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希伯来书》 - 坚守主道,忍耐到底

第二十课 - 大祭司耶稣基督(二)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经文:来五:1 - 10

主旨:

来五:1 - 4  作人间大祭司的资格有二:

A。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

B。他是蒙上帝所召,像亚伦一样。

来五:5 - 10  耶稣基督作大祭司的资格也有二:

A。他是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所立的大祭司。

B。他虽身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得以完全,进入他所当得的荣耀,故能体恤我们的软弱,配得作为大祭司。

 

1。我在上一课已经把大祭司/祭司和利未人的背景和相关资料简略地介绍,今天我们就正式讲解来五:1-10 节。这段经文的结构如下:

来五:1 - 4  作人间大祭司所应有的资格。

来五:5 - 10  耶稣基督作大祭司的资格。


2。来五:1 - 4  “1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上帝的事,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注:或作"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2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3故此,他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4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上帝所召,像亚伦一样。”

《新译本》:1每一个大祭司都是从人间选出来,奉派替人办理与上帝有关的事,为的是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的祭物。2他能够温和地对待那些无知和迷误的人,因为他自己也被软弱所困。3因此,他怎样为人民的罪献祭,也应该怎样为自己的罪献祭。4没有人可以自己取得这大祭司的尊荣,只有像亚伦一样,蒙上帝选召的才可以。

KJV:1 For every high priest taken from among men is ordained for men in things pertaining to God, that he may offer both gifts and sacrifices for sins: 2 Who can have compassion on the ignorant, and on them that are out of the way; for that he himself also is compassed with infirmity. 3 And by reason hereof he ought, as for the people, so also for himself, to offer for sins. 4 And no man taketh this honour unto himself, but he that is called of God, as was Aaron.


原文:来五:1 - 3

 

什么是祭司/大祭司?“牧者”说:“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上帝的事,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  --  他是在众人中被挑选出来,奉派替人办理属上帝的事。不但在以色列人中间有祭司被挑选出来办理属上帝的事,在其他地方,各国、各民、各族也有这样的“专业”人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祭司”下这样的定义:“指具有关于崇拜神灵技巧的专门知识而被尊为宗教和精神领袖的礼仪专家的职位。”它还说:“古代罗马的家长同时也承担祭司或半祭司的任务;而正式的祭司则不同,作为宗教工作人员和司崇拜的专业人员,有别于需要宗教服务和需要别人进行神人之间调停的一般人员即‘在俗人员’。专业化导致了社会分化,形成了‘神职人员体系’,即宗教专业阶级或种姓。显然,出现这种专业化的社会必须有能力使某些个人不必从事谋生的一般劳动并向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以换取他们对公众福利所作出的礼仪的贡献。在有些所谓原始社会中,不存在这种制度化的分工,于是就有具备一定才干或知识的人在从事通常活动之外履行祭司职责。一般讲来,祭司一词所指的宗教工作人员的活动,主要并不是单纯地演习法术技巧,而是正确执行一个群体崇奉的神灵或炒超自然体所要求的礼仪。由于祭献是人与神灵世界的关系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人们就逐渐把祭献同祭司职务联系起来而以之为祭司的主要职能之一,例如印度教的婆罗门种姓就起源于吠陀时代主持祭献的人们。中世纪天主教关于祭司职务的教义,主要也是由于后者(祭司职务)与和解性的牺牲 -- 圣餐祭礼联系在一起的。。。”总之,上帝创造的人都有“宗教心”,从人中间挑选“专业人士”作祭司,替人办理属神的事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同的是什么?我在下文 会解释。

这是非基督徒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祭司的职责。圣经给祭司下的定义当然不一样。我在上一课引用唐崇荣牧师《基督论》,解释了什么是祭司:

