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资料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基督教文化面面观》)
A。天主教《旧约》共有四十六卷,而基督教(新教)《旧约》则为三十九卷,其篇目的汉译名称对照如下:
天主教译名 | 简称 | 基督教译名 | 简称 |
创世纪 | 创 | 创世记 | 创 |
出谷纪 | 出 | 出埃及记 | 出 |
肋未纪 | 肋 | 利未记 | 利 |
户籍纪 | 户 | 民数记 | 民 |
申命纪 | 申 | 申命记 | 申 |
若苏厄书 | 苏 | 约书亚记 | 书 |
民长纪 | 民 | 士师记 | 士 |
卢德传 | 卢 | 路德记 | 路 |
撒慕尔纪上 | 撒上 | 撒母耳记上 | 撒上 |
撒慕尔纪下 | 撒下 | 撒母耳记下 | 撒下 |
列王纪上 | 列上 | 列王记上 | 王上 |
列王纪下 | 列下 | 列王记下 | 王下 |
编年纪上 | 编上 | 历代志上 | 代上 |
编年纪下 | 编下 | 历代志下 | 代下 |
厄斯德拉上 | 厄上 | 以斯拉记 | 拉 |
厄斯德拉下(乃赫米雅) | 厄下 | 尼希米记 | 尼 |
多俾亚传(多比传)(Tobit) | 多 | (无) | |
友弟德传(犹滴传)(Judith) | 友 | (无) | |
艾斯德尔传 | 艾 | 以斯帖记 | 斯 |
玛加伯上(马加比传上)(1 Maccabees) | 加上 | (无) | |
玛加伯下(马加比传下)(2 Maccabees) | 加下 | (无) | |
约伯传 | 约 | 约伯记 | 伯 |
圣咏集 | 咏 | 诗篇 | 诗 |
箴言 | 箴 | 箴言 | 箴 |
训道篇 | 训 | 传道书 | 传 |
雅歌 | 歌 | 雅歌 | 歌 |
智慧篇(所罗门智训)(Wisdom of Solomon) | 智 | (无) | |
德训篇(便西拉智训)(Wisdom of ben Sirach) | 德 | (无) | |
依撒意亚 | 依 | 以赛亚书 | 赛 |
耶肋米亚 | 耶 | 耶利米书 | 耶 |
哀歌 | 哀 | 耶利米哀歌 | 哀 |
巴路克(巴录书)(Baruch) | 巴 | (无) | |
厄则克耳 | 则 | 以西结书 | 结 |
达尼尔 | 达 | 但以理书 | 但 |
欧瑟亚 | 欧 | 何西亚书 | 何 |
岳厄尔 | 岳 | 约珥书 | 珥 |
亚毛斯 | 亚 | 阿摩司书 | 摩 |
亚比底亚 | 北 | 俄巴底亚书 | 俄 |
约纳 | 纳 | 约拿书 | 拿 |
米该亚 | 米 | 弥迦书 | 弥 |
纳鸿 | 鸿 | 那鸿书 | 鸿 |
哈巴谷 | 哈 | 哈巴谷书 | 哈 |
索福尼亚 | 索 | 西番雅书 | 番 |
哈盖 | 盖 | 哈该书 | 该 |
匡加利亚 | 匡 | 撒迦利亚书 | 亚 |
玛拉基亚 | 拉 | 玛拉基书 | 玛 |
B。
天主教《新约》共有二十七卷,其篇目的汉译名称对照如下:天主教译名 | 简称 | 基督教译名 | 简称 |
玛窦福音 | 玛 | 马太福音 | 太 |
马尔谷福音 | 谷 | 马可福音 | 可 |
路加福音 | 路 | 路加福音 | 路 |
若望福音 | 若 | 约翰福音 | 约 |
宗徒大事录(宗徒行实) | 宗 | 使徒行传 | 徒 |
罗马书(圣保禄致罗马人书) | 罗 | 罗马书 | 罗 |
格林多前书(格林多人一书) | 格前 | 哥林多前书 | 林前 |
格林多后书(格林多人二书) | 格后 | 哥林多后书 | 林后 |
迦拉达书(迦拉达人书) | 迦 | 加拉太书 | 加 |
厄弗所书(厄弗所人书) | 弗 | 以弗所书 | 弗 |
斐理伯书(斐理伯人书) | 斐 | 腓立比书 | 腓 |
哥罗森书(格罗森人书) | 哥 | 歌罗西书 | 西 |
得撒洛尼前书(德撒洛尼人一书) | 得前 | 帖撒罗尼迦前书 | 帖前 |
得撒洛尼后书(德撒洛尼人二书) | 得后 | 帖撒罗尼迦后书 | 帖后 |
弟茂德前书(弟茂德一书) | 弟前 | 提摩太前书 | 提前 |
弟茂德后书(弟茂德二书) | 弟后 | 提摩太后书 | 提后 |
弟铎书 | 铎 | 提多书 | 多 |
费肋孟书(费赖孟书) | 费 | 腓利门书 | 门 |
希伯来书(希伯来人书) | 希 | 希伯来书 | 来 |
