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课程纲要

跟随使徒的脚踪行 - 使徒行传

第五课 - 教会历史上的第一篇讲章(一)

经文:徒二:14 - 47

主旨:分析彼得在五旬节对犹太人所传讲的第一篇讲章。

1。有人问我,为什么五旬节圣灵的降临是标志着基督教会的诞生?还叫我指出相关的经文。我在主里感谢这位弟兄(或姐妹),他查经不是囫囵吞枣,照单全收,乃是慎思明辩,追根究底。说实在的,圣经没有任何一处地方说明教会是何时诞生的。为什么呢?我们千万不要有那种观念,认为当时的门徒领受了圣灵的洗后,就离开了犹太会堂,兴建基督教堂。不是的!门徒根本没有“基督教会”和“教堂”的观念,这种观念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形成的。在《使徒行传》,我们还时常看到信主的犹太人在圣殿或会堂行走,虽然他们也开始了在家中的聚会和敬拜。我们要注意的是,“基督徒”这个称谓是要在徒十一:26 的安提阿才有的。对于罗马政权来说,他们更本就分不开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异同,因为基督徒团体在崇拜和运作方面,基本上有犹太会堂的相同作用,所以要过了好多年(有说四十年),他们才知道什么是基督教。

     但有一件事却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那些犹太人归向耶稣基督的,都开始意识到他们是属于一个特别的群体,就是基督的群体,是从犹太人群体里被分别出来的。我们可以从新约作者给这群体的一个名字 ekklesia 看得出来,这个字被翻译为“教会”,不同于犹太人的会堂 sunagoge。Ekklesia 不是门徒新造的字,原本是指希腊社区中,一群被召唤出来以便处理公务的市民。从字源学来说,它是由两个词组成:ek“出”和 klesis “呼召”,因此是指被呼召出来的任何群体。《七十士译本》用这字来翻译旧约的 qahal Yahweh ,就是“上帝的子民”或“属上帝的群体”。犹太人归信基督耶稣后,慢慢形成了他们的群体意识,觉得需要找一个适当的名词来称呼自己,他们就采用了 ekklesia  这字,有别于 sunagoge。在新约里,除了雅二:2 以 sunagoge 称呼教会外,其他地方都用 ekklesia,意思是,从未得救的人中被呼召出来,集合而成的一个信徒团体。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呼召的开始,所以一般解经家就以这事件标志基督教会的诞生。

2。徒二:14 “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高声说:‘犹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这件事你们当知道,也当侧耳听我的话。’”

从这节开始,一直到第三十六节,记载了教会历史上的第一篇讲章。代表使徒发言的是彼得,但他们全部都站起来,表示心里合一。他们的听众是谁?是当时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和从各地到这里朝圣的犹太人。彼得在这篇讲章所采用的词汇、引用的经文、结构,逻辑等都是以犹太人为对象;对外邦人来说,这篇讲章可能一点都起不了作用。有的人以为只要是圣经的话,就一定要仿效,所以把这篇讲章当作是模式,若不按照这个模式,传讲的信息就离开了福音的内容本质。这种看法是很不正确的。持这种看法的人,我建议他们看看这本书,明白什么是有效的演讲。(传道人更应该熟读这本书。)

《讲话的艺术》(The challenge of Effective Speaking),Rudolph F. Verderber 著,范晓煦/余敦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一月版。
( sales@citicpub.com )

3。徒二:15 - 21  “15你们想这些人是醉了;其实不是醉了,因为时候刚到巳初。16这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17上帝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做异梦。18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他们就要说预言。19在天上,我要显出奇事;在地下,我要显出神迹;有血,有火,有烟雾。20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主大而明显的日子未到以前。21到那时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彼得的整个信息可以分成几个段落:

14 - 21 节 -- 引用旧约预言解释五旬节的事件。

22 - 28 节 -- 复述主耶稣的事工,受死,复活,加上经文的佐证。

29 - 36 节 -- 宣告主耶稣被高举,上帝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并加上经文的佐证。

