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加拉太书 - 律法与恩典;基督徒的自由

第二十七课 - 你要律法,还是要基督?

经文:加五:2 - 6

保罗在加五:1 要加拉太人坚守在基督里得的真自由后,在还没有开始讲解伦理性论证(或实践神学 - 有关在基督里随从圣灵,在爱中活出信心的生命), 他再次迫切地劝勉、警戒加拉太人,如果他们否定因信称义的福音,而把受割礼当作是得救的条件,将会有以下毁灭性的后果:

一、基督与他们无益了;

二、他们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三、他们与基督隔绝;

四、他们从恩典中坠落了。

(注:加拉太人所面对的,不是属灵生活的枝节问题,而是福音真理的生死攸关点。)

相反的,真正靠恩典、因信称义的基督徒,拥有的“正面结果”是:在将来审判之日,上帝将公开确认我们的“义”。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基督里,有了新生命、新身份和新地位,一切宗教形式(如割礼)都失去了效力,唯有那藉着爱活出来的信心才是真正有属灵价值、有生命力量的信仰!

 

horizontal rule


1。我们已经查考了加五:1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保罗结束第三和四章的神学论证后,一开口就将“自由”的旌旗高高举起。这不是词典里的“自由”;不是格言里的“自由”;不是社会政治自由,也不是自我主张的自由。。。这是神学论证得出来的结论:“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 - 在基督里的真自由!真自由是:(1)脱离律法主义的自由;(2)脱离罪权势的自由;(3)不再受死亡和魔鬼辖制的自由;(4)在圣灵中自由地活出新生命 。

既然这自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所以保罗以命令式语气呼吁信徒持续地站在基督所赐的自由中,一刻都不可松懈!不但如此,他还紧急命令加拉太教会的人,别让过去律法的轭再次套在颈项上,要坚守在基督里得的真自由!

我还特别解释主耶稣在在太十一:28 - 30 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 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信徒所当负的,是基督使人得安息的轭,而不是律法使人作奴仆的轭!

至于如何活出在基督里的真自由,并且不把这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保罗要在加五:13 才开始详细地讲解。

但在这之前,他似乎还“唠叨”了一下 — 先是在加五:2 - 6 质问加拉太教会的人:“你要律法,还是要基督?”接着在加五: 7 - 12,他发出最后的警告式劝勉,同时也是对那些搅扰人的假教师(割礼派)所做出的控诉与咒诅的高潮。

今天我们先查考加五:2 - 6 “你要律法,还是要基督?”


2。加五:2 - 6 “2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3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4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5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6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

《新译本》:2我保罗现在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受割礼,基督对你们就毫无益处了。3我再对所有受割礼的人郑重声明:他有责任遵行全部的律法。4你们这些靠律法称义的人,是和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5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6因为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没有用处,唯有那藉着爱表达出来的信,才有用处。

KJV:2 Behold, I Paul say unto you, that if ye be circumcised, Christ shall profit you nothing. 3 For I testify again to every man that is circumcised, that he is a debtor to do the whole law. 4 Christ is become of no effect unto you, whosoever of you are justified by the law; ye are fallen from grace. 5 For we through the Spirit wait for the hope of righteousness by faith. 6 For in Jesus Christ neither circumcision availeth any thing, nor uncircumcision; but faith which worketh by love.
 

ESV:2 Look: I, Paul, say to you that if you accept circumcision, Christ will be of no advantage to you. 3 I testify again to every man who accepts circumcision that he is obligated to keep the whole law. 4 You are severed from Christ, you who would be justified by the law; you have fallen away from grace. 5 For through the Spirit, by faith, we ourselves eagerly wait for the hope of righteousness. 6 For in Christ Jesus neither circumcision nor uncircumcision counts for anything, but only faith working through love.

