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一:3 - 5
(用口语记录)
这个时代,做猫做狗还可以,但千万不可做小白鼠。怎么说呢?猫和狗的命其实还真不错。有报道说在台湾、香港和日本有专为狗开设的Spa;为它们办过年饭;病了可以去针灸;死了有最好的安葬和灵位。小白鼠的命可就惨了。它们成了实验室的试验品,因为它们的基因有80% 跟人的相似,身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繁殖地快,很适合做试验品。单在美国一年就用上了整百整千万的小白鼠。这样问题就来了。动物保护主义者当然强烈反对这样的做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反应就太离谱了。台湾 XX 大学实验室的学生竟然为这些小白鼠每年举行中元普度仪式,连教授也参与,为求得一个心安,因为实验室的学生有时要乘船出海采样本,风险很大,随时有不测的事发生,他们怕是报应,所以拜祭小白鼠为求得个平安顺利。这般人不是无知的小民,他们是大学生,是教授,却是如此迷信。基督教有这样的迷信吗?如果有,什么才是正信的基督教?还记得过去我用弗一:3 – 5节带大家上泰山,来到南天门前看门上的那幅对联,有关上帝在创世之前的拣选和预定吗?今天我要以《正信和迷信》为题,从不同的角度查考同样的三节经文。
什么是迷信?词典的定义有二:一是基于无知的恐惧对神奇事物的信心,或由于恐惧而产生一种不合理性的内心状态。给小白鼠普度就是一种因恐惧以求心安的迷信。迷信是普世性。每年二月初,日本有一个奇怪的节日,叫断针节。妇女在这天把一年里断了的缝纫针带到寺院,插在豆腐上,她们认为每根针头都有神明,这样做是让针得到“安息”,有僧侣为针超度,也让妇女得个心安。
词典的另一定义是人在寻求自我今生的福乐与金钱物资的利益时,产生的古古怪怪的迷信行为。《新报》不是说有人组织“坟场半夜游”,团队多达四、五十人,作什么呢?原来他们去坟场,烧香祭祀,跪拜那些刚入土不久的死人。传说在靠近午夜十二时,向这些死人求“真字”最灵,中大彩的机会最高,他们用大竹竿插入土中惊动亡魂,也有人向亡魂祈求疾病得医治。这实在不可思议的一回事。大家有看电视节目《台湾脚逛大陆》吗?其中有一集主持人来到江西道教发祥地龙虎山/三清山的大上清宫,这是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进门处,地上有个天师八卦阵。话说人要一年平安,就要走平安卦;要发财,就走财运卦。怎么走?心要正,不带邪念,自然就会走出去。走错了就糟糕了,可能有灾
祸;人一定怕走错,所以旁边有道士领路,当然你先要破财。
这些迷信的东西是信手拈来,已经是文化的一部分,成为民俗,也就没有人再说迷信了。
什么是正信?简单地说,迷了路,走歪了,现在返回正途,就是正信。民间宗教把儒、释、道混合,变得乌烟瘴气,正统的宗教如佛教就遭殃。为了抗衡许多迷信和不合教义的教导和行为,佛教界非常强调“正信”的佛教。迷信的佛教有如那位越南籍华裔的清海无上师(女)说自己“与上帝直接连线”,在异象中能够和耶稣、释迦牟尼佛、观音交谈,不用修炼,她能帮你立地成佛。台湾也有很多这样的门派。修炼花时间,人喜欢快熟面,吃快餐,宗教界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推出速成的修炼,变成旁门左道。
基督教不谈修炼,会有迷信吗?基督教是敬拜真神,一切都是源自上帝的启示,所以本来就没有所谓迷信之说,反而被称为破除迷信。迷信的行为可以破除,但迷信的观念有时根深蒂固,就未必那么容易破除。看看天主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
马利亚被改装成观音的形态出现在信徒的脑海中(这是我在一本天主教的圣经看到的),这样华人向马利亚祷告就变得轻而易举的事,所以爱情符、护身符、求子求姻缘、售卖圣水之类的东西普遍存在于一些天主教堂,一如在观音庙堂。