38 - 40 节 -- 呼吁众人悔改,归向基督耶稣。

在其他讲章里,如三:12 - 26,五:30 - 32,十:36 - 43,十三:16 - 41,我们都约略看到相似的段落。

五旬节圣灵降临是发生在那个时辰?彼得说是在巳初,原文是 hora trite,英文是 the third hour,从早上六时算起,故是九点正。那些旁观的人说门徒的被圣灵充满,用乡谈讲说上帝的大能,是因为醉了酒。彼得反驳说,怎么可能呢,现在才是早上九点。但要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很奇妙的,彼得竟然在真理的圣灵(约十六:13)引导下,引用旧约的经卷约珥书二章28 - 32节,说明这是预言的应验,更本不必大惊小怪。

我在第三课讲解徒一:16 - 20,彼得引用旧约经文说犹大出卖主耶稣和他的吊死,完全是预言的应验时,有这样说:

“新约作者引用旧约经文时,多是凭记忆,因为他们不像我们有一本旧约圣经在身边,当时旧约的每一本书都是一卷重重的卷轴,而且又很昂贵,不是每一个人可以拥有的。还有,他们引用的旧约经文时常是出自《七十士译本》(希腊文翻译版),所以它的字句不会和我们手上的旧约一样。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可以学彼得的这样引用旧约经文吗?我的回答是:断乎不可!彼得,雅各,保罗和其他作者是在圣灵的默示下引用的,我们不是他们,千万不要自视过高,以为自己独得天机,视自己与使徒同等,随意地引用旧约经文来支持自己的教义论点。切记!切记!我再说:切记! ”

在众多先知书里,约珥书是一本似乎可以“用之四海而皆准”的预言书。为什么呢?因为书里既没有告诉我们约珥是何许人(只知道他是毗土耳的儿子),也没有提到任何王的名字,所以我们完全不知道先知书的背景。我们只知道先知“开金口”之前,地上来了一场可怕的蝗虫之灾;先知借此灾来警告当时的人要知罪悔改,不然耶和华上帝将要兴师问罪,审判他们。全书以“耶和华的日子”作为主题,这一日是上帝要亲自干预历史的日子;它既是一个审判日,可怖的日子,也是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圣灵要浇灌凡有血气的人。。。。犹太人在圣殿被烧毁,流亡异乡后,他们开始怀疑作为上帝所拣选的子民,本应享有特权的,何以现在沦为难民,受外邦人的蹂躏。他们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他们梦寐以求的,就是耶和华的日子早日降临,开启一个犹太人的黄金时代。现在,彼得在圣灵的感动下,凭记忆引用约珥书的这段经文,说五旬节圣灵的降临就是上帝干预历史的日子。若照约珥书这段文字的字面意义,谁也不会说这是指五旬节圣灵的 降临,因为那天根本就没有看到日头变黑,月亮变血等征兆,所以我们只能说,彼得只是“借用”它作为类似的“对比”,约珥的预言可能要在另一个日子才真正的应验。

“到那时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这大概是彼得所要强调的一点,这也是讲章里段落之间的过渡句(transition sentence)。

4。徒二:22 - 28  “22以色列人哪,请听我的话:上帝借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23他既按着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24上帝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25大卫指着他说:我看见主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边,叫我不至于摇动。26所以我心里欢喜,我的灵(注:原文作"舌")快乐;并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27因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28你已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见你的面(注:或作"叫我在你面前"),得着满足的快乐。”

彼得解释了圣灵降临的这个现象后,在过渡句里有“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的说法,那么“主”是谁呢?这是他接下来要解说的。

“上帝借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 “主”是谁呢?“主”就是拿撒勒人耶稣。为什么“求告他的名就得救”呢?有谁为他作见证呢?上帝亲自为他作见证,因为耶稣行了“异能、奇事、神迹”。“异能”的原文是 dunamis,英文是 miracles,指的是一种展现巨大能力的行为,暗示超自然的力量。“奇事”的原文是 teras,英文是wonders,常常与“神迹”(semeion)连用,这字的意义要点是视神迹为一件奇妙、无从解释的事,让人深感惊讶。“神迹”的原文是semeion,英文是 signs,就是记号,是约翰福音书记载的神迹所用的字,强调的意义是:神迹是个记号,要带出某些属灵的意义或教训,把人指向上帝。上帝是透过耶稣在地上所行的,证明耶稣是他所差遣来的人,他就是“主”。

