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希伯来书》 - 坚守主道,忍耐到底

第二十一课 - 劝勉与警戒(三A)- 不长进的会众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经文:来五:11 - 六:3

主旨:

当会众听到“麦基洗德”(来五:10)的名字时,他们似乎在“交头接耳”问“谁是麦基洗德”?“牧者”责备会众的不长进,领悟力迟钝,“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他们”。他把这些还在学基本教义的人比作“吃奶”,把那些灵命成熟,上教义进深班的人比作“吃干粮”。他还说:“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最后,“牧者”劝勉会众“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

1。在上一课谈到作大祭司需要的资格时,“牧者”比较了人间大祭司(那些出于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的后裔),和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的耶稣基督。他说:

来五:1 - 4 作人间大祭司的资格有二:

A。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

B。他是蒙上帝所召,像亚伦一样。

来五:5 - 10 耶稣基督作大祭司的资格也有二:

A。他是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所立的大祭司。

B。他虽身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得以完全,进入他所当得的荣耀,故能体恤我们的软弱,配得作为大祭司。

在比较耶稣基督作为大祭司和旧约的大祭司与祭祀制度的整幅图画里,这段经文才不过是“牧者”描绘的第一笔;以后我们还要看他怎样一笔一笔细细描绘耶稣基督作为大祭司的职分。

正当他要继续说下去,他注意到会众中不少人“交头接耳”,听到他们说“谁是麦基洗德啊?谁是麦基洗德啊?”


2。来五:11 - 14  “11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12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13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14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新译本》:11论到这些事,我们有很多话要说,可是很难解释;因为你们已经迟钝了,听不进去。12到这个时候,你们应该已经作老师了;可是你们还需要有人再把上帝道理的初步教导你们。你们成了只能吃奶而不能吃干粮的人!13凡是吃奶的,还是个婴孩,对公义的道理没有经历;14只有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官能因为操练纯熟,就能分辨是非了。

KJV:11 Of whom we have many things to say, and hard to be uttered, seeing ye are dull of hearing. 12 For when for the time ye ought to be teachers, ye have need that one teach you again which be the first principles of the oracles of God; and are become such as have need of milk, and not of strong meat. 13 For every one that useth milk is unskilful in the word of righteousness: for he is a babe. 14 But strong meat belongeth to them that are of full age, even those who by reason of use have their senses exercised to discern both good and evil.


“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  --  在上一课,“牧者”说耶稣基督是是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所立的大祭司,但是他没有说明麦基洗德是何许人。当会众“交头接耳”问谁是麦基洗德的时候,他说:“论到麦基洗德。。”我们千万别怪会众有不知道麦基洗德的,如果你问今天教会的人,我想也没有多少人会知道麦基洗德是何许人。旧约圣经只有两处地方提到麦基洗德:一、在创十四:17-20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赐福与亚伯兰!至高的上帝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二、在诗篇一百一十:4 “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如果不是圣灵给大卫的这个启示,我想《希伯来书》的“牧者”也不会知道耶稣基督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更何况是当时的会众。 就算有听过“麦基洗德”(Melchisedec)这个名字的人,相信也未必能解释他是一个怎样的祭司,但比不能解释还糟的是,“牧者”说这是“因为他们听不进去”(sluggish in your ears or slow to learn);《新译本》的翻译更清楚,“因为你们(他们)已经迟钝了,听不进去。” 可以翻译为“领悟力迟钝”。看原文:


我们要问的是:会众是原本领悟力灵敏,现在因对上帝的道失去“胃口”,以致变得迟钝;还是本来就迟钝,对上帝的道的了解不能进深到另一个层面?我们很难判断。但从原文的动词 (you have become),文法是 2 pers, plural, perfect indicative active ,当作者用完成式动词时,我们要分辨他强调的是“动作已经完成”(completion)还是“所造成的状态(resultant state)”。从下文的警戒,焦点应该是后者,会众的领悟力仍然迟钝,这是我们可以肯定的。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  这段经文把会众的属灵状况清楚地告诉我们。按一般学习的进度,这些人“本该作师傅”,意思是可以作老师,教导初信者一些基本的福音要道。谁知他们到现在“还得有人将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他们”。原文是:

