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要重新搜索吗?

灵恩派与灵恩运动

(资料取自陶理博士主编的《基督教二千年史》和吴主光著的《灵恩运动全面研究》)


重复按钮找关键字

        灵恩派为基督教中的一支,重视基督徒的个人属灵经验。与此相对的,是天主教注重须由主教和礼仪来导引圣灵入个人内心,而基督教(新教)则注重圣经的话语。

        过去几世纪,这股支流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约翰卫斯理。事实上 可以说是灵恩派教会的鼻祖 - 他说他自己的心“奇怪地热心起来了”。他曾强调内在的“圣灵的见证”,并教导“成圣”是第二重恩典,和称义不同,是在称义之后发生。这个信仰从早期的循道会开始,直接通过十九世纪的圣洁运动而开展。教导圣洁的导师们在夏令营、退修会和“更高生命”大会上宣称,信徒成圣的“第二祝福”是洗去心中一切的罪,有时把它叫做“圣灵的洗”。

与圣灵一同发光

         十九世纪快要结束时,美国宗教界有三个重要发展,预示了灵恩派教会的来临。老派教会内部,特别是循道会,对圣洁教导的反对与日俱增,结果形成了几个另外的圣洁教会。在圣灵与火中受洗为“第三”祝福的信仰,愈趋普遍。同时对圣灵的恩赐,尤其是对医病的恩赐,兴趣重燃。

        圣洁运动得到决定性的发展是在本世纪初,始于美国堪撒斯州托皮卡市。教义初次在那里形成:“说方言”是信徒受了圣灵的洗(灵洗或圣灵的浸)的证明。(“说方言”的意思是指圣灵通过信徒的发音器官,说这个信徒从来沒有学过的语言。)这个教义,1900年代早期,在美国南部各州开始得到零散的支持。

        然而是1906年在洛杉机亚苏撒街的一次奋兴会上,才正式将灵洗和说方言连在一起。这次长达三年的奋兴大会,是二十世纪灵恩派教会的起飞点。数以百计的基督徒,先是从北美各地,后来从欧洲和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前来亚苏撒街,把信息带了回去。星星之火发展极快,结果产生了许多新教会。大多数圣洁运动的教会或团体都受到影响,不是因说方言的新教导而发生分裂,就是在教义上成了灵恩派教会。

基督教第四大系?

        亚苏撒街之后七十年内,灵恩派教会遍及全世界。有一点必须明了,灵恩派教会不是一个宗派,也不是更正教的一个教派。事实上它代表的是基督教第四大系 -- 其余三个是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更正基金会(新教) -- 它是由许多宗派组成的。

        美国重要的灵恩派中最大的有神召会,上帝在基督中教会(最大的黑人教派),上帝的教会和五旬节圣洁会。欧洲的灵恩教会以斯堪的纳维亚的最为强大,意大利的灵恩信徒比该国所有的新教信徒加在一起还多。英国的灵恩派多少年一直是较老的宗派内的一种运动。由威尔斯人占优势的使徒教会1916年肇始,以琳教会(Elim Alliance)和神召会则在1920年代初期成立。1950年代有许多人从加勒比海移来,西印度群岛上帝的教会在比较已坚立的英国教会之外另立门户。灵恩派人士说,灵恩派教会现在已在俄罗斯发展。在亚洲别的地方,最为可观的发展在印尼。

        可是灵恩教会最显著的势力圈还是拉丁美洲和非洲。灵恩教会在许多拉丁美洲国家是天主教以外最大的组群 -- 根据1973年的估计,单是拉丁美洲灵恩派就有一千四百万到一千五百万信徒。最显著的例子是巴西(巴西的灵恩信徒估计有四百多万,占天主教以外所有基督信徒的百分之七十)和智利。最近几年,智利全国人口七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灵恩派。在西非、扎伊尔和南非有大量独立教会,它们的教义大部分来自灵恩教会。事实上,灵恩教会在这两个大洲的发展如此巨大,到了2000年,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基督徒,在人数上将超越世界其余地区的基督徒是大有可能的。

