereof all are partakers, then are ye bastards, and not sons. 9 Furthermore we have had fathers of our flesh which corrected us, and we gave them reverence: shall we not much rather be in subjection unto the Father of spirits, and live? 10 For they verily for a few days chastened us after their own pleasure; but he for our profit, that we might be partakers of his holiness. 11 Now no chastening for the present seemeth to be joyous, but grievous: nevertheless afterward it yieldeth the peaceable fruit of righteousness unto them which are exercised thereby.


“4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  --  这句话配合来十:32-34 “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帮助我们了解当时会众所处身的年代和环境。我在第四十课说:

“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  --  “牧者”说的“往日”是什么时候呢?这是一段很不寻常的日子,是他们蒙了光照之后,曾经历一场大争战的苦难日子。但从来十二:4 “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会众应当还没有被迫害至殉道的地步。圣经学者 F F Bruce (1910-1990)在他的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1990)和 William L Lane(1931-1999) 都指出,这经历可能指主后 49年革老丢(Claudius Caesar)统治罗马期间,基督徒的被驱逐(徒十八:2)。为什么呢?基督徒的受逼迫,第一次应该是第七章,执事司提反(Stephen)被犹太人用石头打死之后发生的,时间是主后 33年。按保罗在徒二十六:10-11的记载,“我(保罗)在耶路撒冷也曾这样行了。既从祭司长得了权柄,我就把许多圣徒囚在监里;他们被杀,我也出名定案。在各会堂,我屡次用刑强逼他们说亵渎的话,又分外恼恨他们,甚至追逼他们直到外邦的城邑。”那时有信徒被杀害。主后 43年,在希律安提帕(Herod Agrippa I)的时候,他“。。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徒十二:1-2)主后 62年,另一雅各(James the Just,徒十五:12,加一:19),在大祭司 Annas II (大祭司亚那(约十八:3,路三:2)的孙子)的命令下被石头打死( Josephus, Ant 20.200)。 主后64年,罗马城火烧,暴君尼禄王(Nero,37-68AD) 的杀害基督徒。。。这些都是血淋淋的逼迫,不是“牧者”在这里所指的苦难 --  “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完)

所以,我在《引言》说:“在这个课程,我们认为 60年代中期(尼禄王迫害基督徒之前,64AD)成书日期的说法比较可接受。”


“5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6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  --  “牧者”所引用的经文来自箴三:11-12  “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注:或作"惩治"),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 这是源自《七十士译本》:

My son, despise not the chastening of the Lord; nor faint when thou art rebuked of him: for whom the Lord loves, he rebukes, and scourges every son whom he receives. (Septuagint,七十士希腊文译本)

And ye have forgotten the exhortation which speaketh unto you as unto children, My son, despise not thou the chastening of the Lord, nor faint when thou art rebuked of him: (KJV,希伯来文圣经)

为什么“牧者”突然引用《箴言书》这句有关父亲管教儿子的经文呢?理由是:当病痛或苦难降临的时候,人总是会问自己到底是不是造了什么“孽”,竟然会碰上这样的事情。基督徒是这样,非基督徒是这样,甚至无神论的人也是这样。。有的人不只问是否今生造了“孽”,还问是否“前世”造的“孽”所导致的。。对当时一些犹太裔的基督徒来说,他们在面临逼迫和苦难的时候,因为看不到主耶稣的出手干预,对所信的主非常失望,所以就想离弃主耶稣,回到犹太教的信仰。过去“牧者已经两次告诉他们,身为儿子的耶稣也要因受苦难学了顺从才得以完全:

来二:10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第十三课

来五:8-10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第二十课

我在第二十课也用了一点篇幅解释“因受苦难学了顺从才得以完全”:


。。另一圣经疑难是关于“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得以完全”,是否耶稣在世有过不顺从,不完全的时刻?

