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课程纲要

跟随使徒的脚踪行 - 使徒行传

第二十八课 - 保罗的第一次传道旅程(三) - 在以哥念、路司得、返安提阿

经文:徒十四:1 - 28

主旨:保罗和巴拿巴在以哥念和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和苦难。

1。这里给大家一个提醒:保罗的出外宣教是圣灵亲自分派,要他去做上帝召他所做的工(徒十三:2)做什么工呢?就是“。。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徒九:15)这是上帝的旨意,因为他的被拣选,是“叫你明白他的旨意,又得见那义者,听他口中所出的声音。因为你要将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对着万人为他作见证。。”(徒二十二:14 - 15)保罗的一生没有违背这个从天上来的异象,他可以说是马不停蹄地出外传福音,一点都不敢松懈。以后不少宣教士就是以他作为榜样,为了就是“对着万人为他作见证”。譬如:

美国的慕迪(Dwight Lyman Moody,1837 - 1899)有抢救灵魂的热狂,一生旅行百万多里路,向一亿多人布道,亲自为七十五万个罪人祷告,带领他们信主耶稣。

英国的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 - 1791)从1739年起,开始露天布道。一直到他去世为止,在五十二年之间,他的脚踪踏遍英国的每一角落,尤其在各城镇、矿区,和新兴工业区,他总共旅行了二万五千哩。一生中,他讲道超过四万次;在有些场合,会众曾超过两万人。他带领的复兴运动,震撼了英伦三岛。在属灵方面的影响力,绵延数百年,跨越了各大洲,遍及全世界。

美国的叨雷(Reuben Archer Torrey,1856 - 1928)在1901年离开美国,在一年里,他到过日本、中国、澳洲、新西兰、印度等地,带领两万人决志信主。1903年,他来到英国,掀起了更大的复兴浪潮。四年里,至少有七万人受感动,接受主耶稣作他们的救主。

2。徒十四:1 - 7  “1二人在以哥念同进犹太人的会堂,在那里讲的,叫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信的很多。2但那不顺从的犹太人耸动外邦人,叫他们心里恼恨弟兄。3二人在那里住了多日,倚靠主放胆讲道,主借他们的手施行神迹奇事,证明他的恩道。4城里的众人就分了党:有附从犹太人的,有附从使徒的。5那时,外邦人和犹太人并他们的官长一齐拥上来,要凌辱使徒,用石头打他们。6使徒知道了,就逃往吕高尼的路司得、特庇两个城和周围地方去,7在那里传福音。”

上一课,我们看到保罗和巴拿巴在彼西底的安提阿宣讲福音的信息后,有的犹太人和那些虔诚进犹太教的外邦人多有跟从他们。外邦人听了福音后,也大大欢喜,赞美上帝的道,“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十三:48),于是福音传遍了那一带地方。但一些犹太人却满心嫉妒,硬驳保罗所说的话,并且毁谤他们,甚至还挑唆城内有名望的人,逼迫他们。保罗和巴拿把逼不得已,就往以哥念去了。

“以哥念”(Iconium)在哪里?(请看图一)这是今日土耳其的一个大城,名叫Konya,位于彼西底的安提阿东南约122公里,是当时罗马帝国吕高尼省的首府。他是处于地势略高的平原边缘,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军事大道通过,所以是一个军事和商业重镇,当地的犹太人不少,该城以奉拜Mother Godess 而闻名。

“二人在以哥念同进犹太人的会堂,在那里讲的,叫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信的很多。”-- 过去我已经提过,保罗和巴拿巴宣教的策略是:每到一个地方,必先到犹太人的会堂传道,因为那里除了有犹太人的听众,可能还有一些像哥尼流之类的虔诚外邦人;及至犹太人抗拒福音时,他才转而向外邦人传道。我要再加上一点:保罗和巴拿不是随走随传,他们是选择当时罗马帝国的大城市,有犹太人居住的地方,而不是一些希腊化比较贫穷的小城市。理由是:这样福音很容易从大城市传遍周围的地方,如徒十三:49 福音从彼西底的安提阿“。。传遍了那一带地方。”