灵恩教会的信仰

        灵恩教会的信仰,若从主要的基督信仰教义来看,大部分合乎正统。唯一的例外是美国的“唯独耶稣”教会,这个教会对上帝持“形态论”(modalism)的看法(反对三位一体正统见解,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乃上帝三种不同之形态,上帝借三种形态启示他自己),并只奉耶稣的名受洗。灵恩教会中最大的是五旬宗联和教会(United Pentecostal Church)。合在一起来说,美国灵恩教会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独神论者。灵恩教会中另一个主要分歧,涉及灵洗是第二或第三祝福的问题。几乎所有灵恩派先驱只是把灵洗为“第三祝福”的信仰附加在成圣的圣洁信仰上,同为“第二祝福”。可是在1910年过后那几年,更多的人支持成圣是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的工作”,因之也就是个人悔罪归信过程的一部分。植根于北美的灵恩派,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大约各占一半。若干灵恩教会还认为洗脚礼和水礼及圣餐礼同样重要。

        灵恩派认为基督负有四重任务:救主、灵洗者、医病者和不久再临的王。其教义中的一个独特部分,是相信一个人受了圣灵的洗后便能说方言(虽然早期先驱者中有些对这一点并不坚持)。医病布道在灵恩教会的扩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讲到医病时,有时会指出疾病来自人的罪和不信。他们相信人可被鬼附,因而需要赶鬼。基督即将再临的信仰,形成两代之间的紧张 -- 灵恩派的继续壮大更加深了这个盼望。

        灵恩派的崇拜遵照《哥林多前书》第十二到十四章所述的模式。那里列出的圣灵恩赐的清单,是信徒所能得到的恩赐的标准;在聚会中作话语服事的,通常被视为“先知”或“智慧的言语”的恩赐的表达。聚会不一定没有程序,通常都有一个人带领或牧师主持。聚会都遵循《哥林多前书》第十四章保罗提出的规章。较早的灵恩教会(白色)的崇拜仪式,业已规范化,其情况与许多新教教会的崇拜仪式没有多大出入。牧养工作日趋重要,可从“全备福音商人国际团契”的设立看出。这是一个普通基督徒组织,将灵恩教会信仰向全世界传播贡献甚大。

谁是灵恩派?

         灵恩派自存在以来,大部份时期一直严守基要信仰并反智。直至1950年代,灵恩派神学生才大批进入美国非灵恩派的神学院就读。本世纪最初几十年,支持灵恩信仰的人大都来自社会比较贫苦的阶级。灵恩信仰二十世纪对教会形成的影响,很像循道会在十八世纪和救世军在十九世纪。从一开头黑人在灵恩教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几达二十年之久灵恩派教会是美国最超种族的教会。灵恩派一般都不注重社会问题,道德纪律甚严。不过非洲和拉丁美洲有些较新的教会,现在已开始关心社会。

        灵恩教会惊人的发展,大部份可以归因于信徒热心,灵性的增长,自发的崇拜风格的吸引力(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参加崇拜),没有圣职人员这个阶级和教阶组织,并坚持教友必须和别人分享信仰。大部份第三世界的灵恩教会,都无须采用北美和欧洲教会的组织形式。这就使本土教会有了史无前例的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灵恩教会内部分歧也很大,这可从英国西印度灵恩教会的分散情况看出。

广及世界的灵恩教会(第二波灵恩运动)

         在过去二十五年中,灵恩派对 全世界基督教会的影响力不断增 加,表现在下述几个重要发展里。

        灵恩运动由1901年开始直到1950年末,都是局限在灵恩派各教会内部发展,其他主流教会一直都排斥,并且指摘他们为分裂教会的异端。这段时期的灵恩运动我们称之为“旧灵恩运动”(或第一波灵恩运动)。1950年末至1990年代,因为灵恩运动渗透了基督教各主流教会、弟兄会、新派教会、天主教等教派,在聚会的形式上有了少许的改变,变得沒有旧灵恩运动那么激烈混乱,而且分裂聚会的现象大大减少,反而各教会借着灵恩运动全面进行“大合一运动”,各教派企图从灵恩派教会那里学得教会增长的秘诀,于是现今的灵恩运动不再局限在以前的灵恩派教会内部,我们称之为“新灵恩运动”(或第二波灵恩运动)发展的过程如下:

        1950年代早期,普世基督教协会(WCC)的领导人士,开始承认灵恩派为真正的基督教-- 甚至是基督教会里的“第三势力”。大约就在这个时候,当时出任世界五旬宗教会协会总干事的杜普里西斯(David du Plessis),相信上帝要他和普世基督教协会取得联系。此后,他在普世教协圈子里,担任灵恩派教会的全权大使,起过广泛的影响。

