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希伯来书》 - 坚守主道,忍耐到底

第四十二课 - 信就是。。(二)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经文:来十一:1 - 3

主旨:

来十一:2-3  “因着这信心,古人得到了称许。因着信,我们就明白宇宙是因着上帝的话造成的。这样,那看得见的就是从那看不见的造出来的。”(《新译本》)“牧者”把下文列出“信心榜”的目的告诉了我们:他要当时的会众效法旧约的信心人物过信心的生活,为主作美好的见证,以得到上帝的称许;“牧者”并以上帝的“使无变为有”(creatio ex nihilo)的创造宇宙万物,说明“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唯有用信心的眼睛,才能“知道诸世界是借上帝话造成的”。如果不用信心的眼睛看诸世界的话,诸世界就不是借上帝的话造成的,而是如达尔文(Darwin C R , 1809-1882年)在《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所说的,一切都是进化而来。

1。今天开课之前,我先啰嗦一下。

一、走笔至此,刚好得知新加坡电影片《ILO_ILO 爸妈不在家》获得2013年十一月23日在台北举行的第五十届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女配角四奖项。特别是最佳剧情片奖,一个第一次执导,年仅29岁的陈哲艺,以区区美金五十万的小成本,打败了动辄上百、上千万元,出自大导演的大片《天注定》(覃樟柯)、《一代宗师》(王家卫)、《郊游》(蔡明亮) 和《毒战》(杜琪峰),可说震惊中港台各媒体。

 

预告片(点击播放,约二分钟)
 

最佳剧情片颁奖回顾(点击播放,约九分钟)
 


对最佳新导演陈哲艺来说,年纪轻轻,就一鸣惊人,究竟获奖是“福”还是“祸”,就全看他怎样面对“胜利”了。我过去在其他课程里,一再地提醒大家(如《撒母耳记下》第二十三课),从苦难/失败中站起来比较容易,从胜利中重新出击就比较难。我说:

。。。大卫在耶路撒冷登基作王之前,曾被扫罗追杀,过着在旷野逃往的生活, 虽然他有机会可以杀扫罗(撒上二十四:1-15,二十六:1-12),但他不敢在耶和华没有命定的时候就篡夺扫罗的王位。大卫等了好多年,终于熬出了头,先在希伯伦被膏作犹大王,后被以色列人膏立作全以色列王。大卫从来不在苦难中低头,夜越黑,他越紧抓上帝不放,他的祷告更加迫切,他的生命更加散发光芒。所以,当大卫被逆子押沙龙追杀的时候,我们再次看到那位在旷野逃亡时,被磨练的坚韧不拔的大卫。其实,不只大卫,就算普通百姓,都很少会在苦难中低头,他们总是能够站起来 。2008年5月12日的八级四川大地震,温总理安慰一个赈灾中心里泪流满脸的小女孩:“别哭,这是一场灾难。好好地活下去。。”人类历史上,不管多大的灾难,人都活下去,因为上帝从来不会放弃在苦难中的人。

。。。但在胜利后,人还会重新出击,再赢一次吗?在顺境时,人会居安思危,谨慎自守吗?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苦难远远离开自己,希望自己常在胜利中,在顺境里。其实,有多少人能赢了再赢?还记得我在《撒母耳记上》第三十课谈到大卫与扫罗之间的“争斗”,似乎稳操胜券的时候,为什么他突然泄了气,萌生这样的念头说:“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撒上二十七:1)我说:

。。奇怪吗?大卫在逃亡的整个过程里,因着上帝一再地眷顾和保护,他和家人及跟随他的“梁山好汉”都在紧要关头,逢凶化吉。在他与扫罗之间的“争斗”,似乎稳操胜券的时候,为什么他突然泄了气,萌生这样的念头说:“必有一日我死在扫罗手里”?上帝的仆人以利亚(Elijah)在迦密山(Mount Carmel)大败四百个巴力的先知后(王上十八章),他竟然拔步飞跑到犹大的别是巴,要逃离耶洗别的追杀,还说要在那里求死。有人说,在每个伟大时机的后面,时常紧接着心理上的倒退;而这种倒退的反应,正隐含着危险的成分。我自己就曾经历过这种危机。我第一次在教会负责筹划和组织圣诞节崇拜聚会,决定在户外“与民同庆”。在人手很缺乏,又不敢肯定是否会获得有关当局批准,经过三、四个月的筹备和许多波折,终于在圣诞节晚上,教会和社区的几百民众一同欢庆这个节日。聚会后的几个月,我一方面有点飘飘然,一方面却对未来的事工踌躇不前,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恐惧感。后来我才明白,何以在一些重要的体育比赛项目,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心理指导及情绪调整是如此重要,如果不及时克服不良的情绪影响,队员就很难投入到激烈的比赛中去。特别是赛后,失败的情绪调整,如痛苦、悲伤、沮丧、内疚、懊悔和失望,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胜利后的情绪调整,如兴奋、激动、自满、优越感、自豪感、荣誉感。。大卫和以利亚都是在“胜利”后心理情绪失调,才会作出如此令人费解的行动。(完)

。。所以,我非常佩服英国红魔曼联(Manchester United)主帅弗格森(Alex Ferguson,下图)


。。他率领的红魔曼彻斯特联队(Man Utd)刚刚夺得了2007/2008年英超锦标(2008年5月11日)和欧冠锦标(5月21日)。弗格森今年66岁,从 1986年开始执掌曼联兵符,在这 22年里,他为曼联共夺得了欧冠杯两次、英超锦标 10次、足总杯 5次、联赛杯 2次。 能够夺得一个杯已经很了不起,能够胜利后重新出击,一而再地夺标真的找不到第二个人。在刚夺得欧冠锦标的第二天(5月22日),报章上这样报道:

As Wednesday turned to Thursday, as the rain pelted down and the talents of United just, and only just, overcame the resolve of Chelsea, Ferguson spoke of getting up in the morning and doing it all over again.

“I'am very, very proud just now,” he said. “But with me the euphoria drains away quickly, it evaporates immediately.

“When you win something, you look into the players' eyes to make sure the hunger is there fot the next season. ”

虽然已经 66岁,身上还植入了一个心律调整器,但他永不言弃,求胜的意志还是那么强烈。报章还说,就算弗格森想离开曼联,他的太太凯蒂(Cathy)也不会让他走。弗格森说:“退休?我太太一直都只会欺负我,所以每天早上 7点都会把我赶出家门,太不公平了。对我来说,退休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才不敢惹我太太生气,她是一个很可怕的人!”当然这是典型的苏格兰人的幽默。

像我这种偶尔为主打一两场胜仗,就飘飘然的人,看到弗格森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实在叫我汗颜。

大卫在胜利后,在顺境里,就未必是一个很警醒的人。他杀人夺妻不就是在他打胜仗,从战场退下来的时候发生的吗?(撒下十一章)他登上王位后,你有看到书上记载他的祷告吗?苦难时常是试炼我们,熬炼我们成为精金的时候(伯二十三:10,诗六十六:10);胜利和顺境时常变成一场试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脱下了军装,不能再被上帝所用。(完)

我非常欣赏导演李安(今届金马奖的评审主席,他曾问其他评审:“你们敢不敢把最佳影片投给这部电影(指《爸妈》)?”),他在《爸妈》庆功宴上告诫陈哲艺:“你很年轻,有本钱,前途无量,但要小心,因为起步高,容易跌倒,希望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据报道,有人问陈哲艺有何最新拍片计划时,他说:“现在都不敢拍片,大家都看着我下一部拍什么。”我们就拭目以待,看他怎样走以后的艰途。

