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讲台信息目录

预言中的以色列 - 最后一列车?

罗十:1 - 21,十一:25- 26

(用口语记录)

经文:罗十:1 - 21,十一:25- 26

引言:

    今天我要做两件事:一、我要和大家一同吃一盘鸡饭,罗马书十一章25 – 26 是鸡腿,九到十一章(三章)密密麻麻共九十节是鸡饭。二、过去我们吃了前面八道菜肴(一至八章),因信称义的论证似乎陈述完毕,为什么保罗还把鸡饭放在最后?所以我要解释一下罗马书的经文脉络,看这三章在因信称义的论证上扮演的角色。由于时间有限,次序上我略为更动,先吃鸡腿,后解释经文脉络、最后才吃饭,饭是肯定吃不完的,没关系,吃一口也不错了。吃饭前,我们先做一个谢恩祷告。

本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实施种族灭绝计划,在几年内一共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和平之后,有些侥幸逃出生天的人就开始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书,或拍成电影。其中一个主题是“最后一列车”,就是犹太人挤上最后一列火车从就要沦陷的欧洲国家,如法国、波兰。。逃出生天,奔向自由。书本、电视或电影以The last train ,the last train to freedom 为题的不少。罗十一章25 – 26节记载了末世两种“最后一列车”。这是我今天首先要和大家分享的。

    A.“25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26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按保罗的说法,救恩的门不是永远开着的,时候到了,门就关上,谁也不能进入。所以圣经说,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赛55:6)迟了就没有机会了。在25节,我们看到“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主耶稣在路21:24也说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意味着有最后一列车是给外邦人,这列车一开出车站,迟来的外邦人再没有机会信耶稣了。在26节“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似乎也暗示还有最后一列车是特别留给以色列人,在外邦人的列车驶出车站后,上帝特别怜悯他们,为他们安排了最后一列车,以色列全民归主,这列车载送他们至永生之地。问题是:有这样的最后一列车吗?

    我们当然都已经买了车票,很放心,对这个问题可以置之不理。但奇怪的是,围绕在这辆所谓最后一列车的人,最关心的本来应该是以色列人(这是有关生死的问题),但我们一个都看不到。偏偏最kaypoh (爱管闲事的-- a busybody, a nosy parker.),是我们这些外邦人。为了有,还是没有,在车站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分门别派;每一派都有大人物撑腰。

    究竟有还是没有,争论的要点是怎样解释“以色列”,保罗在这里说的“以色列全家”是谁?

    (1)保罗在这节说的以色列全家肯定不是现在的以色列人。为什么我这样说?如果我问:谁是新加坡人?很简单,不分宗教种族,只要有新加坡护照的就是新加坡人。但这样的定义不能用在保罗的这节经文。我手头的资料显示,公元2000年前夕,以色列的人口有620万,其中79%是犹太人(490万),21%是阿拉伯回教徒和非犹太人。这21%的人当然不会包括在保罗的“以色列全家”之内。所以,准确地说,这两节的以色列人应该改为犹太人。但怎样分辨犹太人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犹太人是母系社会,只有犹太女子生的才是真犹太人,所以按传统的定义,a Jew is "someone born to a Jewish mother or who has converted to Judaism." 。在1948年建国初期,回归圣地的犹太人来自四面八方,主要是苏联、摩洛哥、罗马利亚、波兰等地。开始时人数不多(第一年只有20万人),因为很多人拿不出证明文件。怎么办? 1950年,以色列国会紧急通过议决案,Law of Return (回归法),只要人开口说“I am a Jew”,claiming to have one Jewish grandparent or by being married to a Jew,他就不用再提供文件,通过宗教考试。。就能回返以色列。换句话说,现在的犹太人未必都是真犹太人。因为法律细节很复杂,我不多说,总之,如果末世有以色列人的最后一列车,上车时一定很混乱,因为真假难分。