“祭司”的定意是什么呢?就是站在神与人中间,代替百姓向神祈求、祝福或献祭的人。所以祭司有中保的功用,有代求的功用,也有把神的律法执行在人实际生活中的功用。他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他在人与神之间做献祭的工作,要代表人类向上帝求情或求赦,使人们能蒙神悦纳,也要代表上帝宣布律法的规条,这是祭司的功用。 (完)

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  --  原文是 “礼物”(gifts)和“祭物”(sacrifices)之间有两个连接词(both and),所以《和合本》的翻译加上“或作‘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这也是《新译本》的翻译)。对“牧者”来说,“礼物和祭物”指的是一样东西,就是下文来九:7 “至于第二层帐幕,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没有不带着血为自己和百姓的过错献上。”大祭司在赎罪日,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为自己和百姓献上的赎罪祭。


作祭司所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有二:

A。“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故此,他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

祭司/大祭司必须要能体谅愚蒙和失迷的人,意思是他要能与所代表的人休戚与共。在旧约圣经里,我们似乎没有看到这项条件,反而看到两种极端:

一、祭司是在民中为首,归上帝为圣,所以“不可从俗沾染自己。。不可娶妓女或被污的女人为妻,也不可娶被休的妇人为妻。。不可蓬头散发。。凡有残疾的,都不可近前来将火祭献给耶和华。他有残疾,不可近前来献上帝的食物。。。”(利二十一:4,7,10,21等) 这是“圣洁、完全”的一面。

二、祭司不守本分,犯罪作恶,欺诈和压迫所代表的会众,如士师时代的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这二祭司待百姓是这样的规矩:凡有人献祭,正煮肉的时候,祭司的仆人就来,手拿三齿的叉子,将叉子往罐里,或鼎里,或釜里,或锅里一插,插上来的肉,祭司都取了去。凡上到示罗的以色列人,他们都是这样看待。 又在未烧脂油以前,祭司的仆人就来对献祭的人说:‘将肉给祭司,叫他烤吧!他不要煮过的,要生的。’”(撒上二:13-15)在列王时代,王室先知和假先知,还有祭司都是上帝差遣的先知,如以赛亚,所责备的对象,他们错解默示,谬行审判,行事虚谎,亵渎圣所。。(拉十:18,赛二十八:7 ,耶六:13,何六:9, 番三:4,玛一:6等)这是“作恶、污秽”的一面。

对《希伯来书》的会众,他们不用追溯到久远的过去才看到祭司的“作恶、污秽”。譬如在主前两个世纪(从140BC 至37BC),大祭司如亚历山大杨纽(Alexander Jannaeus 103-76BC)热心支持希腊主义,将大祭司职位世俗化,遭法利赛人宗教领袖的激烈反对。他甚至动用雇佣兵的力量对抗犹太人民,将八百个法利赛人的领袖处决。以后新约时代,大祭司的选拔和登位都是由希律家族和罗马操纵,他们在犹太人的眼中只剩下污秽的一面是可想而知的。

但“牧者”所指的并非这种大祭司,他指的是摩西五经中“理想”的祭司。 他们不单圣洁,不从世俗沾染自己,他们也不是离群独居,不吃人间烟火。“牧者”说大祭司“必须要能体谅愚蒙和失迷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祭司明白整个祭祀礼仪制度的设立,是因为人(包括自己)不能完全遵行律法,所以才有赎罪之礼;并且 所赎的罪还是误犯的,不是故意藐视上帝所颁布的律法(民十五:22-31),“牧者”称他们为“愚蒙(ignorant)和失迷(going astray)的人”。(“愚蒙”、“愚昧”、“愚妄”、“愚顽”-- 有什么不同?请看《以弗所书》第三十四课) 。

