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0087_.gif (341 bytes)返回课程纲要

差 传 学 堂

第十七课 - 宗教个案 - 认识锡克教(Sikhism)

目的

(一)透过研究锡克教,加深学员对不同宗教的认识。

(二)让学员关注各区不同的宗教群体,装备他们向异教徒作见证。

1。背诵经文

“保罗在雅典等候他们的时候,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徒十七:16)

2。引言

雅典是一个自由开放、多元种族和宗教共处的大城市。保罗看见那里有很多人膜拜异教的偶像,便感到人困苦流离,极需要福音的真光改变他们的生命。因此,他心里着急,留在亚略巴古护教和宣教,并从“未识之神”(参徒十七:23)的观念,传讲宝贵的福音,介绍复活的救主耶稣基督。

前瞻二十一世纪的差传方向,基督教教会及信徒面对这些文化与生活结合、具民族性的宗教群体,要改变其宗教信仰是极不容易的,这正是宣教工作上的最大挑战。在这些群体和地区当中,回教和印度教地区有很大的福音需要。本课有系统地从民族宗教角度探讨一个宗教个案 -- 锡克教(Sikhism)。由於锡克数是从印度教和回教中衍生出来,又吸收了英国基督教的方式,故很值得探讨。为配合应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宣教,本课亦带出宣教策略的思考,以让学员能投入将来福音的战线,面对不同宗教的挑战,预备参与严峻的属灵争战。

3。课文

(一)锡克教的历史

主後十六世纪印度(India)西北地区出现了新兴宗教 -- 锡克教(Sikhism)。这个具民族性的宗教,除了印度人和英国人认识之外,大多数人均感到陌生。在一九八四年六月间,印度本土的锡克教教徒与印度政府发生冲突,该教最神圣的“金殿”(Golden Temple)被印度政府军队占领,教长及数百信徒被屠杀;同年十月下旬,印度总理甘地夫人(Mrs. India Gandhi)被两位近身侍卫枪杀,后来查出这两人是锡克教教徒,他们的行动表明报复甘地夫人派遣军队血洗“金殿”的屠杀事件。这事件轰动全球,而锡克教也开始为人知晓。

“锡克教”是源自印度北部旁遮普语(Punjabi)的“锡克”(Sic)一字,意思是“门徒”。原来锡克教教徒均自称为“Sic或Sikh” ,借以表明信奉锡克教;而“锡克教”就有这种门徒团契的意思,实际上是神圣的共同体。在《锡克教徒生活方式指南》的引言中,锡克教教徒定义为:“锡克教教徒信奉单一的神、十位上师、锡克教圣典和锡克教其他经书。此外,他们必须相信锡克教洗礼仪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他们基本信念是将个人的私生活与锡克教教徒社会一员的共同生活互相关联。”

(1)起源

在主后十世纪以后五百年间,回教教徒(Muslim)接连以武力入侵印度北部的旁遮普(Punjab),使当地的印度教教徒受蹂躏,民众饱受战祸的苦难。主后十六世纪经过印度北部回教教徒和印度教教徒大战后,回教君王巴布尔(Babur)於主后一五一九年在旁遮普建立了蒙兀儿王朝(Mogul Dynasty);他的孙儿阿克巴(Akbar)十八岁就统治了印度大陆。阿克巴是一位伟大而宽容的统治者,他实施了宗教自由政策,对印度教教徒与回教教徒一视同仁,更将土地赠予锡克教上师阿玛达斯(Guru Amar)的女儿,以建立锡克教圣城安立查(Amaitsar)及金殿。

“锡克教”出现之前,印度教教徒及回教教徒的宗教活动较传统和被动,个人信仰十分冷淡。但在变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於是改革运动相继出现。主后十二世纪,印北的宗教改革家杰得夫(Jaidev)大力主张严谨的宗教生活;十四世纪则有罗摩兰达(Ramananda)创立了昆细奴派(Uishuite Sect),提倡“自我解脱论”,实践“个人献身”,反对种姓阶级不平等制度。他的门人卡比尔(Kabir)将其思想发扬光大,直接影响锡克敬的创始人那纳克(Nanak)。卡比尔出身于印度,精研印度教,却反对印度教的“偶像崇拜”、“苦行主义”及“沐浴恒河”的宗教习俗,且主张对回教的上主忠心,注重道德生活的实践,综合了回教及印度教信仰。他重视灵性生活,认为应由上师(Guru)指导信徒生活。