先说“顺从”,原文是 (名词,8节);动词 则出现在来五:9 和十一:8。“顺从”表示将个人的意志、理解力、行为或忠诚,降服在另一个人的旨意之下。耶稣受苦学了顺从,不是说他过去有不顺从的地方。其实在永恒里预备好的救赎世人的计划,天父给耶稣命令去执行(照人的常话说,约十二:49-50),耶稣遵从命令(倒空自己,腓二:6-8),受差遣道成肉身到世上来。在地上,他必须从苦难学顺从直至完成使命。与天上不同的是,当他向父神说:“只要照你的意思”(我愿顺从你的旨意)时,他是在一个从未遇过的极端处境中说出来 (钉十字架)。

再说“完全”,《希伯来书》用原文 (一次,来七:11),用 (九次,如来五:9),字根都是 。在《希伯来书》,“完全”不是指道德上“没有瑕疵”,而是“达到一个渴求的终点”或“达到目标”。所谓“渴求的终点”指向在新约之下上帝和他的百姓建立的那种关系 。如果用在基督身上(如来五:9),指的是耶稣走在世的路程直至钉十字架受苦,他得以“完全”;意思是他能够完成作我们的大祭司这个任务。他完成了那路程,完全接受了那经验,以便能够带着祭物(就是自己)献给上帝,作为我们的赎罪祭(来十:14)。(参:乔治·格思里 George H Guthrie,陈永财译,《希伯来书》,国际释经应用系列,汉语圣经协会出版,2006年)

我还说:

。。“牧者”把圣经里的一个大原则告诉了世世代代的人:

所谓信耶稣,是舍己,背十字架,跟从他(太十六:24,可八:34,路九:23)。耶稣基督给我们走十字架的路作了一个榜样,就是在世上有苦难,从所受的苦难学顺从,这样我们才得以完全(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来二:9)。苦难,顺从,完全是我们走十字架之路的三部曲。苦吗?主耶稣说:“。。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有捷径可走吗?没有!连身为上帝儿子的耶稣都没有这个特权,也不能豁免苦难。过去约书亚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入应许之地,他不是立刻“坐享其成”,而是要面对强大的敌人,与他们争战,才能够把地夺取,得享安息。今天有些宣讲成功丰盛神学的宗派/人就是违背了圣经这个大原则,他们不要苦难,只说信耶稣就有求必应,事事顺利,病得医治,事业成功,发财兴旺,多子多福。。这种宣讲很得人心,教会人数按几何倍数增长,大家因神国拓展而沾沾自喜。其实这是中了魔鬼的诡计。当日耶稣在旷野受魔鬼试探(太四:1-11),如果他选择的是今天这些人所选择的宽路,行神迹把石头变成食物,满足自己的私欲;行奇事从殿顶跳下去,哗众取宠;俯伏拜魔鬼撒但,不走十字架道路,轻而易举地就得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今天全世界早已都是基督徒,我们也不必煞费苦心宣讲上帝的道了。

所以,耶稣必须忍受十字架的苦难,受尽“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的羞辱;这样受害,上帝才叫他从死里复活,进入他所当得的荣耀,使他和父同享未有世界以先,他同父所有的荣耀,是应当的(约十七:1,5,路二十四:26)。 (完)

劳德爵士(Sir Harry Lauder,1870-1950)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The STAR in God's Window

During World War II it was the custom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a family who had a son serving in the military to place a star in the front window of their home. But a gold star indicated that the son had died in support of his country’s cause.

Years ago, Sir Harry Lauder told a touching story about this custom. He said that one night a man was walking down a New York City street accompanied by his 5-year-old son. The little fellow was interested in the brightly lighted windows of the houses and wanted to know why some houses had a star in the window. The father explained that those families had a son fighting in the war. The child would clap his hands as he saw another star in the window and would cry out, “Look, Daddy, there’s another family who gave a son for his country.”

At last they came to an empty lot, and a break in the row of houses. Through the gap a star could be seen shining brightly in the sky. The little lad caught his breath, “Oh, Daddy,” he cried, “Look at the star in the window of heaven! God must have given His Son too.”