雅各伯书 | 雅 | 雅各书 | 雅 |
伯多禄前书(伯多禄一书) | 伯前 | 彼得前书 | 彼前 |
伯多禄后书(伯多禄二书) | 伯后 | 彼得后书 | 彼后 |
若望一书 | 若一 | 约翰壹书 | 约壹 |
若望二书 | 若二 | 约翰贰书 | 约贰 |
若望三书 | 若三 | 约翰叁书 | 约叁 |
犹达书(如达书) | 犹 | 犹大书 | 犹 |
若望默示录 | 默 | 启示录 | 启 |
C。次经:(Deuterocanonicals or Apocrypha)
《次经》(Deuterocanonicals 或 Apocrypha)指《圣经》中见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和“拉丁通行本”,而不见于《希伯来文圣经》的七卷经书及几篇“补遗”,即《多俾亚传》、《友弟德传》、《巴路克书 》、《智慧篇》、《德训篇》、《玛加伯传上》、《玛加伯传下》、《以斯帖补篇》、《但以理外篇》等。神学家们对这几卷书的经典地位有争议,原因有三:
一、原文非希伯来文或希伯来原文已佚;
二、内容与《律法书》不尽相同;
三、写作时间在以斯拉时代以后。
1546 - 1563年天主教会在“特兰托大公会议”上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与表决。1564年11月13日,教皇庇护四世宣布“拉丁通行本”为天主教会法定本《圣经》。所收各卷(包括上述有争议的各卷)都是根据上帝的默示写成的,具有同等的经典地位,《圣经》卷册不多于此,也不少于此。1566年,有人把《圣经》中历来沒有争议的各卷称为《首正经》(《正经》),或《第一书目》,而把上述有过争议的各卷称为《次正经》(《次经》),或《第二书目》、《后典》(即《后成典之经》)。东正教一般 承认《次经》的经典地位。基督教新教则把《次经》排除在旧约圣经之外,但认为它是有益的读物,应受到敬重,只是不应作为教义的根据。
《新约》各卷在397年第三次迦太基宗教会议上曾经被确认,但仍有人对《希伯来书》等持保留意见。16世纪,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拒承认《新约》中的《希伯来书》、《雅各书》、《犹大书》、《启示录》的经典地位。后来,基督教新教虽然把这几卷都收入《新约圣经》之中,但仍然有人认为它们是《新约》中的《次经》。
D。伪经(pseudepigrapha):
《伪经》(Pseudepigrapha)指在题材与命名方面类似《圣经》,但未被教会承认为经典的著作的总称。这些作品大致出现于公无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又称《外典》、《圣经外传》、《旁经》。因全属托名之伪作,故称“伪经”,并无贬义。《伪经》数量很多,多数原本已佚,有的仅存残片或书名。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三类,历史传奇类作品、智慧文学类作品和启示文学类作品。从文字上看可分为两类:用希伯来文或亚兰文(Aramaic)写成的巴勒斯坦伪经和用希腊文写成的亚历山大里亚伪经。习惯上则依时代划分为《旧约伪经》和《新约伪经》两大类。《旧约伪经》包括《禧年记》、《亚当夏娃传》、《以诺书》、《摩西升天记》、《以赛亚升天记》、《以斯拉三、四书》、《玛加伯三、四书》、《十二列祖遗言》、《所罗门诗篇》、《巴路克启示录》、《以利亚启示录》、《以西结启示录》、《西比林神谕集》等。《新约伪经》包括《希伯来人福音》、《埃及人福音》、《十二使徒福音》、《彼得福音》、《多玛福音》、《雅各原始福音》、《救主童年福音》、《彼得大事录》、《约翰大事录》、《安得烈大事录》、《多玛大事录》、《保罗大事录》、《腓力大事录》、《巴拿巴大事录》、《哥林多人致保罗书》、《彼得启示录》、《多玛启示录》、《保罗启示录》、《童贞圣母启示录》等。《伪经》虽未被教会承认为经典,但受到信徒们的尊重,甚至为《正经》所引用,如《新约犹大书》中就引用了《以诺书》和《摩西升天记》的内容。此外,这类作品都反应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伪经》有时也指《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