对《希伯来书》的会众,他们是另一类的“起步高,路难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选择了“。。进窄门。。走小路。。”(太七:13-14) 。现在,他们不是“不敢拍片”,而是“不敢认耶稣是基督。。不敢在人前认基督。。不敢参加聚会。。”(约九:22,太十:32,路十二:8,来十:25)。他们要怎样继续走下去呢?这正是“牧者”在这篇信息里要苦口婆心地激励他们,劝勉他们,告诫他们的。
 

二、 我也请大家看一些名人谈信心的佳句(来自互联网,有的出处不详。)

信心如同一条银线,将各种美德如同珍珠串在一起;如果信心失去了,所有的美德也就死去了。信心的脚步似乎是踏在空处,但在他脚下有一块透明的磐石。焦虑的开始就是信心的结束,信心的开始就是焦虑的结束。(灵修集锦,作者不详)

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惠特曼)

信心是:抱着足可确信的希望与信赖,奔赴伟大荣誉之路的感情。(西塞罗)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人一失掉了信心,就失掉了忠诚。(大仲马)

信心给人带来生活与做事的勇气。(亚瑟·公登)

灵命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最重要的表现是祷告。(加尔文) 

不经过患难或争战的信心,是可疑的信心;因为真正的信心就是不断争战、摔跤的信心。(Ralph Erskine)

在以上的名言里,我喜欢的是加尔文和 Ralph Erskine 的。但最喜欢的还是圣经的话:

来十一: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雅二:14-18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2。来十一:1 - 3  “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2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3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借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我在上一课解释了来十一:1 “信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还没有看见的事的明证。”(《新译本》),并且作了一个小结:

。。保罗说:“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注:有古卷作"人所看见的何必再盼望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八:24-25)基督徒的盼望是上帝所应许的,如永生(约壹二:25);圣灵的内住和主的同在(加三:14,约十四:16-17);得基业(弗一:14,彼前一:4);主的再来(彼后三:4,9-13);身体得赎(罗八:23);新天新地(彼后三:13)等。盼望就是对这些应许(promise)的热情和专心。虽然所应许的肉眼没有看见,但只要恒心忍耐,凭着信心的眼睛,就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应许(像摩西一样,来十一:27)。即使今生未能得着所应许的,但仍然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信心坚定不移。这样的确信(conviction),有人给它下定义:“信仰是你会为之而争论的事情,但确信是你会为之而死的信念。”新约学者 Philip E. Hughes(1915-1990)在他的著作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说:

确信,不是静态的情感满足,而是活泼和活跃的;不仅是不能动摇的教条式状况,更是有活力的肯定,驱使信徒伸出自己的手,抓紧那些实体  --  是他的盼望赖以固定在其上的。那些实体虽然是不可见的,但是基督里已经属于信徒。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新译本》作:“因着这信心,古人得到了称许。”)--  这句话就带出了第十一章的许多旧约的信心人物(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约瑟、摩西的父母、摩西、以色列人、喇合、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的见证。学者称这一章为旧约人物的“信心榜”。我们以后要在课程里一个一个的讲解。


旧约的“信心榜”

“美好的证据”-- 原文是 , 源自 ,文法是 3 pers, sing, aor 1, ind, pass ,也用在徒六:3(好名声/好见证),十:22(所称赞),提前五:10(名声/见证),来十一:4,39(见证),意思是 to be the subject of testimony or to obtain attestation to character。这些信心的伟人不但为上帝作见证,上帝也为他们作见证。《新译本》作“称许”,即得到上帝的称许是一个不错的翻译。这句话也把“牧者”列出“信心榜”的目的告诉了我们:他要当时的会众效法他们过这种信心的生活,为主作美好的见证,得到上帝的称许。