原文:






2。加五:2“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新译本》: 我保罗现在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受割礼,基督对你们就毫无益处了。)


本节开首是 Ide,英文 behold/look,“看啊!”更好的翻译是“请注意!” NIV 作 Mark my words ! 这是要引起读者的注意,并强调随后要说的话。

我保罗 egō Paulos,这是强调权柄的宣告。一方面强调个人的权威:他与加拉太人关系深厚,是他们的属灵慈母(加四:19);他亲眼看过复活的基督,传的是启示来的福音(加一:11–12,16)。另一方面强调使徒的权柄:他不是人设立的,是奉上帝旨意作使徒(加一:1),代表上帝发言。在林后十:1,西一:23 和弗三:1 保罗也以同样的方式强调自己的权柄。

保罗要告诉加拉太教会的人什么重大的事呢?

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新译本》: 如果你们受割礼,基督对你们就毫无益处了。) - “受割礼 peritemnēsthe 是  peritemnó的动词形式,语态是 present passive subjunctive(现在被动虚拟语气),即“被割”。“若受割礼 ean peritemnēsthe,这是希腊语中第三类条件句,这说明保罗并不是说他们已经受割礼,而是说:“如果你们真这样做了,那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换句话说,如果加拉太教会的人否定因信称义的福音,而把受割礼当作是得救的条件,将会有毁灭性的后果。什么毁灭性的后果呢?

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 - “无益 ouden ōphelēsei 英文 profit nothing,来自动词 ópheleó,使得有益、带来益处、帮助。这是一句非常严厉的判断句,在希腊语中毫无含糊空间。若加拉太教会的人想靠割礼(律法行为)来补足救恩,他们就断绝了与基督的关系。律法与基督,完全对立,只能选择其一!

保罗虽然不在加拉太教会当中,但他现在像是将事实摊开在他们面前,要他们清楚地作出抉择:你们要律法,还是要基督?

请大家注意:保罗不是建议,而是像在属灵法庭上将福音与律法两条路摆在他们眼前,要他们亲自选择要走哪一条!


3。加五:3 “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新译本》:我再对所有受割礼的人郑重声明:他有责任遵行全部的律法。)


句首的连接词 de 和副词 palin 在功能上有相似的地方。前者 显示保罗继续说明加拉太教会的人不应受割礼的理由;后者 可以理解为保罗加重语气,进一步给加拉太人严肃警告,受割礼的结果。

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新译本》我再对所有受割礼的人郑重声明) - “确实地说”(郑重声明) martyromai 英文 testify。在古典希腊文(如柏拉图、修昔底德 Thucydides)中,这是法庭语言,用于:宣誓作证,郑重陈述某事以唤起听者的责任感。 这个词在新约中几乎只出现在保罗的书信和《使徒行传》中保罗的演说里(如徒二十:26 “我今日在你们中间作见证。。”,帖前二:11 - 12),每一次都发生在的时刻。在上一课的加五:1 保罗已经紧急命令加拉太教会的人,别让过去律法的轭再次套在颈项上,要坚守在基督里得的真自由!在上一节加五:2 ,他又行使使徒的权柄,告诉加拉太教会的人,若他们想靠割礼(律法行为)来补足救恩,他们就断绝了与基督的关系。现在保罗加重语气,严肃警告他们:“凡受割礼的人,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这是什么意思?

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新译本》:他有责任遵行全部的律法) - 按原文直译 - “债主,他是,全部律法,遵行”。“债主 debtor”的原文是 opheiletēs,来自动词 opheiló,意思是“欠某人”、“应当做某事”,如太十八:28(金钱债务);罗十三:8 属灵责任(“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太六:12 主祷文中“免我们的债”。

保罗在加五:1 和 3 节,以两个图像强烈表达律法的重担:

加五:1 提到“奴仆的轭” -- 这是一个负在肩头的沉重负担;

加五:3 说人一旦受割礼,就成了“欠行全律法之债的人” -- 落入必须偿还整部律法要求的境地。

这两个图像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不是部分性的、渐进的、可以一点一点减轻的负担。

你不能像挑担子的人那样,希望“把轭一点一点移走”就可以轻松;

你也不能像还债的人那样,靠每月分期付款,慢慢偿清“律法的要求”。

律法的轭,是全副加在你身上;律法的债,是全部都要偿还。

一旦你选择靠律法称义,就必须负起全轭、还清全债 -- 而你根本无法做到。

这就是保罗在加五:2–3 要强调的:

“你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无益;你就成了一个欠着律法全部要求的债务人。”(《新译本》不把 直译为债主或还债,而是解释性翻译(dynamic equivalence 或 functional translation),把“欠着行全律法的债”译作“他有责任遵行全部的律法”)这是一种让读者熟悉的表达方式解释原文重点,但却淡化了原文中“债务人”的律法重担与无法完成的绝望感。


4。加五:4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新译本》:你们这些靠律法称义的人,是和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保罗在上两节(加五:2 和 3)已经告诉加拉太教会的人受割礼的两个负面结果 - “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和“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保罗在这一节又再指出受割礼的第三和第四个负面结果:“与基督隔绝”和“从恩典中坠落了”。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新译本》:你们这些靠律法称义的人) - “你们 hoitines,是一个关系代名词,英文 whosoever of you 或 You who,“你们所有”要靠律法称义的人。

称义 dikaiousthe,文法是 present passive conative indicative,这个动词的时态与语气表示“你们正在试图被称义”,是一个努力中的状态,还未必已成功,却已踏上这条错路。“称义”一词重复自加三:11 “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上帝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

靠律法称义” - 保罗不是说你们“已经靠律法称义”,而是说你们若试图靠律法称义,你们一旦试图如此,就已经进入了错误的轨道,后果极其严重。 严重到什么地步?(一)与基督隔绝;(二)从恩典中坠落。


是与基督隔绝” - “隔绝 katērgēthēte,来自动词 katargeó,文法是第一过去被动式,你们已经被动地从基督那里断绝关系。这样的用法就像在罗七:2 和七:6,“律法因死而无效”,也就是:当婚姻一方死去,约就被解除。(罗七:2 “就如女人有了丈夫,丈夫还活着,就被律法约束;丈夫若死了,就脱离了丈夫的律法。”和罗七:6 “但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现今就脱离了律法,叫我们服事主,要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律法因死而无效”,也就是:当婚姻一方死去,约就被解除。)

从恩典中坠落了” - “坠落 exepesate,文法是第二过去主动语式:说明“这已经发生了”。后面跟着“从恩典 ablative case(所有格/来源格),表示从恩典中坠落。我们在加三和四章的神学论证里,没有看到保罗用“恩典” charitos 这个字。因信称义的救恩怎么可能没有“恩典”?其实不是没有恩典,只不过保罗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譬如,

A。应许:加三:14 “叫亚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稣可以临到外邦人,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加三:18 “因为承受产业若本乎律法,就不本乎应许;但上帝是凭着应许把产业赐给亚伯拉罕。”这里的“应许”明确强调的是上帝白白赐下的恩典性礼物,不是“凭行为换来的酬劳”。

B。新的身份(上帝的儿子)和新的地位(在基督里承受产业)(加三:23 - 29,加四:1 - 7):不论是得儿子的名份,还是在基督里承受产业,保罗强调,这都不是我们靠行为或凭血统,乃是出于上帝的主动拯救与拣选。这是典型的“恩典结构”,即使没用“恩典”charis 字根。

我们要清楚知道,保罗在这里不是在讲加拉太教会的人偶然犯罪或软弱,而是讲一种“救恩观的转移” -- 从信靠基督恩典转向依靠律法行为。在用词方面他毫不含糊,也绝不妥协。他不是说:“靠律法的救恩观可能会有点问题”,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这已经动摇了整个得救的根基!一旦他们选择靠律法称义,他们就与基督断绝了关系,从恩典中坠落,而且落入了律法的权下,承受律法所带来的咒诅(参加三:10)。 加拉太人所面对的,不是属灵生活的枝节问题,而是福音真理的生死攸关点。


5。加五:5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新译本》: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


原文开首有 gar,“因为”一词,显示下文是支持或解释上文(加五:4)的声称,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或说从反面)立论。“我们 Hēmeis,英文 we ourselves,是独立代名词,有强调意味。 保罗在此将“我们这些靠恩典因信称义的基督徒”与“那些靠律法的律法主义者”作出清楚对比。

加五:2 - 4 节已经告诉加拉太人,靠律法称义的四个负面结果:一、基督与你们无益了;二、你们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三、与基督隔绝;四、从恩典中坠落了。