简单地说,“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英文:the preliminary ABC of the oracles of God)就是基督教信仰里的基本教义(ABC)。“牧者”先把他们比喻为“吃奶”,然后在下文来六:1-2 清楚说明这是指什么基本教义(“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

“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  还在学基本教义的人是比作“吃奶”(这也是林前三:1-2,彼前二:2的用语);灵命成熟,上教义进深班的人是比作“吃干粮”。“牧者”把这两种人作个比较:
 

吃奶的 吃干粮的
   
婴孩 成人
   
不熟练仁义的道理

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一、吃奶的是婴孩,是初信者,灵命不成熟的人。《和合本》说他们“不熟练仁义的道理”;《新译本》则作“对公义的道理没有经历”。这是什么意思? 句子的表面意思似乎是说,他们对道德上的教训(ethical teaching)一窍不通,就像婴孩一般。但有学者 Professor William L Lane(1931-1999,Professor of Biblical Atudies at Seattle Pacific University)在他的著作《Hebrews - A Call to Commitment》(Regent College Publishing,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1985)说“the word of righteousness”(仁义的道理)是一个专门术语,必须根据上下文来下定义。他引用第二世纪初的殉道者 Polycarp(AD 69–155,士每拿主教  bishop of Smyrna,使徒约翰的弟子)在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的说法:

I therefore exhort you to carry out the word of righteousness and to practice endurance to the limit - an endurance of which you have an object lesson not only in those blessed persons, Ignatius, Zozimus, and Rufus, but also in members of your own community, as well as in Paul himself and the other apostles...

 Ignatius, Zozimus, and Rufus 三个人都是殉道者。Polycarp 把经历“仁义的道理”(the word of righteousness)的极限等同忍耐到底,甚至殉道。“牧者”责备《希伯来书》的犹太裔基督徒,说他们“不熟练仁义的道理”, 是因为他们在逼迫中没有忍耐到底,更别说为主殉道了。我们在第一大段(来一:1 - 四:16)已经看到他怎样三番四次地劝勉和警戒他们:

不管环境怎样恶劣,面对的逼迫和引诱怎样严厉,与罪的斗争到何等地步,他们都不可弃绝主的道;要忍耐到底,把生命的船只碇泊在学到/听见的基督的道理上,否则将会如船只一般随波逐流。。。(来二:1-4)

应当思想他们所宣任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因为与仆人摩西相比,耶稣是治理上帝之家的儿子。如果不听命于摩西,还受上帝的惩罚,若会众离弃耶稣,岂不要受更严厉的惩罚吗?所以,“牧者”劝勉他们要把坦然无惧的心和可夸的盼望持守到底。。。(来三:1-6)

他也引用当年以色列人在旷野因不信上帝的话,不得进入应许的安息之地,劝勉他们不要因为落在患难中而信心动摇,甚至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上帝离弃,“牧者”劝勉他们,不管是今生在地上的安息,或在主里面死了,息了自己的劳苦,在天上的安息,“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不可半途而废。。。(来三:7-四:11)

我们作主门徒的,要常记得他给我们的教训:“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可八:34-38)


二、吃干粮的是成年人,灵命成熟的人。“牧者”说:他们“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新译本》则作:“他们的官能因为操练纯熟,就能分辨是非了。”有的学者认为原文 (NIV 作 constant practice,the experience or skill acquired through practice),中文翻译作“习练得通达”或“操练纯熟”,都不是很准确。这个字实际上表示一个“状态”或“情况”(John A L Lee,Hebrews 5:14 and hexis,A history of Misunderstanding,Novum Testamentum Vol. 39, Fasc. 2 1997)。成熟的人因为有成熟的属灵状况而拥有经锻炼的能力,能够分辨好坏。意思是:在罗马官员的审判下,基督徒要选择承认基督耶稣为主,还是承认罗马该撒为主。选择前者要为主和福音丧掉生命,但主再来时要得生命冠冕;选择后者或许救了自己的生命,可能还赚得全世界,但在主荣耀降临的时候,主要把他们所作的视为可耻。只有灵命成熟的人,心窍开通,能透彻明白上帝的话,而“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四:12)所以,他们能分辨“好”与“歹”,选择“生命和荣耀的冠冕”,而不是选择“积攒财宝在地上”(太六:19)。