    (2)争论的另一点是经文里的以色列和教会的关系。不同派别的末世论对“以色列”的了解是不同的。有的说,以色列就是现在复国的以色列(跟教会完全无关),上帝在旧约里与他们立约,是永远的约,应许他们在末日要复兴,当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救恩要临到他们(那时教会已被提,圣灵离开了,天使传福音给他们。。启十四)。圣殿会重建,利未献祭制度会恢复等等。但也有人持异议,认为现在的教会就是真以色列,因为保罗在书信里特别强调,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罗九:6),只有以信为本的,才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加三:7),所以以色列人没有特别优待,救法只有一个,他们也要像外邦人信耶稣基督才能得救。在末世论里,因着对以色列人的未来持不同观点,就有以下四种说法。(这未来又和千禧年 - 弥赛亚统治的太平盛世 - 的解释紧紧相扣。)

    无千禧年派:教会就是新以色列,时候一到,救恩的门关闭,基督再来,死人复活,最后审判,永世开始。(改革宗教会大部分持此说)

    后千禧年派:教会就是新以色列,福音广传,世界基督化(就是圣经里的千禧年),基督在千禧年完结时降临,死人复活,最后审判,永世开始。(两次大战后,此说已经不吃香)

    时代论前千禧年派:教会和以色列是不同个体,上帝对他们有不同的计划。基督降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教会被提,七年后再临时,引进一个按字面意义为一千年的千禧年国。七年中有所谓“大灾难”的日子,灾难是包括了上帝对不信的世界的审判,如启示录六至十九章详细所载的,有一连串的印、号、碗的审判。犹太人在灾难的前三年半是与“兽”订立盟约,得到兽的保护;然后是盟约被撕毁,在后三年半里遭受迫害,目的是要叫他们回转。灾难后,基督带着新妇 - 教会,得胜地回来,施行审判,开始千禧年的国度(启二十:4)。得救的犹太人得以进入千禧年国度,而未得救的要被丢在外面的黑暗里。(过去华人教会牧者多受此派影响。)

    历史性前千禧年派:(又称非时代论前千禧年派)属于前千禧年派和无千禧年派之间的主张。教会和以色列有一些分别,教会是属灵的以色列,在灾难后被提;以色列国还是一个特别个体, 以色列最后仍要蒙拯救;千禧年既是现在,也是未来。至于细节则留待上帝届时揭示了。

    我们的教会是持哪一个立场的呢?叶牧师在一篇讲章中,提到我们教会相信的是介于“教会是新以色列”和“教会和以色列是完全不同个体”这两种说法之间,所以是历史性前千禧年派了。 (Our church's view is that of the convenant pre-mil,就是历史性前千禧年派)

    究竟有没有最后一列车留给以色列人呢?我个人的看法是倾向无千禧年派,就是没有。但我不否定在未来的日子,圣灵将会在以色列人当中有复兴的工作(现在只有0.4%基督徒)。无千禧年派把26节的连接词“于是”,原文kai outos ,翻译为and so ,in this manner, “这样”(这也是中文新译本的翻译)。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这样,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以色列全家”指的是整个历史中,信基督的外邦人加上各世代那些信靠上帝,被拣选的以色列余民(十一:5),他们都和外邦人一样,因信称义而得救。

    B.吃完鸡腿,现在看看经文的脉络。前面已经有了八道菜肴,为什么还要补上一盘鸡饭?保罗在第九至十一章要说什么呢?有的人说,这三章是分支出来的题外话,可以抽出来,因为第九章开头的话和第八章毫不相干,就判断第十二章至十六章行出因信称义的生活是应该和第八章衔接起来。他们认为第九 – 十一章这个单元是因为保罗自己是犹太人,犹太人是他的骨肉之亲,他特别关心犹太人的救恩,他要把上帝对他们的计划分章论述,这跟前面八章的论证没有关联。我们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这个单元其实是整个论证的一部分。要明白它的地位和主题,我们就要回顾过去八章,看看整个经文脉络。

    保罗写罗马书,就好像参加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因信称义? 还是因律法称义?”。他在这场辩论会,一个人扮演不同的辩手与假想的对手辩驳。