民十五:22-31

22你们有错误的时候,不守耶和华所晓谕摩西的这一切命令,
23就是耶和华借摩西一切所吩咐你们的,自那日以至你们的世世代代,
24若有误行,是会众所不知道的,后来全会众就要将一只公牛犊作燔祭,并照典章把素祭和奠祭,一同献给耶和华为馨香之祭,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25祭司要为以色列全会众赎罪,他们就必蒙赦免,因为这是错误。他们又因自己的错误,把供物,就是向耶和华献的火祭和赎罪祭,一并奉到耶和华面前。
26以色列全会众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就必蒙赦免,因为这罪是百姓误犯的。
27若有一个人误犯了罪,他就要献一岁的母山羊作赎罪祭。
28那误行的人犯罪的时候,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他就必蒙赦免。
29以色列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误行了什么事,必归一样的条例。
30但那擅敢行事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他亵渎了耶和华,必从民中剪除。
31因他藐视耶和华的言语,违背耶和华的命令,那人总要剪除,他的罪孽要归到他身上。

体谅(compassion)-- 在来四:15 “牧者”说:“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圣经里说基督“体恤”(原文 ,to suffer with)我们的软弱;“怜悯”(原文 ,compassion)困苦流离的人(太九:36)。这两个字都带有强烈的情感。但“体谅”则不同,原文是由两个字组成,(deal considerately or to bear gently with)  和 (mishap or affliction or suffering),感情的成分较弱,不让别人所犯的过失和遭遇影响得太深。换句话说,“体恤”是感同身受,给予对方同情和关怀;“体谅”是设身处地地给予谅解。祭司能体谅人因愚蒙和失迷而误犯了罪,因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自己也会失误而走差。《和合本》的翻译是非常准确。

故此,他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  --  “他要在至圣所和会幕与坛行赎罪之礼,并要为众祭司和会众的百姓赎罪。”(利十六:33)献祭赎罪是祭司的职责。


B。“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上帝所召,像亚伦一样。”

原文:来五:4


大祭司/祭司都是上帝所选召的,不是人自取。圣经说得很清楚:出二十八:1 “你要从以色列人中,使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一同就近你,给我供祭司的职分。”亚伦是以色列的第一个被选召的大祭司;以后正统的大祭司/祭司家系都是从出于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的后裔(参第十九课)。


3。来五:5 - 10  “5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6就如经上又有一处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7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8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9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10并蒙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

《新译本》:5照样,基督也没有自己争取作大祭司的尊荣,而是曾经对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了你”的神荣耀了他;6就像他在另一处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体系,永远作祭司的。”7基督在世的时候,曾经流泪大声祷告恳求那位能救他脱离死亡的上帝;因着他的敬虔,就蒙了应允。8他虽然是儿子,还是因着所受的苦难学会了顺从。9他既然顺从到底,就成了所有顺从他的人得到永远救恩的根源;
10而且蒙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体系,称他为大祭司。

KJV:5 So also Christ glorified not himself to be made an high priest; but he that said unto him, Thou art my Son, to day have I begotten thee. 6 As he saith also in another place, Thou art a priest for ever after the order of Melchisedec. 7 Who in the days of his flesh, when he had offered up prayers and supplications with strong crying and tears unto him that was able to save him from death, and was heard in that he feared; 8 Though he were a Son, yet learned he obedience by the things which he suffered; 9 And being made perfect, he became the author of eternal salvation unto all them that obey him; 10 Called of God an high priest after the order of Melchisedec.


接下来,“牧者”谈的是耶稣基督大祭司的职分。在这段经文之前,“牧者”已经四次提到基督是大祭司:

来二:17  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
来三:1  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
来四:14  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
来四:15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

有的犹太裔基督徒可能会质疑,耶稣基督有什么资格成为大祭司?耶稣是降生在伯利恒,他是犹大支派的后裔;祭司是出自利未人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的后裔,从来都没有出自犹大支派的。再说,大祭司怎么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因为“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加三:13,申二十一:23)请大家看“牧者”的解释。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就如经上又有一处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  --  亚伦和他儿子以利亚撒是上帝选召为大祭司,同样的耶稣基督也是上帝选召,不是从利未/亚伦的家系出来,乃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这是引用诗一百一十:4 的说法(“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谁是麦基洗德?他是《旧约圣经 - 创世记》第十四章17-20里的一个神秘人物 。“牧者”要在第七章才解释。