“论到麦基洗德。。。”  --  既然会众领悟力迟钝,灵命不成熟,“牧者”是不是不再解释有关“麦基洗德”的事呢?不是。他要在第七章详加讲解,但暂时他还有话说。。。。


3。来六:1 - 3  “1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2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3上帝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

《新译本》:1,2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初步的道理,努力进到成熟的地步,不必在懊悔死行,信靠上帝,洗礼,按手礼,死人复活,和永远审判的教训上再立根基。3只要上帝允许,我们就这样作。

KJV:1 Therefore leav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doctrine of Christ, let us go on unto perfection; not laying again the foundation of repentance from dead works, and of faith toward God, 2 Of the doctrine of baptisms, and of laying on of hands, and of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and of eternal judgment. 3 And this will we do, if God permit.


上文我已经说了,当“牧者”责备会众还需要人教导他们“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来五:12,英文:the preliminary ABC of the oracles of God,基督教信仰里的基本教义),他先把他们比喻为“吃奶”,接下来才在来六:1-2 清楚说明这是指什么基本教义。

什么基本教义呢?先看原文:

从中文的翻译,基本教义有六项,即“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但从原文来看,学者(如 F F Bruce)认为“懊悔死行、信靠上帝的根基”指的是“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英文是:Let us not lay the foundation all over again  --  the foundation of repentance from dead works and faith in God, which consists in teaching about baptisms, about laying on of hands,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and eternal judgement.

懊悔死行、信靠上帝的根基  =  共四项:

(1)“各样洗礼”(baptisms)

(2)“按手之礼”(laying on of hands)

(3)“死人复活”(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4)“永远审判”(eternal judgment)


懊悔死行、信靠上帝的根基

简单地说,基督教的信仰就是信耶稣基督得救,或说信上帝所差遣的儿子耶稣基督就能得救(约十七:3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一个罪人从背向上帝,“回转”(或“归正”conversion)面向上帝,过程中必须包含两个元素,就是“悔改”(repentance)与“信心”(faith)。

A。什么是“悔改”?《希伯来书》的“牧者”称为“懊悔死行”(repentance from dead works)。(取自李建安牧师《救赎论》的讲义)

定义:这是在心思以及性情上对罪产生有一种完全以及诚恳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包含有一种自我感觉无力自救、自己知晓有罪、并且清楚了解上帝的慈爱,以及有一种非常强烈愿意由罪中被拯救,和愿意离弃罪恶。

必须性:

(1)从神学的角度来看,在救恩的实施当中,悔改是必须的,因为当人完全堕落在罪中之后,他与上帝是完全隔离的。这在罪中与上帝完全隔离的人,若是需要上帝的话,在他生命必先产生一个根本的、彻底的改变。悔改是人与上帝恢复关系的行动中从人而发的那个层面。从人这个层面来说,悔改其实并不是表明说 这行动是人要归回到上帝面前的一个必须,而是说悔改就是归回到上帝面前的那个行动本身。

(2)悔改是必须的,因为这正是圣经特定必须服从的命令。在施洗约翰的事工中,他的工作焦点乃在于将来的那一位、那将来的国度。而要进入这个国度乃是透过悔改(可一:4,徒十九:4)。如同施洗约翰一样,主耶稣也要求跟从者需要悔改(可一:15)。同样的,在使徒的教导当中,使徒也命令信徒悔改(徒二:38,十七:30,二十:21)。当我们在谈论悔改的必须性,我们看到说悔改就是归向上帝的行动。我们也要肯定说悔改虽然是一个点性的行动,但却又不是一次过的行动。悔改是一种人归回到上帝的行动,因为有归回的性质在里面,这内中已经含有意思说悔改是一生的行动。加尔文认为悔改包含有两个元素:对罪的克制,以及在基督内的新生命。就是整个人在上帝面前的更新,以及重新得回上帝在罪人身上的形像。

