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以弗所书 - 教会 - 基督的身体

第九课 - 外一章 - 情牵以色列四千年

经文:弗一:13 - 14

主旨:在查考外邦人怎样回应基督的救恩之前,回顾过去两千年犹太人是怎样渡过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

1。 我们在上一课已经查考了弗一:11 - 12节,看到作为首先有盼望的犹太人保罗(12节的“我们”),因主耶稣成全救恩所带来的福气(在基督里得了基业),把颂赞荣耀归给上帝。今天我们所查考的13 - 14节,谈的是“你们”这些以弗所教会的外邦人,是怎样回应基督的救恩。

     在进入正题之前,还记得我在上一课的“默想栏”里说:“基督徒透过圣经情牵以色列四千年”吗? 现在的以色列究竟还是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圣经里的以色列?我们不妨回头看一看从一世纪到现在,犹太人是怎样渡过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

     我们就从主后70年说起吧。这一年罗马将军提多(Titus Flavius Vespasianua)率军血腥镇压了犹太人的起义,攻陷了耶路撒冷,烧毁了第二圣殿,屠杀了无数的犹太人,将圣殿的装饰物作为战利品带回罗马。主后132年,因为罗马帝国要在耶路撒冷城的废墟上建立一座罗马城市,触怒了犹太教公会;犹太人举行了最后一次大起义,招来了暴君哈德良(Publius Aelius Hadrianus 76-138年)血洗巴勒斯坦,彻底摧毁了耶路撒冷。犹太人从此失去了祖国,开始了近两千年的被奴役、被歧视、被迫害的世界性大流散历史。 这时,整个基督徒团体也发生了剧变,在一些教父的教导和著作当中,充斥了攻击犹太人的激烈言论和煽动情绪,他们将耶稣的死归咎于整个犹太民族,「反犹太主义的种子」深深埋下 在当时基督徒的心中,开始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分道扬镳。

     从主后70年至630年,犹太人主要聚居在巴勒斯坦、巴比伦和亚历山大等地,这时期称为拉比时期。由于圣殿被毁,圣城已化为焦土,每个犹太人心灵都留下了极深的创伤。为了使犹太人在国破之后仍然保有一致的信仰和民族特性,法利赛人成为犹太族群的权威人士和精神领袖,被称为拉比;他们建立耶希瓦(Yeshivah),就是犹太经学院,它汇集了大批犹太学者,成为在缺少国家独立正常条件下,犹太人维持和发展民族文化和宗教传统的中心。犹太教的口传律法集《塔木德》(Talmud)也在这个时期完成,它成为日后犹太人行事为人的准则。由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313年颁布米兰诏书,宣布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基督教地位由此得到提升,而「毁谤」犹太人是鬼附的思想,也开始进入社会各阶层。