“但那不顺从的犹太人耸动外邦人,叫他们心里恼恨弟兄。二人在那里住了多日,倚靠主放胆讲道,主借他们的手施行神迹奇事,证明他的恩道。”-- 过去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嫉妒和恼恨门徒,现在在小亚细亚的犹太人也是一样,他们不是自己出手逼迫保罗和巴拿巴,就是耸动外邦人来迫害他们。我们在以后的记载里都会看到同样的公式。上次在安提阿,他们遇到逼迫时,就赶紧逃离;这次,他们却“倚靠主放胆讲道。。”主也“借他们的手施行神迹奇事,证明他的恩道。”是否要行神迹来证明恩道是上帝的主权,我们不能把这公式化,说他一定要做,但也不能说在这个时代,他不会做。

“外邦人和犹太人并他们的官长一齐拥上来,要凌辱使徒,用石头打他们。”-- 就算他们行神迹奇事,他们也难逃一戒,因为受苦是上帝所预定的,“我也要指示他,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徒九:16)

“就逃往吕高尼的路司得、特庇两个城和周围地方去,在那里传福音。”-- 吕高尼(Lycaonia)在哪里?请看图一。这是罗马帝国加拉太省中部的一个地区,在其西是彼西底,南是基利家,东是加帕多家,北是加拉太地区。全境是一高原,土地不甚肥沃,有一条主要道路,连贯了叙利亚、以弗所和罗马,区内有路司得(Lystra)和特庇(Derbe)等大城。路司得又是什么地方?它位于以哥念东南约30公里,距离国际大道才12公里,是罗马人的主要殖民地,负有保护那个地区的罗马利益和维持法律与秩序的责任,是一个军事和文化中心。至于特庇,它是在路司得以东约90公里,在省的边境,也算是一个重要的边城和军事据点。保罗和巴拿巴选择这两个大城是符合他们的宣道策略,连带周围的地方也被福音所影响。

3。徒十四:8 - 10  “8路司得城里坐着一个两脚无力的人,生来是瘸腿的,从来没有走过。9他听保罗讲道,保罗定睛看他,见他有信心,可得痊愈,10就大声说:‘你起来,两脚站直!’那人就跳起来,而且行走。”

这当然是一个神迹。再一次,我们看到路加在记载上是经过特意筛选的。在路加福音书,他曾记载了不少关于主耶稣医治病人的事迹,如路五:12 - 16 的大麻疯病人,五:17 - 26 的瘫痪病人,六:1 - 10 右手枯干的病人,十八:35 - 43 瞎眼的人等等。在《使徒行传》,他也记载了彼得奉耶稣的名医治了在圣殿门口的瘸腿的人(徒三:1 - 9)。现在,他又记载了保罗在路司得医好了这个生来瘸腿的人。目的是什么?是要让读者明白,彼得也好,保罗也好,他们都能奉主耶稣的名行神迹奇事,他们的使徒地位是“同等”的。

我以前说过,不要因为这样的记载,我们就下定论说,今天的教会也可以“有样学样”开“神迹布道会”。这样的记述不是给我们立个规范,不然的话,使徒坐监牢被天使拯救,现在那些受迫害坐监的许多传道人也应该被天使拯救咯!