我们这些靠恩典因信称义的基督徒又会领受什么正面的结果呢?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 - 与靠行律法称义相对的,就是靠恩典因信称义。什么是恩典呢?罗十一:6 “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不在乎行为就是:

靠着圣灵 Pneumati,文法是 dative 工具格,表示凭借圣灵的能力,而不是靠自己忍耐、努力、修行。。

凭着信心 ek pisteōs,出于信心,不是靠自己、靠律法、靠行为赚来或换来。


大家还记得保罗在开始神学论证之前,高喊“无知的加拉太人吗?”(加三:1 - 6)他三次提到“圣灵”!也三次提到“信”!神学论证的总结就是:我们得称为义是“靠着圣灵,凭着信心”。


等候所盼望的义”(《新译本》: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 - 这是靠恩典因信称义的基督徒将会得到的“正面结果”,就是“义”。问题是:我们不是已经因信耶稣基督,被上帝称为“义”了吗?为什么还要“等候所盼望的义”?

等候 apekdechometha,from 动词 apekdechomai 。这不是一般性的等待,而是“热切地等候”(《新译本》)末日的成就,常用于描述信徒对主再来、得赎、荣耀的热切期盼(如:罗八:19, 23, 25)。

盼望的义”- 何谓“义”?我在《罗马书》课程曾解释“义”和“称义”:

”(名词) dikaiosuné 英文 righteousness :保罗说:“福音里显明上帝的义。”上帝的义,也就是他的公义有两方面的意义:

(1)这是他的绝对的本性 - 正直、公正是从他处理世人的观点来说。他一切的律法,无不圣洁、公正和良善;他处事没有偏私,审判力求公正;他从不处罚无辜,也不放纵罪人。

(2)这是他的标准 - 希伯来文 tsaddi, tsedhek 和希腊文 dikaios, dikaiosuné 都含有合乎标准的意思。他是一切的标准。圣经也说基督耶稣的义,因为他就是标准。

上帝的公义彰显在两方面:

(1)正直的公义:

这是上帝统治世人,对善恶的赏罚所彰显的正直与公正。因此上帝为表彰他公义,便在世上建立道德政府,对人类制定律法,应许奖赏守法行义者;惩罚悖逆作恶者。

(2)分配的公义:

这是上帝在执行律法的时候,所作的赏罚而言。义人必得到上帝的报赏;恶人的罪孽要得到报应。

保罗说:“福音里显明上帝的公义。”(罗一:17),因为福音是“第一,就是基督耶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 - 4)

称义”(动词) dikaioó 英文 Justified :这是法律上的用语。上帝在基督宝血的基础上,称那些信主的罪人为义。用今天的话语来解释就是:我们从前是坏透了,是罪的奴隶,没有一点义(righteousness)。我就像一个衣衫褴褛,无法遮羞的人一样,在公义的上帝面前站不住脚。可是,当我相信耶稣基督是我个人救主的时候,因他已经为我的罪死了,我的罪已经被他的宝血洗净,我那件破烂不能遮羞的衣服脱落下来。现在我是穿上基督耶稣的白色义袍。当我遇见上帝的时候,就不再羞愧了。上帝要审判我,也没有办法判我有罪。于是,他就宣判我是无罪的,这个宣判就是“称义”的意思。

我们信耶稣基督的时候,就已经被上帝称为“义”。为什么我们还要“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这种“两次称义”的观念,就像我们得“永生”。我在一篇讲章曾这样解释:约翰写福音书是叫人信耶稣,就可以得着生命,就是永生(约二十:31)。但对已经信了耶稣,已经有永生的人,他还说:“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约壹二:25)为什么还要谈应许,要他们知道呢?要!为什么呢?因为上帝赐给我们的永生是 “already but not yet”(已然、未然;已经临到,但尚未完全) 。永生是 Already(已然),因为“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永生)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得与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后一:4)这是永生的本质,是我们接受耶稣基督为主的那一刻就有的,是我们在地上要活着的“已然”部分。永生是 Not yet(未然),因为我们的肉体还会死,死后灵魂才与主同在乐园里,在末后还有身体复活,不会朽坏和永恒的生命 。这是永生的量(长度),人是透过死的门才能进入,才能经历的“未然”部分。