B。什么是“信心”?(资料取自李建安牧师《救赎论》的讲义)

信心的种类:

我们可以把信心分成四大种类:

(1)历史性的信心

历史性的信心乃是指一种纯粹是理智对真理的了解,而内中缺乏任何道德或属灵的目的。所谓历史性的信心并不是指那一种只是相信历史事实/事件而没有包括道德或层灵的真理,或一些历史性的见证。历史性的信心乃是在表明一个人可能对圣经的真理表示接纳,如同接纳任何历史事件一样,但内中却缺少一种个人性的参与,这样的信心可能是由于传统、教育、或一些的大众观点、或一些人对圣经伦理道德的观念所产生。这样的观念可能是非常的正确或甚至是非常符合圣经的观念,但却不是由心而发,也即不是由上帝而来的信心。(太七:26,徒二十六:27,28,雅二:19)

(2)神迹性的信心

这所谓神迹性的信心乃是一个心中所存有的信念,相信说他能够行一件神迹,或一件神迹将发生在他的身上,上帝可以给一个人一件超乎他本身能力所能做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需要信心才能够完成。当然以最终极的观点来说是上帝在行神迹而不是人,但人却能够成为上帝行神迹的器血。(太十七:20,可十六:17-18)这样的信心有可能随伴有救恩的信心。(太八:10-13,约十一:22,4O,徒十四:9)

(3)暂时的信心

从新约的圣经中,我们可以分辨出真信心与暂时的信心。太十三:1-23 是撒种的比喻。在撒种的比喻当中乃是在描述人对上帝的话语或福音的回应,比喻告诉我们有一些福音的种子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接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暂时的信心”对福音或是上帝的话也是有反应,并且包含有一些真信心的记号。但却缺少了坚持到底的性质,意思就是说有一些外表看来是信心的,但长久之后却证明不是真信心。然而,这只不过是在理论的层面一种分辨,在实际上,我们很难分辨什么是真信心,什么是暂时的信心。

(4)救恩的信心

救恩的信心是一种由内心所产生并且植根于重生生命的信心。这样的信心并不是借着人的活动所产生,乃是上帝在人心的工作所产生的一种可能性。在重生的时候,上帝把这信心的种子就种植在人的心中,因此也称为信心的种子 semen fidei 。只有当上帝把这信心的种子种植在人心中后,人才有可能运作这样的信心,但圣经议论到救恩信心时,虽然这信心是圣灵所赐的,但却好像是人的活动。我们可以给救恩的信心下这样的定义说:救恩的信心乃是圣灵借着 福音的真理在人心中动工,以致产生一种确定的信念,并从心中产生对上帝在基督里面所发出的应许的一种绝对信赖。


信心的特性:


(1)信心的基础乃是耶稣基督

信心的基础乃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信心的这一个层面,相信耶稣是我们信的对象与基础就特别的使救恩的信心有它的特性,信心就是一个人能够舍去自己,归入基督。 B B Warfield 曾经这样说过:“It is not faith in Christ that saves,but Christ that saves through faith。” Warfield 这样的说法,主要的是要确保我们免予陷入在救恩中把信心看成是一种功劳的危险。严格来说,并没有所谓救恩的信心(saving faith),而只有救赎的耶稣(saving Christ),因此我们所应当强调的,不是信心救了我们,而是我们因信被基督所救赎。信心的有效性因此并不在于信心本身,而乃在于信心的基础与对象,就是基督耶稣本身。

(2)信心乃是一种对从上帝所领受的恩物的运用

腓 一:29 以上下文来看,乃是焦注在受苦过于信心。但是保罗却在这里要腓立比的信徒以崭新的观点把受苦看成是从上帝所领受的恩物,就有如信心是上帝所给人的恩物一般,在这里,信心和受苦就有一种平行的对照。受苦虽然是从上帝那边所领受的恩物,但却不因此就失去了或减轻了在受苦中苦楚的真实性,或我们真正是亲身经历受苦的主角。同样的,信心虽然是从上帝那边而来,但有信心的是我们,不是上帝。所以信心的恩物赐给了信徒,并不因为上帝需要信心,而是赐给我们这些需要有信心的人,使我们因此能够把信心运用在基督的身上,因此,这信心的恩物并没有因此使信徒的相信减少或失去。