     从公元630年至17世纪中叶,这是伊斯兰教建立和扩张的年代。巴勒斯坦等西亚地区的大多数犹太人因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法律地位和社会活动受到穆斯林统治者的种种限制,就离开故土,移居欧洲。 但犹太人在这里也没有好日子过,因为他们被视为基督的杀手,为魔鬼的同伴,所以成为屠杀的对象。公元十一世纪末,欧洲正处于十字军发展初期,犹太人受到前所未有的残酷迫害,西欧的犹太人不是被抢掠、谋杀,就是被迫改信基督教或逃亡。1179年,基督教会在第三届拉特兰会议(Lateran Council)上作出禁止基督教徒与犹太人交往的规定。1215年,第四届拉特兰会议上又颁布了许多敌视犹太人的法令,并规定犹太人必须穿特别的外衣,佩戴特别的徽章。自此,犹太人成为受难极重的牺牲者,聚居地经常受洗劫,居民被集体屠杀,并周期性地被驱逐出欧洲各国。 十四世纪初,西班牙掀起了迫害犹太人运动,他们建立了宗教裁判所,对犹太人进行公开宣判,从鞭挞直到活活烧死,共有四十万人受审,三万人被处以极刑。这股反犹浪潮几乎席卷整个欧洲。但话又说回来,犹太人越是受逼迫,他们就越在自己的信仰与传统中找到安慰与力量;杰出的犹太神学家 纷纷兴起,如萨阿迪亚,墨西·迈蒙尼得(Moses Maimonides, 1135-1204年),梅厄·本·巴鲁赫(Me'ir ben Baruch 1220-1293年)等,这些学者为社群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给予他们信心和引导。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中世纪的“基督教”其实就是“天主教”,所以后来有所谓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在公元2000年为过去的“错误”和对犹太人怀有的敌意,公开向犹太人道歉。16世纪的宗教改革后,基督新教又是怎样对待犹太人呢?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年)在《犹太人和他们的谎言》(On the Jews and their Lies)一书,他把犹太人称为“毒液”、“盗贼”、“令人作呕的害虫”(poisonous envenomed worms)他倡议焚毁犹太人的学校和会堂,把犹太人转移到“格托”(Ghetto)里面,没收犹太人的“亵渎”书籍,禁止拉比教导死亡和痛苦的问题,鼓励没收犹太人的财产,用作宣扬基督教的经费。”他还说:“Jerusalem was destroyed over 1400 years ago, and at that time we Christians were harassed and persecuted by the Jews throughout the world ... So we are even at fault for not avenging all this innocent blood of our Lord and of the Christians which they shed for 300 years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Jerusalem ... We are at fault in not slaying them.”“我们错就错在没把他们彻底铲除”- 这是出自马丁路德的嘴啊!我们不知道何以马丁路德如此痛恨犹太人,以后纳粹德国就是引用他的话作《最后决议》(The Final Solution)--  消灭犹太人。庆幸的是,基督新教(包括路德宗)并没有延续马丁路德的教导和做法,犹太人对他们是“。。我弟兄、我骨肉之亲”(罗九:3),就如我说的“透过圣经情牵以色列四千年”,时时刻刻都为他们的救恩祷告,期盼以色列/犹太人归向耶稣基督。在宣教场合里,现在还有所谓“回归耶路撒冷”(Back To Jerusalem)运动,作为完成大使命的呼召。

     从18世纪开始,犹太社群一方面受了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神学家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年)的带领下,开始了犹太教的革新,强调理性主义,加强犹太人对外部非犹太世界的认识,使犹太教更趋于世俗化。但另一方面,虔诚派的犹太教也发起哈西迪运动(Hasidism)与之抗衡,领袖是以色列·巴尔·谢姆·托夫(Israel Baal Shem Tov 1700-1760年),他们认为任何人透过祈祷都可以与上帝灵交,强调情感,贬低枯燥无味的经典研读,认为宗教的本质不在于礼仪和律法,而是跟上帝建立活的联系。十八世纪后期,反犹太主义浪潮相继在法国和俄国再度爆发,犹太民族主义和复国主义运动终于产生。

     复国主义运动的领袖是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 Herzl 1860-1904年),他深信犹太人的唯一出路是创建一个自己的、独立的祖国,否则将永远难逃无法根除的厄运。他的号召马上得到广大犹太人民的拥护,各地犹太群体发起了回归巴勒斯坦运动。二十世纪初,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土耳其人被打败了,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崩溃,巴勒斯坦被国际上委托由英国代管。1917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赞同复国主义运动领袖哈依姆·魏兹曼(Chaim Weizman 1874-1952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的目标。此宣言的全文如下:

尊敬的罗思柴尔德勋爵(Sir Edmond de Rothschild 1845-1934年):

我愉快地代表英王陛下政府将下述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志向表示同情的宣言转交给您,这个宣言业已送交内阁并为内阁所批准:

“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必须明白理解,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团体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其他任何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

如果您能把这个宣言通知犹太复国主义联盟,我向您表示感谢。

顺致崇高的敬意。

                                   阿瑟·詹姆斯·贝尔福(Lord Balfour,外交大臣)

     根据此宣言,犹太人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却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强烈反对。英国政府在阿拉伯人的施压下,于1939年发表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目在今后五年为每年15000人。接着就发生了大屠杀事件,600万欧洲的犹太人(主要来自波兰、匈牙利、捷克)在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下惨遭杀害。大屠杀对犹太教神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犹太神学家理查德·鲁宾斯坦(Richard Rubenstein)在其书《After Auschwitz》说“上帝已死”,“在发生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罪行之后,一个犹太人对于上帝还能说些别的什么呢?”

