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还记得我在上一课所写的一大段“写作因由/背景”吗?有的人以为圣经既然是“天书”,主耶稣又说:“。。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十六:13)所以我们只要多多祷告,祈求圣灵的引导,就可以解释圣经。说这些话的人有的是很虔诚,很热心事奉,很爱主,为主受尽逼迫的仆人。但他们说的话对吗?
亲爱的弟兄姐妹,千万不要以为圣经好像一些外教,说他们的“天书”是直接从他们的神或使者一字一字的抄录,所以信息是超越文化、历史、地理的时空背景,只要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或有独得天机的圣人教导,就可以得到解释经文奥秘的钥匙。
圣经不是这样一本书。圣经是上帝借着四十多位作者,用了1300-1500年,所写成的。它是记载了救恩历史的起源、开展和结束的一本书,里头有血、有肉,有哭、有笑;有历史、地理、人文、风俗。。不是一本从天掉下来的没有时空观念的书。圣经有五大特征:一、开展性(progressive in nature);二、统一性(unity in nature);三、一致性(consistency in nature);四、有机性(organic nature);五、恒永性(lasting nature)。所以,当我们查考任何一本书卷的时候,我们都要知道它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写作因由,这样才不会忽略了该书卷在整个救恩历史上的定位。
其实不要说查考圣经书卷,就算欣赏一首流行歌曲,有时你也要知道创作者谱写词曲的因由和背景,不然你会听得一头雾水。让我举个例子:大家听过 Paul Simon 和 Art Garfunkel 所合唱的风靡一时的 Sound of Silence (寂静之声)吗?这首歌曲是 Paul Simon 在 1964年创作,后来成为电影《毕业生》的插曲。两人后来分手,但在 2003年同台重唱这首歌。我把它们放在视频《土豆网》让大家欣赏。英文歌词和中文翻译(来自互联网,不是很准确)也放在这里,问题是:大家明白这首歌的意思吗? (请点击播放,微软 OneDrive 视频)
Paul Simon 在美国社会正经历如越战、反种族歧视等社会动乱和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被暗杀(1963)的年代写这首歌。当时他才 23岁,满腔热情,透过这首歌曲“写一种关于大众沈浸在沉默(盲目、压制等象征)之中的异象(Vision),来批判社会只知道盲目崇拜物质偶像(Neon god they made),不知道也不敢正视社会的真实面(例如地下铁与廉价公寓中的穷人)。沉默变成一种声音(sound of silence)让大众以为一切都还是正常。。目的是希望社会能够突破这些盲目与不合理的压抑,而找到出路。”(引自互联网)“霓虹灯的微芒划破夜空,带给世界的是虚假的光明,却惹得人们对它顶礼膜拜。人们例行公事地生活着,言而无意,唱而无心。歌曲以怀旧的旋律托着略微沉重的文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如歌中最后唱到的‘先知的话语当显现于地铁车站的墙上和穷人的廉价公寓中’,包裹于自己小小幸福中、自以为是地生活的人们,是否也当更真实地看看这个世界,听听沉默中的声音呢?”(引自互联网)顺便一提, 他的批判仍然适用于今天的社会。李建安牧师在他的《知识分子缺席的时代》(2010年,福音文化中心发行)就针对这种“沉默的声音”感慨地说道:
一张空着的长凳,一盏没亮的街灯,一片白茫的景观;知识分子的缺席,智慧言语的缺欠,前景一片的迷茫。
这正是这时代的写照。
没有智慧言语的时代是空洞的;没有知识分子的时代是空白的。
讲台不再宣讲神的道;财富安富、胡言乱语、哈利路亚。。取代了神的道;讲台是空空洞洞的。
教会除了“怪”、“力”、“乱”、“神”、“离”、“奇”、“吵”、“闹”,还有什么?那是空空白白的;教会的昨日除了以一片空白还是空白。
当空洞取代了神的道,当空白占据了神的家,教会的前景是堪忧的;今天教会的光景与前景令人一万个不放心。
智慧的言语在哪?知识分子在哪?没了、缺席了。
我们无言以对。。。(完)
这是李建安牧师的现代版 Sound of Silence!