    第一辩手要作什么呢?大家有看亚洲新闻台的大专华语辩论会吗?他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立场宣告:上帝的完全的救法是: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一:16-17)意思就是“因信称义”。然后是下定义:“信”是什么?(十:9-10)“义”是什么(不是伦理道德,个人品格的义;是法庭宣判的用词,上帝审判时,因着与上帝有正确的关系,达到上帝所定的标准。)。因信称义就是信基督透过死亡擦去我们一切的罪债,不将过犯记在我们身上,也就是上帝使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基督里成为上帝的义。按着这个定义,保罗说,外邦人都犯罪,没有一个义人(一:18 – 31);犹太人又怎样呢?也是没有一个义人(二:1- 三:8);第一辩手在结束之前,下个结论:世人都犯了罪,“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三:10)

    第二辩手的责任是承接第一辩手所宣告的立场,更进一步的发挥。“因信称义”不是保罗自己想出来的,是有圣经根据。在律法之前几百年,亚伯拉罕就是因为信上帝而被上帝称为义,算为义;上帝的应许也是因信而得以实现,如亚伯拉罕/撒拉年老生子就是一例(第四章)。因信称义不但是有圣经根据,而且是有果效的(effective),什么果效呢?一、能给人带来莫大的福气:借着主耶稣基督得与上帝和好,甚至以上帝为乐(五:1 – 11);二、把亚当和基督拿来对比,看到因信称义的救法是最有果效:因亚当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死了,律法只是后来外添,叫过犯显多,上帝的原意不是叫人行律法称义;因基督的顺从,一次的义行,众人就因信也成为义了,得永生,这是恩典。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五:12 - 21);三、因信称义的人不再是罪的奴仆,是从罪得了释放,是义的奴仆,与基督联合,有新的生命,能结出成圣的果子。(六:1 – 23)

    第三位辩手更进一步阐释因信称义的果效。因信称义的人在基督里,借着圣灵,克服肉体的软弱,过一个得胜有余的生活(七和八章)。圣灵和肉体在这两章非常显眼。 肉体的希腊文是一个多义词,可以翻译为血统、肉身或肉体。肉身(body)是和罪没有关系,肉体(sarx)则是那倾向犯罪的人性 。中文《和合本》有时把肉身和肉体混淆,《新译本》则把两个词完全分开。当人想靠律法生活的时候,他就发现律法变成罪的工具,罪的律就在肉体发动,肉体顺服罪的律,内心却顺服上帝的律,两个律在交战(七:1 - 25),基督徒很苦。怎么办?保罗以婚姻关系作例子,因信称义的人是在律法上死了,脱离了律法,借着基督,归给上帝了。现在不用再靠律法生活,只要体贴内住的圣灵,就有能力胜过肉体,在基督里脱离罪和死的律了。这种在圣灵里的生活好得无比,他印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有荣耀的盼望,祷告有圣灵的帮助,可以过得胜有余的生活(八:1 – 39)。

    第四辩手来到“起承转合”的“转”的部分,把论证的范围扩大,叫对手措手不及。他不再延续前面三位的思路方向,转而从救恩历史的角度看上帝的作为。第九章说,上帝在众民中拣选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但这不表示从以色列生的都是以色列人,在多如海沙的以色列人中,得救的只有剩下的余数,就是那些信靠上帝的(九:27)。这个信靠上帝得救的原则也用在外邦人身上,第十章说,凡求告主名,心里信上帝叫耶稣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可以称义。由于以色列人悖逆顶嘴, 罗马教会的外邦人信徒可能幸灾乐祸,认为上帝已经把以色列人弃绝。保罗说,非也。他用了一个橄榄树的比喻,以色列人因不信,枝子被折下;外邦人因信,枝子被接上。只要以色列人不是长久不信,上帝也可以把他们重新接上(11:23)。这就带出刚才吃的鸡腿,25 – 26节“。。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按照思路,这里不是指以色列全民归主,而是说,除了外邦人信主得救,整个历史里,包括新、旧约里那些归向上帝,被拣选的以色列余民,他们都和外邦人一样,因信称义而得救。上帝虽然没有为他们安排最后一列车,但也没有弃绝他们。这就是保罗说的奥秘。