(3)信心有各种不同的程度

信心需要我们去运作。当我们运作信心的时候,就产生不同程度的信心。在新约圣经中有所谓的“小信”(太八:26,六:30)。“小信”乃是被环境所决定,而不是受信心的对象所决定。主耶稣也因此提出说有小信的反面,就是大信心。(太八:10,十五:28)


在这个信仰的根基上,初信耶稣基督的人都必须上四堂入门课:

A。“各样洗礼”(baptisms)

原文“洗礼” 是复数,难道“洗礼”有很多种吗?一般英文译本都把原文 baptisma (太三:7,罗六:4)翻译为 baptism ;把 baptismos (来六:2,九:10,可七:4,8)翻译为 washing 或 ablution。前者指的是基督教的洗礼,后者指的是犹太教的洁净礼仪,如浴身、洗手、洗杯、罐、铜器等物。。延伸为洗净“。。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七:21-23)

来六:2 的“洗礼”,原文来自 (baptismos),是复数,指的是犹太教重复实行的礼仪性清洗,象征基督教信徒要洗净内在的属灵污秽,不是教导基督教的“洗礼”有洁净灵魂的功用。所以,英文译本 NASB 译作 washings,RSV 译作 ablutions。“洗礼”的真正意义可参考《罗马书》第六章。(“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象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 罗六:3-5)
 

B。“按手之礼”(laying on of hands)

福音书有记载主耶稣按手在病人身上,给他们医病(太九:18,可六:5,八:250 ,按手祷告祝福(太十九:13,可十:16)。。《使徒行传》记载使徒按手在人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徒八:17,十九:6),按手行差遣之礼(徒十三:3)。。《提摩太前后书》都有提到按手给人得恩赐(提前四:14,提后一:6)。这里指的主要是关于信徒受圣灵,得恩赐,受膏抹,担任圣工的教导。(来二:4,六:4,十:29 都是关乎圣灵的)
 

C。“死人复活”(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前面两项是初信者在踏入救恩之门后所要 立刻学习的;后面两项则是关于末日将要发生的事。对当时的犹太裔基督徒来说,他们离弃基督,返回犹太教或异教,可能不觉得有损;不过是离弃一个“教主”,归向另一个“教主”罢了;从遵守基督教的礼仪,换成另一种礼仪。。但“牧者”说“不是!”。。“死人复活”和“永远审判”是基督教独有,他们今天可以离弃耶稣,但他们将来要面对严重的后果。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详细解说了“死人复活”之道,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林前十五:12 - 58

12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13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
14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15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上帝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上帝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
16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
17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
18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
19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
20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21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
22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23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
24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上帝。
25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
26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
27因为经上说:“上帝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说万物都服了他,明显那叫万物服他的,不在其内了。
28万物既服了他,那时,子也要自己服那叫万物服他的,叫上帝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
29不然,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将来怎样呢?若死人总不复活,因何为他们受洗呢?
30我们又因何时刻冒险呢?
31弟兄们,我在我主基督耶稣里指着你们所夸的口极力地说,我是天天冒死。
32我若当日象寻常人在以弗所同野兽战斗,那于我有什么益处呢?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
33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
34你们要醒悟为善,不要犯罪,因为有人不认识上帝。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愧。
35或有人问:“死人怎样复活,带着什么身体来呢?
36无知的人哪,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
37并且你所种的,不是那将来的形体,不过是子粒,即如麦子,或是别样的谷。
38但上帝随自己的意思给它一个形体,并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体。
39凡肉体各有不同:人是一样,兽又是一样,鸟又是一样,鱼又是一样。
40有天上的形体,也有地上的形体。但天上形体的荣光是一样,地上形体的荣光又是一样。
41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这星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
42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
43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
44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
45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46但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
47头一个人是出于地,乃属土;第二个人是出于天。
48那属土的怎样,凡属土的也就怎样;属天的怎样,凡属天的也就怎样。
49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
50弟兄们,我告诉你们说,血肉之体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
51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52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
53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
54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
55“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56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57感谢上帝,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58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D。“永远审判”(eternal judgment)