以下两篇有关医治的报道可供大家作个参考:(资料取自John Wimber : Friend or Foe? 《温约翰 - 是友是敌?》,梁家麟博士译,福音出版社出版)

==============================

温约翰(John Wimber)是当代的灵恩第三波运动的领袖。他提出所谓“权能布道”,“权能医治”的观念,说神现在是透过信徒行神迹奇事,以证明天国已经来临。在1990年(?)三月的四个晚上,温约翰的“葡萄园事工”,连同澳洲的“时兆事工”,联合在悉尼市的贺登馆(Hordern Pavilion)召开“属灵争战大会”,超过五千人出席。

第一篇报道:

在大会尚未举行前,温约翰会晤了悉尼市三位福音派的领袖。他们不足三小时的对话,是基于若干人对“神迹奇事运动”有所保留,故才要求进行的。出席是次对话的,包括了来自“葡萄园事工”(The Vineyard Ministries)的温约翰、狄积奇(Jack Deere)和基保罗(Paul Cain),来自“时兆事工”(Kairos)的岩士唐(Dan Armstrong),及来自悉尼的活晓士(John Woodhouse)、谷大卫(David Cook)及郑腓力(Philip Jensen)。郑腓力为《简报杂志》(The Briefing)的出版人和编辑。虽然对话是以私人的形式,在温约翰下榻的酒店内进行,但事先双方却已协议,对话内容将会在日后公开印行。郑腓力小心地摘录了会谈的内容,并在此作报导:

在会谈开始时,我们首先询问温约翰,到底他的公开宣讲是否与其私人想法相一致;我们并解释这样提问的原因,乃在于传闻说它们并不相同。

温约翰被这个指控刺伤了,他慨然详尽而又公开地表达了个人的想法,并且在言谈间,流露出为人乐道的幽默感、同情共感和友情洋溢的态度。

我们讨论了以下六个课题:

·金钱的运用
·医治的神迹
·权能布道
·圣经的充足性(Sufficiency)
·对真理的关怀
·“神迹奇事运动”里的分歧

(这里只摘录“医治的神迹”部分 -- 编者注)

医治的神迹

温约翰非常相信上帝在今日的世界仍继续施行伟大的医治神迹。他拒绝那些以他为医治者的想法——上帝才是医治者。他迅速并随意地列举许多成功治病的个案,并答允会将“葡萄园事工”的医治工作记录出版。

他承认并非所有疾病都有相同的治疗效果,譬如瞽目治愈的成功率,便只有百分之三到八,且取决于导致失明的成因——因患病而导致失明的痊愈机会,较因意外或先天性失明为大。

要评估上述所谓成功治愈的宣称,必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事实——上帝果真介入,施行了真实的神迹?
·不管是否有神迹发生,此事的神学意义为何?
·我们如何从牧养的角度处理这些医治工作?

事实

我们首先提出询问:患唐氏综合症(Down's syndrome)的小孩有没有治愈的可能。这是一种遗传病症,并非由心理问题造成,也不能藉“思想驾驳身体”(Mind-over-body)的心理治疗法而痊愈,因此是一个理想的验证方法,可以较容易地检验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遗传因子的变化。

温约翰声言他曾为超过二百个唐氏综合症的病患儿童祈祷,但他坦白承认,叫他失望的是,在二百个案例之中,只有一个是有若干治愈的症状。那个孩子仍然有许多病患的症候(譬如在视觉上的情况),但起码达到了正常教育程度的最下限。温约翰谨慎地指出,他达到的是下限,不过已属正常的范围之内。

如此唐氏综合症的痊愈率是0.5%,并且只是部分痊愈(与耶稣的医病不同)。为何这种病症会特别棘手,温氏表示并不晓得。其后我们向处理这种病症的专科医生们查询,得知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儿童,能够达到正常教育程度的最下限,并不是什么不寻常或特别的事,毋须神迹出现也可做到。因此从医学的角度看,温约翰医疗唐氏综合症的0.5%的成功率,比医疗专业人士所达到的成效还要低。
单拿温约翰医治其他 诸如背痛或头痛的案例来讨论,便无法看出上文所包含的意义。我们知道许多疾病都有其心理上或身心相关(psychosomatic)的因素,我们也知道安慰剂效应(译按:安慰剂乃指无药效,但有心理作用的药剂)——当一个病人服用了他以为对症下药的药物(其实只是糖丸)后,也会有帮助作用。上述的证据显示,温约翰的成功治疗的个案,乃集中在可用糖丸来处理的范围之内。而新约圣经所说的治病的范围,以至他个人所宣称的治病能力,似乎在他的实际事工内并不出现。说得坦白一点,我们有理由极度怀疑是否确有神迹治病发生过(从悉尼市所举行的神医大会后,经医生跟进查证的个案里,并无一案例是证明有痊愈结果的失败事例里,更加深了我们的怀疑。请参第二篇薛顿(Philip Selden)的报告)。