    C。饭都冷了,时间所剩不多,我们吃一口饭好了。在十:14 – 15 。这里提到与道有密切关系的四样东西:信道、听道、传道、奉差遣。我只谈传道。希腊文的“传”有两个字:一是euaggelizo ,英文是 preach the gospel, good news,中文是传福音,传好消息;一是 kerusso,英文是 proclaim, herald,中文是传(重要的信息)。两个字都分别用在福音书和保罗的书信,是同义词。但在用法上,有时重点不同:euaggelizo 的重点是传的是福音,kerusso 的重点是传的动作。在第十章这段经文里,我们看到除了保罗引用旧约以赛亚书那节经文“报福音,传喜信”用了一个 euaggelizo 外,其他两个“传道”用的都是 kerusso ,强调“传”的动作,就好像强调“听”和“信”一样。这里的“道”是福音,是因信称义之道,这是understood,已经知道,不用再说。怎样了解这个“传”字?罗马有传令官herald,在马其顿之役,罗马执政官Flamininus 弗拉米尼努斯大败马其顿方阵,来到当年希腊哥林多的Isthmian games (依斯米亚)竞技场,那里人头攒动,在号角声响起后,全场肃静,他的传令官大声宣读:今天,罗马大败马其顿军队。从今以后,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放弃了对希腊及爱琴海周边地区的控制权。希腊国土不再有外军驻扎,人民不必再进贡,可以按自己的风俗法律自由生活。这跟中国古代传圣旨一样,“奉天承命,皇帝诏曰”。传圣旨的不过是一个下品官,接圣旨的就算是宰相,但也要跪下接旨,不敢怠慢,不然人头落地。这就是保罗用kerusso “传”的意义,传的人是奉基督所差遣,带着权柄,传讲因信称义之道的好消息。保罗就是把自己视为传令官,在提前二:7,提后一:11 说: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就是kerusso,herald,传令官。他叫提摩太“务要传道”(提后四:2)也是刻意用 kerusso。我们作为平信徒的是传令官吗?是,从《使徒行传》,我们看到在初期教会,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开的是一般信徒(徒5:42,8:4)现在的教会是怎样的?很多教会只叫人传,却不教人怎样传,以致传不得法;等于拿着圣旨,却哑口无言。讲台上的传固然要经过训练(在神学院有讲道法,释经讲道之类的必修课程);讲台下的传也是要有训练。“传”不是单单作见证,见证没有传的道相配,那跟外教的见证有何区别呢?我们教会的培训都是集中在BGST,可惜都以英文作媒介,所以你若有负担,要更好发挥“传”的恩赐,就唯有到神学院上晚间课程,如三元福音倍进布道(三福,见证只占了其中一段),福音桥之类的个人布道法。(我们教会的中英文部过去都有提供这方面的培训,但都胎死腹中。)


结语:


    如果你问我:预言中的以色列有最后一列车吗?我的答案是:没有,这是从救恩历史的角度看上帝的作为,我清楚知道,“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十:12)所以两者的救法都是一样,就是因信称义,绝对没有其他的途径。

    圣经说:“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十:15)这是谁的脚踪?这是耶稣的脚踪;这是使徒的脚踪;这是初期教会的信徒的脚踪。你愿跟从他们的脚踪行吗?

    这是2004年五月十日《新闻周刊》的封面,以《上帝与中国》(God & China)作标题。里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基督精兵前进》(onward,Christian soldiers),说有一个二十四岁的女基督徒,她在河南省一所地下神学院上课,准备在毕业后,到国内别的乡村地区布道,有可能以后还会远赴一个阿拉伯国家宣教。

    这个姐妹没有徒然领受主的恩典,立志要在生活中传扬基督,接受传的装备,听候主的差遣。你也有这样的心志,愿意跟从她的脚踪行吗?

钟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