基督教里有迷信观念的成分吗?说圣餐吧。天主教说那个饼和酒在仪式中化为耶稣的身体和血,守圣餐就多了一层神秘感,那天出席的人数特别多。基督教的圣经说有人不按理吃圣餐的就睡了,所以观念上有的人认为不吃是冒犯了主。其实,你不吃也不会死,也不会有事发生。基督教不叫这作迷信,只说是教义的偏差。为迎合一般信徒的需要和口味,基督教也有医病,行神迹之类的东西,如教会开神医布道会是最受欢迎和吸引人的节目。我们不叫迷信,只说教义的偏差。偏差的太远,就叫极端;偏差到了无可忍受的地步,就叫异端。这就是佛教和基督教在用语上不同之处。他们叫迷信,所以有正信;我们叫教义偏差,所以有归正。归正等同正信是没错的,教义偏差还是迷信,你听完后再说吧。
暂且说是偏差吧,若是有,要怎样把偏差归正过来呢?我们看看这三节经文,弗一:3 – 5。
(1)第一个偏差:信耶稣是为了地上属世的福气。第三节说:“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迷信的观念源自哪里呢?人追求的是地上属世的福气。不是吗?连死去的人也都给他地上的东西享用;烧银宝、烧车、烧屋、烧电视机还不是为了让死人在另一方也得以享受地上属世的福气。地上有福气吗?肯定有。大卫祷告提到“今生有福分”的人(诗十七:14),但他不羡慕这等人,他祈祷上帝叫他“脱离只在今生有福分的世人”,他说上帝把财富充满他们的肚腹,他们因有儿女就心满意足,将其余的财物留给他们的婴孩(14节)。大卫以什么心满意足呢?“我醒了的时候,得见你的形象就心满意足了”(15节)怪不得上帝称他为“合神心意”的大卫。
今生的福分可以用福、禄、寿三个字来概括。这种福分没有什么不好,上帝也的确把这些福气赐给世人(雅一:17),不过人要用正当的途径去赚取。在圣经我们也看到许多属上帝的人享受福禄寿,但他们更加渴慕上帝所应许那更美的家乡。一个人信耶稣是为了地上属世的福气,还是天上属灵的福气,可从他对价值观的取向看出。8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圣经学院的院长是
Dr Robertson McQuilkin
;太太是Muriel,很有才华,在学院教书,画画,电台主持节目。两人在1948年结婚,曾在日本宣教12年。结婚三十多年后,在1981年太太被诊断有老年痴呆症。病情慢慢地恶化。先生意识到有一天自己会处在两难之间,学院需要他100%付出,妻子也需要他100%的照顾,怎样取舍实在为难。90年三月,每当先生不在的时候,她变得很害怕,就一个人走到半英里外的学院找他,在门口跟他摇手,说“我爱你”。一天几次,天天如此,直到一天先生替她脱鞋,看到脚底血迹斑斑,他不再犹疑,知道要做的选择,决定放弃院长的职位,照顾太太。在辞职信上他说,42年前他们在上帝面前立誓约,无论疾病健康,至死才分离;现在是我履行承诺的时候。他照顾了她十三年,妻子在2003年被接回天家。后来他写了一本书
The Promise Kept (遵守承诺)记录整起事件。这种无私和牺牲的爱不是追求地上属世福气的人看为重的,只有追求天上属灵的人才视为至宝。
(2)第二个偏差:信耶稣有上帝的拣选,可以一帆风顺。第四节说上帝拣选了我们,成为圣洁,无有瑕疵,也就是说把我们分别为圣,给了我们一个圣徒的身份。上帝创造人的时候赋予人的身份是“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一:28),但结果人却把自己一生的运程和每日的一举一动让十二生肖,十二只动物来决定。新闻报道说中国人争相生个金猪宝宝,以致医院爆满,因为按生肖说法,金猪年出生的宝宝,一生幸福。换句话说,人把原本极尊贵的身份抛弃,只为了赚取今生属地和属世的福气。
不信的人喜欢用拣选大做文章,说上帝很不公平,拣选一些人得救,不拣选另一些人,让他们灭亡。如果他们肯细读这节经文,上帝是拣选人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这是借用旧约上帝吩咐以色列人献供物时,要挑选没有残疾的牛羊而说的。
我们不是牛羊,不是生下来就无有瑕疵。上帝拣选人,先给人地位上的成圣,这是一件礼物,但生活上的成圣却以后一生跟随,是上帝要在人身上透过各种试炼来塑造的。我可以这样说,上帝拣选人要他经历各种磨练,使他无有瑕疵,这是正信的基督教,而不是一大堆甜头,如出入平安,病得医治,一帆风顺。请问你,有这样的拣选,你还要信耶稣基督吗?