对于“称义”,也是一样。有“已然”和“未然”的部分。我们信耶稣基督的那一刻,就被上帝宣判为“义”。这是“已然”的部分。在将来审判之日,上帝将公开确认这判决属实。这是我们现在“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是“未然”的部分。我们可以说,现在的称义是终末判决的预先发生(prolepsis)。


6。加五:6 “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新译本》:因为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没有用处,唯有那藉着爱表达出来的信,才有用处。)


句首有 gar,“因为”,显示这节经文是解释上一节(加五:5)何以要靠着圣灵,凭着信心来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因为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没有用处,唯有那藉着爱表达出来的信,才有用处。不要小看这句话!神学家 James Dunn (1939 -2020)认为这是保罗对基督徒生命的看法最接近的撮要!

在基督耶稣里” - 上一次出现在加三:28 凡信耶稣基督,受洗归入基督的,“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保罗在神学论证里说(加三:26 - 29):凡以信为本,受洗归入基督的人,都是披戴基督,有了新的身份,就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在基督里,与基督联合,有了新的地位,可以承受上帝应许给亚伯拉罕的产业。对我们来说,“披戴基督”与“在基督里”如同银币的两面,虽然用词不同,却指向同一件属灵实况:我们已经与基督联合,拥有了新生命、新身份和新地位。

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新译本》: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没有用处) - 既然“在基督里”,我们有了新生命、新身份和新地位,这表示我们已经不属于旧的律法制度,在属灵身份上已经被更新,属灵生命的意义就不在于外在仪式(如受割礼),而在于内在生命。

在这里,我要重申:保罗并不是反对割礼本身,而是反对把割礼加诸外邦信徒身上,作为得救恩的条件。从林前九:19 - 21 (“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律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和徒二十一:21 - 24 (“他们听见人说,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吧!我们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你带他们去,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替他们拿出规费,叫他们得以剃头。这样,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遵行律法。”)的描述看来,他不会刻意要求犹太基督徒停止遵守律法,也不会刻意要求他们继续遵守律法。保罗会让他们遵守律法,只要他们不把遵行律法当作是称义之道。

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新译本》:唯有那藉着爱表达出来的信,才有用处。)- “生发”/“表达出来 energoumenē,来自动词 energeó ,文法是 Present Participle Middle,Nominative Feminine singular 作中间语态(表达主动意思)用法,表示信心是通过爱表现出来(《新译本》翻译) ,Faith working through love ==> 信心自己藉着爱表现出来 。大家要注意的是:保罗不是说“信心生出爱”,而是说:真正的信心,是通过爱心表达出来的“活的信仰”。没有爱的信心,就是没有行动、没有果效的信心(雅二:17)。

信心是主动者,爱是方式或动力渠道。

信心 --》 藉着爱 --》 运行 / 有效 / 活出来

支持“信心是通过爱表达”的经文有:

A。“我们既因信称义。。。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五:1 - 5)- 因信称义的结果是:爱在我们里面运行。

B。“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二:17)“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因着行为信心才得成全。”(雅二:22)虽然语气与保罗不同,但也强调:真正的信心必定具体表现于行动之中。

C。“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3) - 信 --》工夫;爱 --》 劳苦;盼望 --》忍耐 。这是三元属灵生命的体现,显示信心催生爱的行动。

D。“因此,我既听见你们信从主耶稣,又爱众圣徒,”(弗一:5)在保罗的祝谢词中,他常把“信”与“爱”并列,表明爱的生活是信心的自然结果。

有少数圣经学者如 A T Robertson 则认为 被动语态,“信心是藉着爱而成为有功效,或说信心是被爱所激活的”(faith is made effective through love)。将此“爱”理解为上帝的爱感动人,而不是信徒对主内弟兄或邻舍的爱,符合加二:20 中“因他爱我,为我舍己”的信心来源。弱点在于语法支持有限,且与保罗一贯的“信心 --》爱心”次序相悖。