神学意义

第二个要考虑的问题是治病的神学意义。在承认了能治好的只是很低的比率后,我们问温约翰,他所做的医治是否就像耶稣或使徒们的。他爽快并正确地回答,两者截然不同。我们追问说,就他过往所写的书和所作的教导里,不是正指责其他布道者之所以传道无力,乃由于他们无法像耶稣与使徒一样,祈求得天国的神迹奇事的能力吗。温氏回答说,他感谢狄积奇的提点,如今他了解到他所作的神迹,与耶稣及使徒们所作的并不相同,反而是属于新约哥林多前书十二至十四章所载的医病的恩赐。

这个观念上的转变,对过往所召开过的神医布道大会、“葡萄园事工”,以及温氏所撰写的书籍中持守的立场,显然是极其重大的妥协。我们问他是否会在悉尼的聚会里解释这个立场的改变,他拒绝了(结果是,在整个星期的聚会里,前后两种观念都有表达出来)。

牧养关怀

第三个要考虑的问题,是那些声称神迹治病所造成的牧养影响。温约翰坦白承认他无法治好自己的疾病;也指出他不会对来求治者作任何必定治疗的应许,或对未能康复者埋怨、指不能痊愈纯粹是由于他们缺乏信心的缘故。

但是,当我们问他是否会公开对来求治者说只有极少的成功痊愈比率时,他却又拒绝了。他说只会鼓励人们对上帝有信心,并寻求他的医治。他希望他们知道上帝既有能力、又愿意治疗每一个人,所以他们可以怀抱期望去祈求。他并以此来比附赦罪与救恩。他说我们不会对人说他们只有若干得救的机会,却说上帝有能力又愿意拯救人,并且鼓励他们信靠上帝、寻求赦免。这样子把类别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是叫人震惊的。

像政治家的言论一样,温约翰并没有清晰地、不含糊地应许所有人,他们的疾病皆可得痊愈。但是,他之申言能够痊愈是常规,又表现出过分的自信,却极有可能产生误导性的后果,这是必须加以慎防的。

==========================

第二篇报道:

有关医疗效果的检讨

薛顿医生(DR. Philip Selden)就大会的医治教导和事工,提出与医疗有关的问题。

狄积奇博士在与温约翰一起主持的“属灵争战大会”里,曾如此指出:

“教会里有两个属魔鬼的教义:

1. 上帝今日没有医治;
2. 上帝今日没有说话,他只写文字给我们。”

有五位基督徒医生,对狄积奇所指的第一个魔鬼教义进行评核。他们均相信上帝仍然医治,但不限于狄氏所暗指的神迹方法。我们的上帝是一位医治的上帝,他有千变万化的医治方法,包括自然的与超自然的。

我们在大会尚未召开之前便聚在一起,讨论评核该大会的医治报告的方法。我们的目的在于找寻温约翰及其同工所宣称的医疗效果的真相,好让基督徒能够恰当地对实际发生的事作回应。

悉尼市大主教为我们写了一封推介信给温先生。他也在大会的开幕礼上公开说明这事,以表示他接受我们的评核。

事实上温约翰因知道我们的存在,及密切地观察着整个大会的医治事工,已将他的调子降低,不再像据我们所知的先前其他聚会那样。他不情愿地表示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医治,就是能治愈也不一定是即时见效的;例如他说过:“许多甚或绝大多数人都治不好。”“有时的确能治好,但更多时不能。”当然说到这里,他通常会补上一句老调:“因为我们的信心并未成熟。”