“他既按着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 上帝差遣来的主耶稣却被无法无天的犹太人钉在十字架上杀了。彼得说,他是按着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的。“定旨”的原文是 horismene boule,英文是 determinate counsel,“先见”的原文是 prognosis,英文是 foreknowledge,换句话说,十字架并非偶然发生的事,而是在永恒里,上帝就已经计划好了。过去跟随耶稣的门徒对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完全不能领会,现在却突然间心窍打开,明白这个“预知”和“预定”的深奥道理,这是真理的圣灵给他们的教导。(约十六:13)

“上帝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 “死”不能拘禁主耶稣,因为耶稣是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来二:14)。上帝把死的痛苦解除,叫耶稣复活。这是魔鬼完全无法参透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魔鬼是“邪恶”,不明白什么是“爱”,不明白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那些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的道理。

第 25 - 28节是引自诗十六:8 - 11节。彼得的意思是,耶稣的复活也是按着上帝的定旨和先见而行的。大卫王在圣灵的感动下“不知不觉”地,预言弥赛亚将会从死里复活。保罗在徒十三:35 也引用相同的经文。耶稣的复活印证了什么呢?这就过渡到信息的下一段。

5。徒二:29 - 36  “29弟兄们!先祖大卫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对你们说:他死了,也葬埋了,并且他的坟墓直到今日还在我们这里。30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上帝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31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32这耶稣,上帝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33他既被上帝的右手高举(注:或作"他既高举在上帝的右边"),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34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35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36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上帝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

耶稣的复活印证了他的确是上帝所拣选的那一位,所以不管听众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信息的中心都是基督耶稣的从死里复活。不同的是,对犹太人来说,耶稣是基督(Christ),是犹太人千等万等的弥赛亚(Messiah);对外邦人来说,他们没有弥赛亚的观念,他们需要知道的却是,该撒不是主,自己不是主,耶稣才是主(Lord)。总之,没有复活便没有基督教! 

彼得在这里是解释他引用的诗十六:8 - 11节。按彼得的说法,大卫王是知道自己在诗中提到的“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指的不是自己,而是上帝应许以后要来的那位坐在宝座上的王。(撒下七:12 - 13) 这个王就是耶稣,上帝已叫他从死里复活,将他升为至高,坐在全能者的右边。犹太人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呢?彼得说:“(他)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刚才五旬节发生的事就是确证。不但如此,彼得再引用诗一百一十:1 节,“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证明耶稣就是那一位被高举的基督。(耶稣曾用这一节考问法利赛人,把他们问得哑口无言,太二十二:41 - 46)

“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上帝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 这是整篇信息的结论。

这就是教会历史上的第一篇讲章。感谢主,路加医生为我们记录了下来。有的人问:路加当时不在场,他怎么能够一字一句的记下?其实,这是路加收集的资料,是在圣灵的默示和引导下撰写的。彼得讲道时,用的应该是亚兰语,路加一方面要把资料翻译成希腊文,另一方面把资料从新整理,把重点有条理地复述出来。虽然记载下来的讲章和彼得所宣讲的语句会有出入,但信息的结构和中心思想肯定是正确无误。

犹太人听了这篇信息有什么反应吗?我们下一课再见!

默想:

“。。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上帝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二:36)

大家会唱这首圣诗吗?《古旧十架》(The Old Rugged Cross)

1。各各他山岭上,轰立古旧十架,
   是羞辱与痛苦记号;
   神爱子主耶稣,为我们被钉死,
   这十架是我最爱最宝。

副歌:故我爱高举主十字架,
      愿将世上虚荣全放下,
      我一生要背负十字架,
      到那天可换公义冠冕。

2。这古旧十字架,被世人所轻视,
   我却以十架为宝贵;
   神爱子主耶稣,舍弃天堂荣华,
   愿背负十架往各各他。

3。各各他十字架,虽有血迹斑斑,
   我看它仍圣洁华美;
   因救主在十架,为我罪被钉死,
   我罪恶全赦免得称义。

4。对这古旧十架,我愿永远忠诚,
   甘受世人辱骂耻笑;
   救主快要再来,迎接我到天家,
   与救主共享永远荣耀。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