2。约壹一:1 - 4 “1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2(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3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4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注:有古卷作"我们")的喜乐充足。”
《新译本》:1论到太初就已经存在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亲眼所看见,仔细观察过,亲手摸过的;2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见过了,现在也作见证,并且向你们宣扬这本来与父同在,又向我们显现过的永远的生命。3我们把所看见所听见的向你们宣扬,使你们也可以和我们心灵相通。我们是与父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心灵相通的。4我们写这些事,是要使我们的喜乐充足。
KJV:1 That which was from the beginning, which we have heard, which we have seen with our eyes, which we have looked upon, and our hands have handled, of the Word of life; 2 (For the life was manifested, and we have seen it, and bear witness, and shew unto you that eternal life, which was with the Father, and was manifested unto us;) 3 That which we have seen and heard declare we unto you, that ye also may have fellowship with us: and truly our fellowship is with the Father, and with his Son Jesus Christ. 4 And these things write we unto you, that your joy may be full.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 -- 使徒约翰开门见山,没有浪费笔墨在一般书信的公认格式,如开头介绍自己、收信人、问安语、祈祷等字句,他急不及待直接指向那个“山”,就是“生命之道”,他要人把注意力专注在这个“山”上。为什么?(注:原文的“生命之道”是置放在第一节的最末,但中文翻译则不同。)
这就回到人最基本的问题:上帝造人,给人生命,人活着目的何在?
首先我们要知道,生存不是生命,生活也不是生命,不然人与动物有什么不同。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衣食住行),然后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有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共五类。人有的吃,有的喝,有安全感,最多只能说是生存,动物也是生存。若其他需求也都获得满足,人就活得比动物好,但还是生存,好像宠物一样。
那么,什么才是生命?你听那位“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约三:13),那位创造主又是救赎主的耶稣基督,他怎样说: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申八:3)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25-33)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
“。。我来了,是要叫羊(注: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十:10)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
归纳起来,我们就明白上帝造人,所给人的是怎么样的生命。
与动物不同,上帝造的人是有灵的活物(创二:7)。 要维持肉身活着,人需要吃,需要喝,因上帝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三:17-19)但这不是人活着的目的。比食物还重要的,是上帝的话语。主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他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信耶稣的人得生命,因为主耶稣就是生命。凡是有这生命的,他活着的主要目的就是荣耀上帝,永远以上帝为乐(林前十:31,诗七十三:25-26)。
圣经还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新)生命:
A。重生: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三:5-8)
“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上帝活泼常存的道。”(彼前一:23)
B。新人: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1-24)
“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三:9-10)C。与上帝的性情有份:
“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上帝的性情有分。”(彼后一:4)
在所有形容这生命的词语中,没有一个比“永生”更为特出的。“永生”是“永远的生命”的缩写。“生命”的希腊文是 (zōē)(如约壹一:2 “。。这生命。。”), “永生”的希腊文是 (zōēn aiōnion)(如约壹一:2 “。。那永远的生命。。”)在约三:36 说:“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在原文,此节的下半节没有“永”字,可见约翰将“生命”()等同于“永生”()。一个人信主耶稣后所得的“生命”是“永生”,也是死里复活后的生命(约五:29)。这个生命的特质是“与上帝的性情有分”(彼后一:4),因为创造天地的上帝和救赎主是“永生的上帝”。这个 词语在旧约圣经出现了约十八次,在新约圣经出现了约十四次,除了上帝有这属性的生命之外,“永生”的词语是不能用在任何万物的。
但 使徒约翰在《约翰福音》却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1)又说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
在《约翰壹书》他又说: “这见证就是上帝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人有了上帝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生命。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五:11-13)前者要人信耶稣得永生,后者要信徒知道自己有永生。
所以,“我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西二:8)
这是何以使徒约翰在《壹书》的开头就开门见山,要我们专注在“生命之道”这座山上,他要我们在 这乌烟瘴气,有各门各派,众说纷纭的世界里,定睛在这座山,珍惜上帝赐给我们的生命,就是永生。
这也是何以他在《壹书》的结尾提醒信徒,“我们知道我们是属上帝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我们也知道上帝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是真神,也是永生。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象!”(约壹五:19-21)
我们在下一课继续查考这段宝贵的经文。
我叫大家回到基本要道,这是反潮流的说法。现在不管哪门学问,大家都说要创新,要跳出框框,要打破常规,不然就会被淘汰。
基督教圈子里也是这样。不管是神学教义,还是讲台传讲信息,或是敬拜赞美和其他事奉,大家都要创新。近来看到一本基督教刊物,以“基督整全的天国福音”为主题,给我的印象是基督的“福音”好像缺少了什么,我们要传讲“整全”的福音才可以。
在一本管理学书籍,《管理基本功》(赵凡禹著,海鸽文化出版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作者把“创新”这题目放在最后一章,理由是:在这个千变万化的复杂环境中,管理的基本功离不开四大职能,就是计划、领导、组织和控制。掌握这四大职能,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算不能够创新。 当然创新没有什么不好,但千万不要把“搞怪”当作“创新”!
在这末世的日子,保罗说:“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做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四:3-5)
就算是反潮流,我们还是回到基本要道,尽我们的职分,忍受苦难,做传道的工夫吧!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