Yes indeed! There is a star in God’s window. Do you realize what He did for you? Because of God’s love for us, He gave His Son (Eph. 2:4). Have you thanked Him? (John 3:16)

Many give their lives for their country, but Jesus gave His life for the world.

(Our Daily Bread, April 12, 2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有个习俗,就是家中若有一个儿子在军队服役,这个家庭就会挂一颗星星在他们家的窗前。如果挂的是一颗金星,就代表这家的儿子为国牺牲了。

好几年前,劳德爵士(Sir Harry Lauder,1870-1950)说了一个和此习俗有关的感人故事。他说:一天晚上,有一个人和他五岁的儿子走在纽约市的街道上。这个小家伙对于这些闪闪发亮的窗户很有兴趣 ,他想要知道为什么有一些房子会有一颗星星挂在窗瞒前。父亲解释,那些家庭都有一个儿子在战场上打仗。在这之后,每当看到窗户上的星星时,他就会喊:「看呀,爸爸!又有一家人将他们的儿子给了国家。」

最后他们来到一排房子前,房子的当中有个缝隙,正好可看到天空有颗闪烁的星。这个小男孩摒住呼吸大叫:「看!天堂的窗前也挂着星星,上帝的儿子也牺牲了。」

很多人为国牺牲,但耶稣基督却为世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每日灵粮》,4月12日,2000年)
 

上帝不是因为爱子耶稣犯罪作恶而管教他。耶稣是完全的人,他没有犯罪(林后五:21 “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来七:26:“象这样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高过诸天的大祭司,原是与我们合宜的。”还有彼前 一:19,二:21-22,约壹三:3,5,来四:15,约八:46,十八:38,来七:26等)所谓有罪是说人违背上帝的旨意,偏行在罪恶的路上。罪有外显的(如欺骗、偷盗、 杀人放火),但也有内在的,如太十五:19 说明内心的邪恶意念是外在罪恶行动的根源。但耶稣里里外外都是无罪的,他每时每刻与全然的美善和圣洁完全是相符的。 来十:7 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约十七:4 说:“你所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耶稣所做的一切都是遵照上帝的旨意,但上帝还是要他经历苦难和忍受罪人的顶撞,学会顺服,才能完全(来二:10,五:8-10)。
 

会众所面对的痛苦和苦难就不一样。“牧者”要他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苦难。不管痛苦和苦难源自他们的犯罪行为而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惩治,还是因为他们基督的信仰所带来的歧视、逼迫和患难,总之,这些都是慈爱和公义的父神,因爱他们,把他们视为儿女,才给他们的管教。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被视为儿女,为着他们的好处,父神就不会管教他们,就好像地上的父亲管教自己的儿女,但他 却不会管教别人的儿女一般。 所以“牧者”引用了《箴言》后,立刻说:“。。7你们所忍受的,是上帝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8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

“管教”的原文是 (名词,英文是 chastisement)或 (动词,英文是 chasten)。中文的翻译把原文的意思完全表达,即又“教”又“管”,包括了“训诫”、“责罚”和“惩治”的意思,如:

徒二十二:3  “保罗说:我原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长在这城里,在迦玛列门下,按着我们祖宗严紧的律法受教,热心事奉神,象你们众人今日一样。”

多二:12  “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

提前一:20  “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历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

启三:19  “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

提后二:25  “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林后六:9  “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

林前十一:32  “我们受审的时候,乃是被主惩治,免得我们和世人一同定罪。”

弗六:4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给“管教”作这样的解释:(只节录其中相关的一段)

管教(Discipline)

「管教」即管束,教导以端正品行之意。英文「管教」源出拉了文,意谓「教导」或「训练」。管教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管教的目的是在使某个人或某群人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表现良好的行为。以为管教必然严酷是一种误解。拉定文中,「管教」与「门徒」的字根相同,门徒意指学习追随的人。

圣经教导

「管教」之原文,在不同的圣经译本中,或不同的上下文意中,除译作「管教」外,也有译作「惩治」、「责罚」、「责备」、「督责」、「训诫」,也有较正面的译作「教训」、「训诲」、「教导」、「培育」、「教育」、「训导」等。