另一位讲者,则曾引述温约翰的话说:有50%的人痊愈,另外50%的人能在别的时候得医治。这并非十足信心的言论,也没有应许有很多人会医好。

温先生提过患背痛病症的人,通常渴望减免痛苦,但医生却无法就此找到任何转变的证据。他自己也承认,并未试过使一条退化的脊骨回复原状。

无论如何,尽管有以上的保留,在每次大会之内,他们仍然公开呼召人出来寻求医治。医治通常都是针对特殊的情况,即运用“知识的言语”,来呼召某个患有某特别病症的人出来。例如温约翰曾呼吁一位来自南威尔斯(NSW)、年约二十多岁、有一块金属物藏在胃里的男士出来;但呼吁了许久还是没有人回应。第二天温约翰说:“我们总会找着你。”

正如我所怀疑的,大部份提出来用祈祷医治的病症,都属于心理性(psychosomatic)、无关痛痒的、或在医学上难以证验(difficult-to-document)的类别,如:

·左脚大姆指有毛病的
·神经失调的
·呼吸有毛病的
·不育的
·两条腿长短不一的(我最喜欢这个——虽然我不能准确地量度两腿的长度)
·背部或颈部有毛病的,诸如此类。

从前在阅读过温约翰的著作时,已知道他相信我们仍活在新约的神迹奇事的时代。在这次大会里所讲述的,也同样是我们仿佛又重回使徒的时代去,故医治已广泛地成了教会的恩赐。他们指出,我们如今见到的只不过是一些征兆。

然后又如何?

在千上百人在不同的聚会中站出来,趋向台前寻求医治。在聚会的末段,温约翰总会要求人们作出回应(“让我们看一些事实。”)。许多人会站立,见证他们身上得着了医治,但却没有具体的描述。

我并不怀疑不少人会在别的基督徒代祷后,得着蒙福与安舒的感觉,以至症状得到了舒缓。但在此阶段,我们却无法就身体的外观看出任何治愈的证据。不过我们仍乐观地期待着大会为我们提供一些可供客观众评核的资料。

有些讲者说的东西无疑问地是正确的,但有些则很令人疑惑。譬如有一个讲者拒绝让那些说“若祢愿意,则医治我”的人跟他一起祈祷;而我一直以为这是圣经教导我们祷告的原则。

与从前的聚会的报导比较,圣灵在是次大会彰显的能力似乎是减少了。但是,仍有许多人滚跌在地、痛哭、尖叫、大笑、甚或表现出歇斯底里的样子。整个情景并不能证明什么东西,因为我常感到有人为操纵情绪的做法——先提示了会发生什么,然后鼓励更多人加入。温约翰在默祷时陡地提高嗓子——急促而粗哑地——“让圣灵来,我命令释放它。”声调颇为吓人。

我们对在大会里抱有寻求医治的人不太多而欣慰,但也有一些坐轮椅来的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

为病人祈祷是对的,也是基督徒合宜的做法,只要不曾作一些无法兑现的应许便很好了。

加尔文如此说:“主无疑在每个时代都活在他的子民中间,在有需要的时候医治他们的疾病,并不会较从前的世代为少。”但他接着说,使徒时代已经过去。

无疑对不少人而言,这次大会使他们蒙受了福气,但并无任何真实证据,显示有器官方面的疾病得着痊愈;更遑论发生了像新约记载的神迹那样子类别众多、病情严重,但又彻底痊愈的医治。

倘若有人主张今日我们所作的医治,即等于耶稣昔日在世时所做的;那么,发生的神迹便应该是彻底并永久性的。

圣经里启示给我们的上帝,是慈爱的,而非反复无常的,他不会一方面说要圆现我们寻求医治的期望,却另方面又不让我们100%痊愈,从而砸碎幻灭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必须睁开眼睛,诚实地观察医治事工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以致人们不会因此而失去了对上帝话语的信心,甚或失落了信仰,只由于肉身医治并没有真实发生。