“。。乃是在乎向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  这是哪一位? 来一:5 说:“所有的天使,上帝从来对哪一个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又指着哪一个说:‘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这节经文是引自诗篇二:

1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
2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
3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
4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
5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
6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
7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8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
9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
10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
11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
12当以咀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从这著名的弥赛亚诗篇,我们知道,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当然是耶和华上帝。儿子是谁?当然是耶稣基督。“我今日生你”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生”是在永恒里的“生”(Eternal generation of the Son)。在时空里的“生”有分先后,父亲在先,儿子在后;在永恒里的“生”没有先后之分,就像约一:1-2 说的:“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永恒里也没有“昨日”,“今日”和“明日”之分。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我今日生你”?其实,这是拟人说法,为要叫我们这些理性有限的受造者明白无限的真理的源头。

犹太裔基督徒对耶稣基督成为大祭司的第一个质疑 - 他不是从利未/亚伦的家系出来,也不是上帝所选召,怎么可能成为大祭司呢?“牧者”已经解释了,说诗篇一百一十:4 清楚指明上帝对耶稣基督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  --  第二个质疑:大祭司怎么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因为“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加三:13,申二十一:23)

我先解释这里一个圣经疑难的问题:“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耶稣是因为“怕死”而“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吗?耶稣究竟向父神求什么?我们要回到客西马尼园找答案。

太二十六:39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可十四:36 “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路二十二:42  “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耶稣求父神“叫这杯离开我”,这“杯”代表“死”吗?他求父免他一死吗?(如耶稣对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所说的杯,“耶稣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 可十:38-39)耶稣从来都不怕死,不然他就不会道成肉身,走十字架的路。这杯是“愤怒之杯”,是“隔离之杯”,因罪与上帝永远隔离,如赛五十九:2  “但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上帝隔绝。你们的罪恶使他掩面不听你们。”但耶稣一生都是遵行上帝的旨意,他没有犯罪,他不应当与上帝隔离,所以才有“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的祈求。但也正是为了遵行上帝的旨意,耶稣愿意背负世人的罪孽,喝这“愤怒之杯/隔离之杯”,所以才有“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结果如何?我们都知道,他在十字架上,“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可十五:34)

另一圣经疑难是关于“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得以完全”,是否耶稣在世有过不顺从,不完全的时刻?

先说“顺从”,原文是 (名词,8节);动词 则出现在来五:9 和十一:8。“顺从”表示将个人的意志、理解力、行为或忠诚,降服在另一个人的旨意之下。耶稣受苦学了顺从,不是说他过去有不顺从的地方。其实在永恒里预备好的救赎世人的计划,天父给耶稣命令去执行(照人的常话说,约十二:49-50),耶稣遵从命令(倒空自己,腓二:6-8),受差遣道成肉身到世上来。在地上,他必须从苦难学顺从直至完成使命。与天上不同的是,当他向父神说:“只要照你的意思”(我愿顺从你的旨意)时,他是在一个从未遇过的极端处境中说出来 (钉十字架)。

再说“完全”,《希伯来书》用原文 (一次,来七:11),用 (九次,如来五:9),字根都是 。在《希伯来书》,“完全”不是指道德上“没有瑕疵”,而是“达到一个渴求的终点”或“达到目标”。所谓“渴求的终点”指向在新约之下上帝和他的百姓建立的那种关系 。如果用在基督身上(如来五:9),指的是耶稣走在世的路程直至钉十字架受苦,他得以“完全”;意思是他能够完成作我们的大祭司这个任务。他完成了那路程,完全接受了那经验,以便能够带着祭物(就是自己)献给上帝,作为我们的赎罪祭(来十:14)。(参:乔治·格思里 George H Guthrie,陈永财译,《希伯来书》,国际释经应用系列,汉语圣经协会出版,2006年)
 