总的来看,旧约使用「管教」一词似较之新约更偏于惩处的意味。这是因为神对待在摩西旧约下的以色列民较着重于律法方面;至于对在新约时代的教会,则「管教」包含较多积极意义。然而,无论侧重之处有何不同,新旧两约「管教」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即追求公义。由此可知,旧约的管教虽着重惩罚,但其动机是积极的,其目的是富建设性的。旧约强调报复之处,都是在使侵害别人者明白侵害所造成的恶果。为有冤者伸冤,也就是伸张神的正义。伸冤是发扬神的正义的重要途径。由此观之,则惩罚也是必要的手段。悖犯约法的人必受约的咒诅(申二十七:26),即受到某种形式的惩治。神的报复可重建律法的权威,并可教人尊重他公义的准则。

使这惩治管教更趋完善的,便是较为正面的管教,这可加强达到管教的目的。神常施管教;至于管教的方式,于可能的情况下往往以积极教导为主,在必要时也会诉诸于责备和惩治。

圣经记载,神对以色列民(利二十六:23;申四:36,八:5;耶三十一:18)、对列邦(诗九十四:1O)、对个人(伯五:l7;诗九十四:10、12;来十二:5-11;启三:19)都施以管教。以色列家长对子女的管教责任是十分严格的,不容有丝毫轻忽或推诿(申二十一:18)。管教孩子,责在父亲(箴十三:24,十九:18,二十二:15,二十三:13,二十九:l7;参弗六:4;来十二:7-1O)。在教会,管教则是牧者的责任(提后二:25)。

神的子民对神的管教多怀畏惧之感是可理解的(诗六:l),但只是神的震怒是应当畏惧的;神的震怒只向那些有敌神行为的人发出(申十一:2、3)。神的管教不同于他的震怒,但也绝不可以轻慢(箴三:11)或忽视(来十二: 5) 。只有愚顽的人和邪恶的人才憎恨管教(诗五十:l7;箴五:12;耶三十一:l8)。神的管教俨如慈父之管教爱子(申八:5;箴三:11、l2;来十二:5-7)。有智慧的人必喜爱管教(箴十二:1,十三:24;提后一:7;来十二5、9)。

接受管教者必得知识(箴十二:1),并使为父的喜悦(箴二十九:17)。蒙神管教的人是「有福的」(伯五:17;诗九十四:l2)。神施加管教的目的有时没有说明,但管教无疑是善意和正义的(申四:36;伯三十六:10;箴十三:24;启三:l9)。圣经称管教为「生命的道」(箴六:23)。管教使人免于毁灭(箴十九:l8),免于愚眛(箴二十二:l5),免于和世界一起受咒诅(林前十一:32),遵从神管教的人得分享神的圣洁(来十二:7),并「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十二:11)。

反过来看,不遵从神的管教便是愚顽到底,乃至于被神遗弃(利二十六:23、24),其结果便是死亡(箴五:23)和毁灭(箴十九:18)。

箴言劝诫人要逃避淫行、淫欲(箴五:12-23,六:23、24)。淫荡、放浪的妇女显然是各种险诈、诱惑处境的象征。青年人面对这种处境要有成熟和负责任的行为,就必须遵从父母的教诲而约束自己的生活。他们的本性有了正当的约束,那么自必顺从本性,有正当的行为;就是当邪恶不期而至,也能避免。

箴言和希伯来书均一再谆告我们,对神的管教只应遵从,绝不可抗拒。希伯来书更指出两种必不可有的错误态度,即「轻看主的管教」(来十二:5;箴三:11)。我们不应视管教为毫无价值或可有可无。此外「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来十二:5)或「厌烦他的责备」(箴三:11)。这就是说,不要被管教过程中必要的惩戒蒙蔽了管教的目的,受管教者不可灰心丧志。我们要牢记经上的两段话:「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来十二:7);同时,「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十二:11)。圣经的 劝勉是不要抗拒管教,也不要因此失意,正确的态度是接受管教,并从中得着指导。