大家只要看《启示录》第二十章就明白了(还有太二十五章,约五:22,27,徒十七:31)。

启二十:11 - 15

11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
12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13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
14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
15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上帝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  --  “牧者”看到这些仍然吃奶,灵命不成熟的会众,我想他一定痛心疾首“还得有人将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他们)”;哪有父母看到孩子年年都留级,而不痛心的呢?怎么办?难道“牧者”要继续喂奶给他们吗?我们在这里看到“牧者”的 慈父慈母心肠,他对这些人不放弃,就像保罗说的:“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向别人求荣耀,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上帝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象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他国、得他荣耀的上帝。”(帖前二:6-8,11-12)“牧者”对他们有信心,要想方设法,不断地教导他们“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上帝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

这也是今天的牧师传道,主日学老师所要学习的功课:想方设法,把会众和学生“竭力地进到完全的地步”。


接下来,在没有讲论“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之前,“牧者”还有话要对会众说。我们下一课再见。


4。小结(来五:11 - 六:3):

当会众听到“麦基洗德”(来五:10)的名字时,他们似乎在“交头接耳”问“谁是麦基洗德”?“牧者”责备会众的不长进,领悟力迟钝,“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上帝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他们”。他把这些还在学基本教义的人比作“吃奶”,把那些灵命成熟,上教义进深班的人比作“吃干粮”。他还说:“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最后,“牧者”劝勉会众“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

 

默想:

彼后一:3-11

3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
4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上帝的性情有分。
5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
6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7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
8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
9人若没有这几样,就是眼瞎,只看见近处的,忘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
10所以弟兄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们若行这几样,就永不失脚。
11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

我以标题《在基督里长进》编写了《彼得后书》课程。我在第一课《引言》把书信的内容和思路告诉大家:

内容:

彼得认为抵挡异端邪说的诱惑,就要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不断地长进。
 

思路:

(1)先认识自己信心的根基是什么。
(2)有了根基,就要长进。在长进的路上,有上帝已经为我们做的,但我们也有责任继续的向前冲。
(3)目的是:要丰丰富富地进入基督的国度。
(4)只要扎根得深,我们就不怕异端邪说的诱惑。我们要认识他们的特征,这样知己知彼,才能防备他们的误导。
(5)更重要的,我们要记念先知的话和基督的命令:主必再来。
(6)因为他必再来,我们就当警醒祷告,敬虔度日,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可以安然见主。

初期教会面对的内忧外患,有来自罗马政权和异教徒的蔑视和憎恨,有来自假师傅的搅扰和异端邪说的诱惑;信徒在敌人四面围攻下,很容易就想离弃耶稣基督,回去做个异教徒,过一个“风平浪静”的生活。今天的教会除了面对这些敌人之外,还有为了迎合迷信会众的需要,教会采用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法和企业管理模式,推广福音,增加会友数目。。我在上一课讲解来五:7-8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上帝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说:

。。今天有些宣讲成功丰盛神学的宗派/人就是违背了圣经这个大原则,他们不要苦难,只说信耶稣就有求必应,事事顺利,病得医治,事业成功,发财兴旺,多子多福。。这种宣讲很得人心,教会人数按几何倍数增长,大家因神国拓展而沾沾自喜。其实这是中了魔鬼的诡计。当日耶稣在旷野受魔鬼试探(太四:1-11),如果他选择的是今天这些人所选择的宽路,行神迹把石头变成食物,满足自己的私欲;行奇事从殿顶跳下去,哗众取宠;俯伏拜魔鬼撒但,不走十字架道路,轻而易举地就得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今天全世界早已都是基督徒,我们也不必煞费苦心宣讲上帝的道了。(完)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来六:1)彼后三:18 “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要拯救教会,还有比这更好的良方吗?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