        1960年代早期,灵恩派的教导与信仰经验,大大渗入较老的新教宗派中;最早的是美国加州的安立甘派。灵恩信仰在许多教会内部造成紧张。不过灵恩信仰大多数仍然留在他们原属的宗派里,主要在祈祷小组或会议上活动。

        到了六十年代后五十年,新兴的灵恩运动在逃避现实的新一代人中发展得很快。这一代人对当日的社会认同越战,感到幻灭。“耶稣运动”引起注意的时间不长,但对新一代的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天主教灵恩运动的发展。没出几年,灵恩信仰已成为罗马天主教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受到比利时枢机主教休能斯和大批主教的支持。

        灵恩派为普世基督教协会接受为正当且重要的基督信仰形式。这是比较传统的基督教首次真正欢迎一个在信仰和崇拜上讲究火热表现的新力量。前此,这种形式的基督信仰不是受迫害,就是只能在有组织的教会之外生长。

        现在,灵恩运动正在不断消除双方的障碍和误解。灵恩运动起初在一个十分个人的层面上进行,但是到1967年,当第一批罗马天主教教友牵涉在内后,运动进入了团体时代。等到灵恩运动对教会的性质有了它自己的认识之后,在主流教会内部引起了不少难题,结果形成了一些新宗派;虽然新的组群并不承认“宗派”这个名词。例如在英国,家庭教会和普救运动(即一切人类至终都要得救)兴起。到了1980年代,灵恩运动已进入全球发展阶段,在大多数国家的教会圈中,特别在拉丁美洲,影响力不断增加。到了八○年代中期,一百多个圣公会主教积极参与活动;法国罗马天主教内几乎有一百万灵恩教友。

        灵恩运动在某些地区有了分裂和紧张,且产生一种不成熟的尚智活动,和一种不健康的对权威的重视。但是在好的方面,它促进了教会信心的恢复,加强了平信徒的地位,使崇拜重新有了活力,增进了教会为大家庭的认同,还给基督徒提供了一个新的团结基础。它已扩大到社会与教会生活中的各个传统团体,特别是天主教灵恩派吸引到有才能的学者,和正统灵恩派所缺乏的对权威、圣礼与传统的尊敬。新灵恩派在1960年代大量吸纳了灵恩神学,确定说方言为重要灵恩教义。但是灵恩运动在1960年代以后的扩展,一方面质疑正统灵恩信仰范畴是否太偏窄,一方面希望将重视个人经验的教训,纳入有系统的灵恩神学思想中,让圣灵的活泼生命能更新社会生活。

        属于正统灵恩派的教会对此新发展仍有保留,但许多全国性教会的领袖,近年来已经从小心翼翼的“无可奉告”的态度,转而承认灵恩运动是新世纪教会更新的一大希望。

第三波灵恩运动(葡萄园运动)

        灵恩运动蔓延到了八十年代之时,又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领域,连本来反对灵恩运动的福音派教会,也因为富勒神学院Peter Wagner (韦拿)和 John Wimber 所开办的“神迹奇事”课程的缘故,渐渐改变立场,发展成为“第三波灵恩运动”。这运动之所以成为“第三波”,主要是领导者不愿意被列入“灵恩派”的行列,但却表示其信仰和行神迹的方法,都与旧灵恩运动的完全相同,只是一些解释的理论上,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而已。John Wimber 提出自己一套独特的世界观:他认为“神的国度”中的“国度”(Kingdom)这个字,在原文的意思是“王权”(kingship)或“王的统治”(royal rule)。所以,它的含义着重于“王权的运用方面,多于王所管治的地域”。他认为神将来的国度,其实就是现在这个教会时代。因此我们现在的人就可以尝到“神国权能”的滋味。虽然目前我们仍然看到撒但的势力存在,但神的国度已“侵进”到这个邪恶的世代里。我们现在正处于“神国的设立”和“神国的完成”之间,我们若靠着神国的权能胜过撒但的国,那时,神的国就要完全实现了。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应用神国的“能力”与“权柄”,去完成神所托付给我们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 John Wimber 提出了“权能布道”和“权能医治”的观念。第三波运动现在席卷全球各大宗派,结果如何,还未分晓。

        (詹姆斯.邓恩)

ag00089_.gif (335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