     空前的大屠杀增强了全世界犹太人的团结,使他们对一个犹太民族家园有更迫切的需求。由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者为了安置10万名纳粹暴行的幸存者,与英国托管当局和阿拉伯人的紧张关系很快达到了高峰。处于进退维谷的英国政府宣布他们打算结束巴勒斯坦的监管,在1947年4月将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议决》,决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一个是面积1.1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国家,另一个是面积1.4万平方公里的犹太国家。1948年5月14日,大卫·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 1866-1973年)在特拉维夫宣告以色列国建立。在经历两千年的流亡和逼迫之后,犹太人终于回到了故乡。这被许多犹太人看作几乎完成了上帝派遣弥赛亚的作用,因此以色列的和平、安全、完好对当代犹太教来说是关心的焦点。

     复国将近六十年,经历了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等大大小小的战役,以色列人仍然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好过。现在的以色列还是圣经的以色列吗?

有犹太人不会忘记当年的大屠杀,他们像鲁宾斯坦说“上帝已死”;他们也许还是犹太教徒,但他们是世俗的犹太人。在这班人当中,有的认为上帝公义或人性善良的理论都是昧于世界的现实,只有权力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行之有效,所以征服和控制巴勒斯坦是唯一的出路,哪怕是用暴力消灭巴勒斯坦人。

有宗教性的犹太人(正统派、保守派和改革派),仍然虔诚地等待世界末日到来时,弥赛亚会降临,履行其神圣的使命,把犹太人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开创新的弥赛亚纪元 - 全世界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

有像《一个犹太人的反省》的作者马克·艾里斯(Marc H Ellis),要走出大屠杀的阴影,不再以被迫害者的身份对巴勒斯坦人进行迫害,以致阿拉伯人无家可归,等于让犹太人在整个历史里无家可归的状况重演。他们主张两民族共存,成立一个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同组成的联邦国家。

     不管是哪一种犹太人,不管是犹太教的,还是非犹太教的犹太人,今天的犹太人还是不能接纳那两千年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就是基督,就是弥赛亚。不少人提出许多理由,告诉我们犹太人为何很难相信耶稣。我把网上找到的两篇相关的文章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天亮”的《犹太人为何很难接受耶稣?》和孟振华译《为什么犹太人不信耶稣?》)。我自己不想对这个问题乱加猜测;对我来说,圣经不是早已清楚地交待这个问题吗?你看圣经怎么说:

“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加三:13)-- 犹太人怎会将这样的耶稣视为弥赛亚呢?

“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林前一:22-23)受尽迫害的犹太人看不到上帝行神迹拯救他们,他们怎么会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林后三:14-16)-- 现在的犹太人跟先知书上的犹太人没有两样,都是“心地刚硬”,所以不会归向上帝。

“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太二十七:25)-- 犹太人还活在上帝的咒诅底下!

     对我来说,犹太人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归向主耶稣。犹太人不能够再自恃,说“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罗九:4)就以为他们在上帝面前比外邦人有更多特权。他们已经破坏了上帝与他们的列祖所立的永约(撒下七:12-16),代之而起的是“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耶三十一:31)上帝 已经在基督里“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上帝和好了。。”(弗二:14-16)换句话说,上帝没有弃绝犹太人(罗十一:1);在上帝的救赎计划里,犹太人和外邦人一样,都要借着耶稣基督,成为上帝家里(就是教会)的一份子。犹太人心上的帕子不会那么轻易地被除去,也许有一天,上帝的灵会大大地浇灌在他们心上,就好像现在浇灌在我们外邦人的心上一样(珥二:28-32)。

     太啰嗦了。我还是留待下一课,再跟大家查考弗一:13-14节,看以弗所教会的外邦人(你们),是怎样回应基督的救恩。  

默想:

“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诗一百二十二:6)

弟兄姐妹,你们有为耶路撒冷求平安吗?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

 

参考资料:

黄陵渝著《犹太教学》-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黄陵渝著《当代犹太教》-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马克·艾里斯著《一个犹太人的反省》- 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