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马在哪里?
罗马是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我们不知道她的教会是在何时建立,是谁建立和怎样建立。当保罗写信给他们的时候,那里已经有教会了。(罗一:8)(地图从略)
2。作者:使徒保罗
3。代笔写信者:德丢(罗十六:22)
4。写作日期:主后55年末至56年初
5。写作地点和契机:
保罗在他的第三次传道旅程中,经过哥林多。(徒二十:2 - 3)他住在一个名叫该犹的信徒家中(罗十六:23)在过去的两次传道旅程里,他已经不只一次踏足亚细亚(现在的土耳其)、马其顿、亚该亚(现在的希腊)等地,所以他说:“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罗十五:23)他很想向西方罗马传福音,再往西班牙。但因他还要带马其顿和亚该亚信徒的捐款回耶路撒冷,供给圣徒与穷人,就在还没回到耶路撒冷前写了这封信。他万万料想不到,他到了耶路撒冷后,就被当局逮捕,然后被押回罗马,成为带锁链的福音使者。
6。写作的目的:
在没有写这封信之前,保罗已经写了加拉太书信和哥林多书信。他写这些书信都是为了对付当地教会所面对的问题。现在,他在哥林多候船的这段期间,有较充裕的时间可以思想整个救恩信仰的问题。他写这信来解释他对基督信仰的了解,和这信仰应如何在信徒生活上实践出来。
7。内容:
全书环绕着一个主题:人类蒙上帝悦纳的惟一条件,乃是相信耶稣基督。上帝不偏待任何人,犹太人和外邦人都一视同仁。他首先介绍“上帝的义”的观念(罗一:17),然后刻意描绘外邦人的现状(罗一:18 - 32)。按上帝的标准我们众人都被定罪。犹太人虽然有认识上帝律法的特权,却没有遵守。(罗二 - 三:20)但上帝为世人预备了一个完全的救法:惟有靠着对基督的信心,借着他代赎的死,人才能取得上帝的义。(罗三:21 - 五:21)接着,他又阐述这种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应该引导人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也就是成圣的生活,(罗六至八章)不是靠自己,乃是随从圣灵而行的生活。
但是,为什么外邦人接受上帝的救恩,犹太人反而拒绝呢?因为犹太人认为必须靠律法才可以得救。保罗在第九章至十一章说,真以色列人终必得救。
上帝的赦罪和慈爱驱使我们过符合这新召命的生活 -- 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第十二章至十五章,保罗告诉我们怎样在爱中生活,他也强调基督徒事奉上帝、对国家、对别人的责任,以及良心等问题。
8。简纲:
A。罗一:1 - 15 问安、祷告和感谢
B。罗一:16 - 17 主题的宣告 - 因信称义之道
C。罗一:18 - 四:25 上帝的义之显明
D。罗五:1 - 八:39 因信称义的生活
E。罗九:1 - 十一:36 人的不信和上帝的信实
F。罗十二:1 - 十五:13 因信称义的信服
G。罗十五:14 - 十六:27 结语
9。图解:(从略)
10。文体和风格:
A。这是保罗书信中最接近神学论著的一篇,全书很少有关实际问题的细节。
B。全书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虽然没有加拉太书和歌罗西书的辩论式语气,但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一问一答的形式结构。
11,经文问题:
A。因为这本书有三个不同的结束颂赞(罗十五:33,十六:24(中文圣经删除),十六:27),所以有人以为保罗原来写的罗一:1 - 十五:33 是寄给罗马教会的,后来采用这封信,加上第十六章的个人问候,寄给以弗所教会。这是因为保罗和罗马教会尚无渊源,但他与以弗所教会关系密切。但大部分新约学者还是主张罗马书是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一封信。
B。对第七章的解释也众说纷纭:是保罗得救前还是得救后的经历?
C。对第九章至十一章的解释也是一样:以色列国在上帝的救赎计划里有没有特殊的地位?
罗马书的雷霆笔力和影响力是无法估计的。这本书曾经挑旺了一些属灵伟人 -- 奥古斯丁、马丁路得、本仁约翰、卫斯理 -- 借着他们形成教会的历史。
恳求教会的主耶稣基督也借着这封信改变我们的生活,再一次用他的灵挑旺我们心里的火,叫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耶稣基督,更热诚地敬爱他,更紧密地跟从他。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请与我联络。电邮地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