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借上帝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  “因着信”(原文 ,英文 by faith)的用法在修辞学上被称为 anaphora (首语重复法),指一个单词或短语出现在连续数句或数行的开头。在第十一章的 40节里,以 (by faith)作开头的共有 18节。在还没有列出“信心榜”之前,“牧者”接续第一节说的“信。。是没有看见的事的明证”,以上帝的“使无变为有”(creatio ex nihilo)的创造宇宙万物,说明“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唯有用信心的眼睛,才能“知道诸世界是借上帝话造成的”。亚伯拉罕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罗四:17) 。在那个年代,“牧者”也是凭着信心,“敢敢地”这样说。

“上帝话” --  原文是 (rhema),不是 logos(约一:1-14),指的是上帝在创造天地万物的时候,出自口里使无变为有的命令。此字也用在来一:3,六:5,十二:19,可以与 logos 通用。


如果不用信心的眼睛看诸世界的话,诸世界就不是借上帝的话造成的,而是如达尔文(Darwin C R , 1809-1882年)在《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的自序里说的:“对于物种的起源。。物种并非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如同变种一样,都是从其他物种遗传下来的。”他在结论中则说:“对于本书中提出的有关生命的本质或物种起源的问题。。我也并不期望能够说服他们放弃‘创造的计划’或‘设计的一致’之类的说法。我相信,那些年轻的博物学者们,自然会用他们独到的目光来面对这个问题。”自从达尔文在 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里头重点阐述并论证了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逐渐演变而来的进化论思想,并提出了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的进化学说,直到今天,“进化?创造?”之争仍然没有停息过。我在这里不谈科学,留给专家学者去讨论和辩驳。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进化论:

进化论虚幻吗?(方舟子)

创造论:

创造?进化?--  审判达尔文(詹腓力(Philip E. Johnson)著的《Darwin on Trial》)

生命的探问:进化?还是创造?(新民)

创造与进化(钱锟)

创造论与进化论(里程)

进化论合乎科学吗?(唐崇荣牧师)    (我的最佳选择)


3。小结:(来一:2 - 3)

来十一:2-3  “因着这信心,古人得到了称许。因着信,我们就明白宇宙是因着上帝的话造成的。这样,那看得见的就是从那看不见的造出来的。”(《新译本》)“牧者”把下文列出“信心榜”的目的告诉了我们:他要当时的会众效法旧约的信心人物过信心的生活,为主作美好的见证,以得到上帝的称许;“牧者”并以上帝的“使无变为有”(creatio ex nihilo)的创造宇宙万物,说明“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唯有用信心的眼睛,才能“知道诸世界是借上帝话造成的”。如果不用信心的眼睛看诸世界的话,诸世界就不是借上帝的话造成的,而是如达尔文(Darwin C R , 1809-1882年)在《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所说的,一切都是进化而来。

下一课开始,我们就逐一的介绍旧约的信心人物。再见。


默想:

 英国自然哲学家和博学多才,并自称是“圣灵的绝缘体”的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藉著一只跳蚤(flea),回到了上帝面前!(他制造第一台显微镜、第一台真空抽气机、第一支水银温度计、第一架天平等)

“我要逃避上帝,如同逃避瘟疫一样。我恨上帝,我要对上帝说:我是无法被他感动的一位。”十年后的一天,他把一只被捏死的跳蚤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啊!我不禁赞赏跳蚤的美,”事后他写道,“ 跳蚤毛的结构,排列次序,不只是一种艺术的美,我看到一种神圣的美,一种信仰的美。”(引自潘柏滔著,《进化论-科学与圣经冲突吗?》,页32-35)


Colourized picture of Robert Hooke's drawing of a flea in his Micrographia
点击看 Robert Hooke 在 Micrographia 画的原图

    台中市丰南国中的老師李秀菁,毕业自彰师大国语文教学研究所,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教案作业(简报),名为《虎克-爱上跳蚤的男人》,目的是“藉由本教学活动学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发掘自己的优点,克服人生的挫折。并结合课堂上所认识在残缺中创造生命的人及自己的经验,写出一篇文章。”(教学资源网)大家可以在这里下载观看(2.3MB) 。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