父母的管教

家庭迄今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在这个关系最为密切的单位中,教导子女一向是父母的天职(申六:7;箴二十二:6)。圣经对人的观点,基本土不以人性为完美;故告诫父母决不可放任儿童让他们自然发展。在此异教文化泛滥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不受管教的儿童,无疑将成为这文化的牺牲品。父母欲履行自己的天职,尽应尽的责任;除了教导和纠正之外,自己也要在价值观、行为和态度上作子女的榜样。

父母的管教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如谆告、规导、劝诲、勉励、家庭崇拜、教会聚会、主日学等都是极为必要的教育方式;然而,在一定情况下采取较严厉的措施,如下禁令或施以惩罚等也属必要。对幼小的儿童温言相劝,有时难奏其效,偶尔稍加体罚也未尝不可(箴十三:24),不过体罚之前,必须要让那小小的心灵知道为什么要受罚。基督徒父母切忌以孩子来发泄,且不可有丝毫的个人憎恶,更不可叫孩子有任何损伤。这种惩处永远是最不得已的下策,而且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应尽量去除对孩子的怒气(弗六:4)。

人类的堕落(创三)意味着人自少就有自我中心的劣根性(参诗五十一:5)。因此儿童从小就当学会尊重自己,又尊重别人。如果放任不管,任这堕落的社会来影响我们的孩子,其结果便会使他们长成悖逆的一代,给自已和他人的生活留下痛苦的创伤。圣经教导我们,真正的疼爱并不排除严厉的管教,甚至责罚。一个有道德与爱为后盾的环境,必然会使儿童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完)


“9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10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11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  这里把地上父亲管教儿子和天父管教儿子作个对比:

 

经文

地上的父

天上的父

     
 

不同之处

     
第九节 生身的父(或肉体的父亲) 万灵的父
     
第九节 我们尚且敬重 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
     
第十节 己意管教我们 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
     
  相同之处
     
第十一节 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
     
第十一节 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这个对比可说不解自明,我只解释一些字词:

万灵的父”,原文是 (Father of spirits)。“灵”是复数,所以翻译为“万灵”。这里的用法有如民十六:22  “摩西、亚伦就俯伏在地说‘上帝,万人之灵的上帝啊!(The God of the spirits of all flesh)一人犯罪,你就要向全会众发怒吗?’”(还有民二十七:16)这里的用法也是和“生身的父”(the fathers of our flesh)作对比,生身的父是地上、肉身的父,万灵的父是天上、属灵的父。

生身的父是我们要“敬重”的;万灵的父则不仅要敬重,更要“顺服”,因为他的管教是有关生命之道!“顺服”的原文是 subjection),也用在来二:5,8,“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上帝原没有交给天使管辖(subjection)。。。叫万物都服(subjection)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subjection)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subjection)他。。”“顺服”是“屈服于、使自己服从于”,自己的意志应服从天父的旨意。我们作儿女的是“顺服”(subjection)父神(雅四:7 “故此,你们要顺服上帝。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来五:8-9 耶稣是“顺从”(obedience)父神。

生身的父毕竟是人,各方面都有他的不足,他只能“暂随己意管教我们”;万灵的父是全知、全能、慈爱、公义、智慧和圣洁,他的管教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暂”的原文是 (英文 a few days),意思是“几天”。肉身之父的管教时常没有系统,属于“救火式”,而且还是“随己意”(原文是 ,英文 after their own pleasure,或 as they thought best),不是像弗六:4 说的,“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万灵之父的管教则不同,他的管教是一生的,有目的的,为着我们的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希伯来书》的“牧者”在这篇信息里一共提到三次“有分”:

来三:14  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

来六:4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

来十二:10  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有分”的原文 也用在提后二:6 “劳力的农夫理当先粮食。”或先尝,或先享受)

在别的书信,我们也看到作为基督徒,要与什么有分(但原文不同),要与什么无分,如:

彼后一:4  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上帝的性情有分()。

启一:9  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为上帝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