现在回到这段经文。感谢主,他用“牧者”把圣经里的一个大原则告诉了世世代代的人:

所谓信耶稣,是舍己,背十字架,跟从他(太十六:24,可八:34,路九:23)。耶稣基督给我们走十字架的路作了一个榜样,就是在世上有苦难,从所受的苦难学顺从,这样我们才得以完全(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来二:9)。苦难,顺从,完全是我们走十字架之路的三部曲。苦吗?主耶稣说:“。。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有捷径可走吗?没有!连身为上帝儿子的耶稣都没有这个特权,也不能豁免苦难。过去约书亚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入应许之地,他不是立刻“坐享其成”,而是要面对强大的敌人,与他们争战,才能够把地夺取,得享安息。今天有些宣讲成功丰盛神学的宗派/人就是违背了圣经这个大原则,他们不要苦难,只说信耶稣就有求必应,事事顺利,病得医治,事业成功,发财兴旺,多子多福。。这种宣讲很得人心,教会人数按几何倍数增长,大家因神国拓展而沾沾自喜。其实这是中了魔鬼的诡计。当日耶稣在旷野受魔鬼试探(太四:1-11),如果他选择的是今天这些人所选择的宽路,行神迹把石头变成食物,满足自己的私欲;行奇事从殿顶跳下去,哗众取宠;俯伏拜魔鬼撒但,不走十字架道路,轻而易举地就得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今天全世界早已都是基督徒,我们也不必煞费苦心宣讲上帝的道了。

所以,耶稣必须忍受十字架的苦难,受尽“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的羞辱;这样受害,上帝才叫他从死里复活,进入他所当得的荣耀,使他和父同享未有世界以先,他同父所有的荣耀,是应当的(约十七:1,5,路二十四:26)。

我们要等到《启示录》第五章才看到“。。宝座与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启五:11-13)因这儿子耶稣基督所做的,“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

犹太裔基督徒还能质疑耶稣基督不配成为尊荣的大祭司吗?


4。小总结(来五:1 - 10):

来五:1 - 4  作人间大祭司的资格有二:

A。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

B。他是蒙上帝所召,像亚伦一样。

来五:5 - 10  耶稣基督作大祭司的资格也有二:

A。他是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所立的大祭司。

B。他虽身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得以完全,进入他所当得的荣耀,故能体恤我们的软弱,配得作为大祭司。


默想:

掷铁饼

彼前五:10  “那赐诸般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

    在19世纪,一位苏格兰运动员按照书中的描述做了一个铁饼。他并不知道,正式比赛中的铁饼是木制的,只是在外面配以一个铁环。他的铁饼从里到外都是货真价实的金属,重量是其他选手铁饼的三、四倍。

    根据作家约翰(John Eldredge)的记载,这个运动员在他家附近的田野做了一个记号,日以继夜的练习,务要把铁饼掷到那个目标。在经年苦练后,他终能突破那个记号。然后,他带着自制的「铁疙瘩」铁饼去英国参加他的第一次比赛。

    在比赛场上,工作人员将正规的铁饼交给他,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刷出了新纪录。他掷出的距离,远远超越其他对手。此后,他雄踞冠军宝座多年。这人在重力训练之下,结果获益良多。

    当我们承担重担,必须学会靠着耶稣的力量,并要为他而背负。不论是重担或痛苦,上帝都会使用这些“成全、建立及坚固”我们,就如彼得前书5章10节中所说。

    我们所负的重轭,使我们更出类拔萃,远超自己所想  --  比未经磨练的自己,更坚强、更能忍耐、更勇敢、更温柔,并且更有爱心。

    未经试炼和艰困,

    我永远都不知道;

    在过去的每一天,

    称将重担变祝福。

    今天的磨难是明天的力量。

    (取自《灵命日粮》2004年五月四日,作者:David Roper)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