我们也必须紧记,信仰的核心是救恩的福音,而非医治。耶稣在迦百农完成医治工作后,说:“我也必须在别城传上帝国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为此。”

我们不应把精力倾注在现世,过于我们倾注在来生的。人们的宣称必须无争议地得到验证,但它们至今尚未无法做到;我们也必须慎防有人会失去了信心,而非增加了对上帝的信靠。我们要防范那些教人放弃理性,也放弃对圣经作合宜诠释的学说和作为。

我们需要定睛在上帝身上,祂不仅是医治者,也是救赎主及安慰者。最终又是最彻底的医治,只有在天堂里才经验得到。

薛顿医生

==========================

我以前说过,现在再说,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以为现在上帝不再行医病赶鬼的神迹奇事。不是的。上帝已经把基督的奥秘完完全全地在旧约和新约圣经里启示给世人,他不像过去那样用使徒们行神迹奇事来证明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所以,保罗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十:17)

4。徒十四:11 - 20  “11众人看见保罗所做的事,就用吕高尼的话大声说:‘有神借着人形降临在我们中间了!’12于是称巴拿巴为宙斯,称保罗为希耳米,因为他说话领首。13有城外宙斯庙的祭司,牵着牛,拿着花圈来到门前,要同众人向使徒献祭。14巴拿巴、保罗二使徒听见,就撕开衣裳,跳进众人中间,喊着说:15‘诸君,为什么做这事呢?我们也是人,性情和你们一样!我们传福音给你们,是叫你们离弃这些虚妄,归向那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永生上帝。16他在从前的世代,任凭万国各行其道;17然而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就如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18二人说了这些话,仅仅地拦住众人不献祭与他们。19但有些犹太人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挑唆众人,就用石头打保罗,以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20门徒正围着他,他就起来,走进城去。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

 “就用吕高尼的话大声说:‘有神借着人形降临在我们中间了!’”-- “用吕高尼的话”(Lycaoian) 表示“众人”是属于当地没有受什么教育、比较迷信的人(大概是农民),不是当地的罗马贵族阶级。他们看见保罗和巴拿巴所行的医病神迹,就以为“有神借着人形降临在我们中间了!”这里的“神”是the gods,复数,是希腊文化里的“满天神佛”。

“于是称巴拿巴为宙斯,称保罗为希耳米,因为他说话领首。”-- “宙斯”Zeus 是希腊众神殿里的主神;“希耳米”Hermes 是希腊一位传递信息的神,是宙斯的儿子。巴拿巴的外貌一定比保罗出众,而保罗则是说话最多的人。

“有城外宙斯庙的祭司,牵着牛,拿着花圈来到门前,要同众人向使徒献祭。”-- “门前”是宙斯庙的门?是城门?还是保罗和巴拿巴的住处的门?不很清楚,但很可能是宙斯庙前的门,祭司们是在庙前献祭,因为这不是例常庙里的祭祀。保罗和巴拿巴在医治了瘸腿的人后,听到了消息,可能赶来城外的宙斯庙看个究竟。

“巴拿巴、保罗二使徒听见,就撕开衣裳,跳进众人中间。。”-- 除了这节,只有徒十四:4 是称保罗和巴拿巴为“使徒”(Apostle),路加在《使徒行传》的其他地方都不以“使徒”称呼保罗,像保罗在他的书信里的自称。这里又恢复了“巴拿巴和保罗”的次序(还有徒十五:12,25),所以有人认为这是路加从别的文件借用这起事件。我个人不认为这个次序是很重要的。“撕开衣服”-- 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亵渎了上帝。

从十五到十七节是一段短短的向外邦人传讲的福音信息。我把信息分析一下:

谁是听众?是未受过教育、学识浅薄而又迷信的路司得农民。他们能操两种语言,就是乡谈吕高尼语和希腊语。这是一群特殊的草根阶层人士。

信息的内容和结构:分为三部分 -- 第一,保罗以路司得人看见神迹的反应为接触点,指出他和巴拿巴并不是神,只是使者,奉差遣告诉路司得人有关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第二,这位上帝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第三,这位上帝就是那位将雨水赐下给他们耕种和使他们的农作物生长的上帝。这里没有引用旧约的经文,因为听众不是犹太人,所以保罗不是从特别启示,就是圣经开始,而是以普通启示,告诉那些务农为主的路司得人,谁才是赐给他们雨水和收成的全地大主宰。我们不知道保罗有没有继续提到“基督的事件”,但从“。。离弃这些虚妄(偶像),归向那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永生上帝。”的句子,我们相信他会提到耶稣就是这位上帝差遣到世上来,完成救赎工作的儿子。

传讲的信息有果效吗?我们不清楚,看来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叫路司得人摒弃敬拜多神的信仰,接受耶稣为救主。

“但有些犹太人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挑唆众人,就用石头打保罗,以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门徒正围着他,他就起来,走进城去。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 “但犹太人挑唆。。”(徒十三:50)“但那不顺从的犹太人耸动外邦人。。”(徒十四:2)。。不管保罗和巴拿巴去到哪里,犹太人都跟他们作对,要置他们于死地。“就用石头打保罗”-- 这是保罗不能忘记的事件,他在林后十一:25提及。“以为他是死了。。”-- 路加没有证实保罗是否真的死了。“门徒正围着他。。”-- 提摩太在当中吗?(徒十六:1)提后三:11 说:“。。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难。。”这段经历似乎是保罗和提摩太所共享,一生都忘不了。

“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 特庇是在路司得以东约90公里,在省的边境。从下文可知,保罗和巴拿巴止步在特庇,没有走出这个罗马省,虽然省外还有如 Laranda,比特庇更大的城市,但那是属于 King Antiochus 所管辖的希腊化城市。

5。徒十四:21 - 28  “21对那城里的人传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门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22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又说:‘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23二人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又禁食祷告,就把他们交托所信的主。24二人经过彼西底,来到旁非利亚。25在别加讲了道,就下亚大利去,26从那里坐船,往安提阿去。当初他们被众人所托,蒙上帝之恩,要办现在所做之工,就是在这地方。27到了那里,聚集了会众,就述说上帝借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并上帝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28二人就在那里同门徒住了多日。”

“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 这是回程,目的是要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

“二人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又禁食祷告,就把他们交托所信的主。”-- 这是第一次提到选立长老这回事。保罗是用 presbuterous (长老),在徒二十:17 也是一样。可见在腓一:1 的“监督”(episkopoi)指的是长老;罗十二:8 和帖前五:12 “治理”(rulers,proistamenoi)的人也应当是指长老。保罗在提前三章和多一章有对选立长老更多的教导。

“二人经过彼西底,来到旁非利亚。在别加讲了道,就下亚大利去,从那里坐船,往安提阿去。。”-- 从徒十三:4 被差遣出去(约主后47年三月),到十四:26 的返回安提阿(约主后49年七/八月),一晃眼就过了两年多。对保罗来说,这段旅程教导了他和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十四:22,提后三:11)但没有任何艰难可以叫他退缩,因为他知道,既然这是上帝呼召他要他做的,上帝必然会“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徒十四:27)

默想:

一七八三年,约翰卫斯理已经年满八十岁,他在日记中这样记载:

“我至今已经活了八十岁了,感谢神,我的一生并不辛苦。我不觉得现在比起二十五岁时有更多的病痛。这应该归功于:

(一)神的能力使我能作他所呼召我作的工作;

(二)我每年旅行了四、五千英里的路程;

(三)在白天或黑夜我都能随心所欲地安眠休息;

(四)每日定时起床;

(五)我恒久地讲道;

(六)我爽朗坦诚的性情。我天性多愁善感,但因着神的恩典,我再也不须忧愁了。”

你今年几岁?你愿意把自己奉献给上帝,作他呼召你所作的工作吗?________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