功效/用处”- ischyei,availeth any thing,意思是“有功效”,“有价值”,“有意义”。也用在来九:17 “因为人死了,遗命才有效”;加六:15 “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加五:6 “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新译本》:因为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没有用处,唯有那藉着爱表达出来的信,才有用处。) - 保罗总结加五:2 - 6 ,在基督里,一切宗教形式(如割礼)都失去了效力,唯有那藉着爱活出来的信心才是真正有属灵价值、有生命力量的信仰!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保罗要告诉加拉太人和历世历代的基督徒,如何在圣灵的运行下,在爱中活出真实的信仰生命。
 

7。总结(加五:2 - 6):

保罗在加五:1 要加拉太人坚守在基督里得的真自由后,在还没有开始讲解伦理性论证(或实践神学 - 有关在基督里随从圣灵,在爱中活出信心的生命), 他再次迫切地劝勉、警戒加拉太人,如果他们否定因信称义的福音,而把受割礼当作是得救的条件,将会有以下毁灭性的后果:

一、基督与他们无益了;

二、他们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三、他们与基督隔绝;

四、他们从恩典中坠落了。

(注:加拉太人所面对的,不是属灵生活的枝节问题,而是福音真理的生死攸关点。)

相反的,真正靠恩典、因信称义的基督徒,拥有的“正面结果”是:在将来审判之日,上帝将公开确认我们的“义”。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基督里,有了新生命、新身份和新地位,一切宗教形式(如割礼)都失去了效力,唯有那藉着爱活出来的信心才是真正有属灵价值、有生命力量的信仰!

 

默想:

走笔至此,得悉神仆人约翰·麦卡瑟牧师(John MacArthur,1939年6月19日 - 2025年7月14日)荣耀归天家。约翰·麦克阿瑟牧师是美国著名的讲道者、作家与神学院院长。他忠于圣经,忠于福音,五十余年如一日牧养恩典社区教会,并创办马斯神学院(The Master’s Seminary),培育无数上帝的仆人。

他的一生,是为真道争辩、为信仰站稳的见证。如今他已打完美好的仗,安息主怀。

感谢主赐给我们这样一位忠心仆人。愿他所留下的教导与榜样,继续坚固我们的信心。

 

缅怀神仆人约翰·麦卡瑟牧师荣耀归天家 (1939-2025)

请点击播放

 

致敬 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

2025年7月15日

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约翰·麦克阿瑟见面是在葬礼前,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当时,我受他最好的朋友史普罗(R.C. Sproul)的邀请,在林格尼尔福音事工(Ligonier Ministries)于2017年弥漫的全体同工悼念会上「未完五百年」上致辞发言。如果你不认识约翰·麦克阿瑟,你就还没意识到他总世界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他留下的是一个属灵的榜样,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要悼念约翰·麦克阿瑟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难过。我是在改革宗教会结束经得过这一浩劫,带领走向大型以福音堂事奉。「来自印尼的乞丐之子」倒感他的一个仆政。他终日保持他信息的纯正,教导一生有余。他的家人和他的教会信徒、熟悉会众缅怀,但我知道他现在享受的是与主在一起的荣耀。

上周三,我们在洛杉矶探访了查普曼,我很高兴能够拜访恩典社区教会(Grace Community Church)的人出席。在牧师巡回的所有城市中,这间教会确实有了最好的领导,能够去知道主忠心的仆人之一。我参观了恩典社区教会,感到了神的恩典,马斯神学院(The Master's Seminary)深远的影响。我们讨论了福音神学院对全球神学教育的贡献和使命。我们谈到了约翰·麦克阿瑟的服事。在那美好的天上,我与许多蒙爱的弟兄姊妹团圆,我知道那里有我心心的灵魂。

他毕生在基督教界的事奉,接续百万人来决志归信基督与信仰的坚定门徒事工,影响了许多基督徒的生命。我非常尊重他的有分对真理的守卫,也特别感受到他生命的属灵力量。他活出了所信的,也信他所活的。他是神的仆人,他为主活、为主死。他如今是为主荣耀地活着,得着永远的冠冕。

愿约翰·麦克阿瑟所留下的信仰遗产成为世世代代的祝福。

愿一切荣耀归于上帝,直到永永远远。阿门。

唐崇荣(Stephen Tong)

唐崇荣国际布道团创办人/主席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与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

 

horizontal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