启二十:6  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林后八:4  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

提前五:22  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洁。

约壹二:11  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


“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  不管是肉身之父的管教,还是万灵之父的管教,被管教的孩子当然不会“嘻嘻哈哈”地接受。重要的是,孩子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受管教的结果是值得以痛苦作为代价,就如诗人说的,诗一百一十九:67-72

67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68你本为善,所行的也善,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
69骄傲人编造谎言攻击我,我却要一心守你的训词。
70他们心蒙脂油,我却喜爱你的律法。
71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72你口中的训言与我有益,胜于千万的金银。

约伯受试炼,经历苦难的时候,上帝对他说话之前,先用以利户(Elihu)提醒他不要“自以为义”(伯三十二:2),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苦难,他说:(伯三十三:19-30)

19人在床上被惩治,骨头中不住地疼痛,
20以致他的口厌弃食物,心厌恶美味。
21他的肉消瘦,不得再见,先前不见的骨头都凸出来。
22他的灵魂临近深坑,他的生命近于灭命的。
23一千天使中,若有一个作传话的与上帝同在,指示人所当行的事,
24上帝就给他开恩说:“救赎他免得下坑,我已经得了赎价。”
25他的肉要比孩童的肉更嫩,他就返老还童。
26他祷告上帝,上帝就喜悦他,使他欢呼朝见上帝的面;上帝又看他为义。
27他在人前歌唱说:“我犯了罪,颠倒是非,这竟与我无益。
28上帝救赎我的灵魂免入深坑,我的生命也必见光。”
29上帝两次、三次向人行这一切的事,
30为要从深坑救回人的灵魂,使他被光照耀,与活人一样。

“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KJV :nevertheless afterward it yieldeth the peaceable fruit of righteousness unto them which are exercised thereby. 或 NIV :Later on, however, it produces a harvest of righteousness and peace for those who have been trained by it. 或 NASB :yet to those who have been trained by it, afterwards it yields the peaceful fruit of righteousness.)  --  原文:

“义”(righteousness)被置放在句子的最后,解释和总结句子的前面部分,那些经练过管教的人,将会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因为平安是藏在公义里。

雅三:18  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赛三十二:15-18

15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旷野就变为肥田,肥田看如树林。
16那时,公平要居在旷野,公义要居在肥田。
17公义的果效必是平安;公义的效验必是平稳,直到永远。
18我的百姓必住在平安的居所,安稳的住处,平静的安歇所。


3。来十二:12 - 13  “12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13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注:"歪脚"或作"差路") 。”

《新译本》:12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和发软的腿挺直起来;13也要把你们所走的道路修直,使瘸子不至于扭脚,反而得到复原。

KJV:12 Wherefore lift up the hands which hang down, and the feeble knees; 13 And make straight paths for your feet, lest that which is lame be turned out of the way; but let it rather be healed.


我们回头看来十二:1 - 13 的结构:

来十二:1 - 3  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存心忍耐地奔跑天路,免得疲倦灰心。

来十二:4 - 11  天父上帝给儿女的管教

来十二:12 - 13  勉励正想放弃奔跑的会众,重新把下垂的手和发软的腿挺直起来向前冲。


来十二:1 - 3 “牧者”是用赛跑的意象来激励会众“坚守主道,忍耐到底”(第五十六课)。 但会众中,特别是一些犹太裔的基督徒,他们若不是把所面临的逼迫和苦难归咎予主耶稣,对主耶稣的不出手干预非常失望,想放弃基督的信仰,回到犹太教;不然就是对逼迫和苦难的降临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这是上帝的咒诅和惩罚。所以“牧者”引用箴三:11-12 说这是父神的管教,一切都是为着他们的益处,叫他们经练过管教后,个人的品格迈向成熟,与上帝的关系更为紧密。