由于传福音的人急于把人带给主,所以一个人进了救恩之门后没有长进,突然面临试炼的时候,就会百思不得其解。你就要大费周章给他解释和安慰。《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就是写给这样的人。365天,每天一篇,全是给在患难病痛,灵性低落的人鼓舞和激励。这样的拣选不是保罗独有的教义,雅各(雅一:2 –
4)和彼得也是这样教导,(彼前四:1)。所以这些不是教义偏差的问题,是正信,归正的问题。
(3)第三个偏差:信耶稣有儿子名分,可以呼风唤雨。第五节说上帝预定我们,给我们儿子的名分。身份和名分有什么不同?台湾许多电视主持人到中国,他们只能够以贵宾的身份当主持人,他们没有正式主持人的名分。保罗在这里说上帝给我们儿子的名分是什么意思呢?在当时的罗马社会,如果一个罗马人没有孩子,他又喜欢一个家里的奴仆,他可以经过一些很复杂的手续认养他作为儿子。保罗要强调的是,领养一个儿子后的结果:在法律的眼中,被领养的人的过去完全被擦消,好像没有过去一样。他成为新父亲的儿子,产业的继承人,就算以后有血统关系的儿子出生,他也和他们一同共享。
当保罗说,上帝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他的意思是,我们是完完全全地被上帝所领养,我们与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成为共同的承继者,成为上帝一切丰富基业的继承者。这就是上帝赐给我们天上属灵的福气!
上帝不是说说罢了。一个女人可以替一个男人煮饭烧菜,洗衣做所有的家务,跟他进出,但她没有一纸证书,在法律上不是这个男人的妻子,不管那个男人怎样说,她都没有名分。上帝当然不用给我们一纸证书,他指着自己的名字说是,就是了。但圣经还说,是在基督里预定,下文有圣灵的印证,这个名分不会是假的了。如果拣选给我们圣徒的身份表示一生有试炼等待着我们,预定给我们儿子的名分又表示什么?
无可否认,儿子的名分肯定比圣徒的身份来得尊贵。别的不说,儿子的名分除去一切的顾虑,那拣选我们做圣徒的,磨练我们成为无有瑕疵的那位,不会是个无情的鞭挞者。天上的慈父深知孩子的个性,能背负多少重担,会用不同的方法来管教孩子。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这么说:一个基督徒姐妹梦见其他三位姐妹正跪着祷告,她看见主渐渐走近她们。
来到第一个姐妹身边,主温柔地俯下身,轻轻地对她说话。来到第二个姐妹那里,他只伸出手摸摸她的头,以慈爱的眼光看着她。来到第三个姐妹旁边,一语不发,一眼不瞧就走开。
作梦的姐妹认定,第一个是主所最爱;第二个是主次爱,第三个一定做了什么令主很忧伤。她正猜测时,主出现在她面前,对她说:你误会了。第一个信心软弱,需要我的全部关怀眷顾,否则就会失败跌倒;第二个有较强的信心,我信任她无论在什么境况都能信靠我;第三个我好像视若无睹,其实信心和爱心最坚强,我正在用快速而激进的手法训练她,使她的灵命更上一层楼,有更好的事奉。
这是儿子的名分所带来的最大的福分。圣徒的身份强调的是分别为圣,作上帝的器皿,归给上帝用,人若滥用或妄用器皿,上帝可以弃置一旁,他有别的选择。儿子的名分完全不同,你见过父亲因孩子不听教,就把他踢出家门,送给别人吗?上帝预定一个人给他儿子的名分,他不再有选择。父亲会因儿子走差而心痛,所以有新约主耶稣的慈父张开双手,引颈等待在罪中打滚的孩子,悔改回家。
儿子的名分还表示什么?儿子有父亲的形象,行事为人活出父亲的样式。正信的基督教就是作儿子的不妄用儿子的名义来求取自我的利益,而不是慈父的旨意。怎么说呢?我们周围邻国的大人物,如总统和总理的儿子,不是在国家建设投资项目上都分得一杯羹吗?有人说,儿子嘛当然占了便宜。
但基督教不是这样的,有儿子的名分不表示可以随意使用基督的名,无论求取什么,天父就必成就,
那节经文不是这样解释的。但许多行神迹奇事,医病赶鬼的,借用基督的名,按自己的旨意所要的祈求(“命令”)上帝赐予,所谓“积极思想”(positive
thinking),如赵镛基的“信心孕育”。徒十九:11- 12 说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有个神医布道家 Dr
Morris Cerullo ,他 monkey-see-monkey-do,照抄照搬,在教会预备了很多毛巾,众人奉基督的名按手在毛巾上,为病人祷告;然后将毛巾寄送到病人的家中,只要病人摸到毛巾,病就得医治。你可以说这是教义偏差,我就干脆说这是基督教的迷信。
结束时我不再多说,我直截了当地问大家:
如果上帝赐给你的只有天上属灵的福气,没有地上属世的福气,你还要不要信耶稣?
如果上帝的拣选意味着一生的磨练,你还要不要信耶稣?
如果上帝儿子的名分表示一生顺服听从,不是呼风唤雨的权柄,你还要不要信耶稣?
如果你还相信,你就真的有福了。但不要停在那里,要像梦中的第三个姐妹那样,主要她更上一层楼,有更美好的事奉,这是慈父上帝最喜悦看到的。
钟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