对于这些想放弃基督的信仰,或因误解苦难的意义,受不了周遭异教和社会人士歧视的会众,“牧者”现在勉励他们不要气馁,重新把下垂的手和发软的腿挺直起来,仰望为他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继续奔跑天路。赛三十五:3-8 的信息对这些情绪低落,灰心丧胆的人最为适切。(先知以赛亚安慰的是那些被掳的犹太人,因为他们看不到所应许的拯救和复兴而灰心意冷。)

3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坚壮,无力的膝稳固。
4对胆怯的人说:“你们要刚强,不要惧怕。看哪!你们的上帝必来报仇,必来施行极大的报应。他必来拯救你们。”
5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
6那时,瘸子必跳跃象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在旷野必有水发出,在沙漠必有河涌流。
7发光的沙(注:或作"蜃楼")要变为水池,干渴之地要变为泉源;在野狗躺卧之处,必有青草、芦苇和蒲草。
8在那里必有一条大道,称为“圣路”。污秽人不得经过,必专为赎民行走。行路的人虽愚昧,也不至失迷。

以赛亚的信息和“牧者”在来十:35-37 的信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勉励会众要忍耐到底,跑完天路,因为上帝所应许的绝不会落空。

“35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36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上帝的旨意 ,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37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

“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注:"歪脚"或作"差路")”  --  这是箴四:23-27 中的一句:“23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注: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24你要除掉邪僻的口,弃绝乖谬的咀。25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当向前直观。26要修平你脚下的路,坚定你一切的道,27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勉励会众走在正路,过一个圣洁的生活。“歪脚”的原文是 (英文 turning aside),也用在保罗写给提摩太的书信:

提前一:6  有人偏离这些,反去讲虚浮的话。。

提前五:15  因为已经有转去随从撒但的。

提前六:20  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虚谈和那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

提后四:4  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

“牧者”的意思是,如果这些人离弃基督,走的不是正路,他们等于把路弄得曲曲折折,凹凸不平,自己像瘸子一跛一拐地走在上面,属灵的生命肯定每况愈下。


4。小结(来十二:4 - 13):

“牧者”在来十二:1-3 用赛跑的意象激励会众“坚守主道,忍耐到底”后,会众(特别是一些犹太裔的基督徒)若不是把所面临的逼迫和苦难归咎予主耶稣,对主耶稣的不出手干预 感到失望,想放弃基督的信仰,回到犹太教,就是对经历的逼迫和苦难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这是上帝的咒诅和惩罚。“牧者”引用箴三:11-12 说这是父神的管教,一切都是为着他们的益处,使他们经练管教后,个人的品格会迈向成熟,与上帝的关系更为紧密。 接着他勉励这些情绪低落、灰心丧胆的人不要气馁,重新把下垂的手和发软的腿挺直起来,仰望为他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继续奔跑天路。


默想:

 痛苦的目的


来十二:11  “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我们若忍耐谦卑接受苦难,它就能领我们进入更高深、更丰盛的生命。诗人大卫说:「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诗一百一十九:67)他还说:「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71节)。

    痛苦绝非是灵性长进的障碍,实际上还是灵性长进的途径。我们若愿意让痛苦来磨练我们,它就会引领我们更加亲近上帝,更深入他的话语。痛苦往往是天父施恩的媒介,雕凿我们更象他的儿子,一步一步将我们渴盼并析求的勇气、怜悯、知足和安宁赐给我们。若没有痛苦,上帝就无法成全他要在我们身上、并借着我们成就的事。

    你是否正在经历上帝磨难与痛苦的教导?靠着他的恩典,你就能够耐心承受他的教诲(林后十二:9)。他能使试炼成为祝福,能让试炼引领你亲近他的心意和他的话语。他也能教导你学习他为你开设的功课,并在艰难中将他的平安赐给你。

    圣经告诉我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雅一:2)上帝会让你得到意外的收获。

    透过试炼我们学会战胜苦难,

    靠着基督我们可以赢得胜利;

    快快到他脚前卸下你的重担,

    就必得尝内心平安何等甘甜。

    基督能把痛苦的试炼变成荣耀的得胜。

    (取自《灵命日粮》,2003年11月29日,作者:David Roper)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