主后十六世纪,锡克教的宗教运动与西方殖民主义相遇,英国殖民政府便借锡克教教徒协助殖民官员处理印度教与回教的事务,故锡克教得以不断发展。

(2)创教者及其发展

根据神话和历史记述,锡克教创始人那纳克上师(1469 -1539)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属贵族阶级之刹帝利(Kshatriya)。他是一位诗人,自少年时便喜爱思考人生问题;十六岁结婚,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他放弃职业,醉心宗教,抛弃双亲和妻儿,实践瑜加托钵化缘的生活。他三十岁时得了“蒙召往上帝的宫廷”的宗教经验,且表示:“我所跟从的道路,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回教,而是来自上帝的道路。”自从他获得上帝的启示后,以“上师”身分在印北旅行说教达二十年,以诗歌的说教形式呼吁民众信奉真名(The True Name)。锡克教的重要文献Ganam Sakhis描述其传教的足迹遍及印度、西藏、斯里兰卡(Sri Lanka)和麦加(Mecca)。那纳克於一五二0年组织教团,训练门徒,差遣他们往各处传教。他於一五三九年第二代上师安加得(Angad)上任不久便逝世。自一五三九年至一七0八年先后有十位“上师”领导锡克教。

一六七五年第十代古宾信(Gobind Singh)上师登位,积极改革锡克教,将信徒加上“猛狮”(Singh)的称号;他又将入教仪式由洗足礼(Chain Amit)改成剑洗礼(Khande ka Amit),并成立卡尔沙(Khalsa)团契。此外,他将其父亲特巴哈杜(Tegh Bahadur)上师的诗篇加入阿第格兰斯(Adi Granth)的圣典中,定名为《格兰斯沙希伯》(Granth Sahib),成为锡克教不能修改的正典。后来他宣布终止以“人物”为中心的上师圣职(Guruship),改为将“经典”赋予“人格”的地位,并且称它为“格兰斯沙希伯上师”(Guru Grauth Sahib)。因此,这部经典成为锡克教教徒灵性的准则和政治的权威象征;此后,每一所锡克庙堂,都有一本格兰斯沙希伯上师作供奉和研读使用。

自第十代古宾信上师死后一百年间,锡克教没有出色的领袖,教务进展起伏不定。直到一七九九年兰日信大王(Maharaja Ranjit Singh)出现,便兴起了一个标榜神权政治的“锡克教帝国”。一八三九年他驾崩后,内部产生权力斗争;同期,英国殖民政府第二次派遣军队与锡克教教徒战争,一八四九年锡克教帝国瓦解,印北地区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现代的锡克教已成为一个国际性宗教,全世界的锡克教教徒约有二千万,大都居住在印度与巴基斯坦(Pakistan)昔日印北的地区,更有部分教徒侨居昔日英国殖民地如澳洲(Australia)、新西兰(New Zealand)、马来西亚(Malaysia)、香港、南非(South Africa)和英国(United Kingdom)等地,都有锡克庙;部分教徒正向加拿大(Canada)和美国(USA)迁移。由於锡克教教徒都是印北人,故其宗教富印度色彩,亦缺乏普世宣教的使命意识;加上礼拜时亦保守地用旁遮普方言为主,使之更封闭在民族宗教的范畴里。

(二)锡克教的信仰

锡克教的信仰核心是上师,按印北旁遮普方言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上帝是永恒的真上师,二是指上帝的仆人是上师。上师是指不受“生死轮回”所控制,又能彰显上帝本性的神仆,所以锡克教教徒相信从第一代到第十代的上师全部具有相同的上师精神,他们的教训就是启示上帝真名的上师话语。这种上师精神和话语,从第十代上师古宾信以后,就传承给“经典上师” -- 格兰斯沙希伯。

(1)锡克教的经典

格兰斯沙希伯上师是富有“神格”和“人格”的宗教经典,亦是教徒信仰和膜拜的中心。该经典用一百八十年完成,内容分为三十一段,包含五干八百九十四首诗,共一千四百三十页。每逢年中的庆典,信徒便抬着圣堂(Gurdwara)中的经典上师出来巡游,又在历代上师的诞辰及圣徒殉教日,到圣堂里诵经两日两夜,又把经典上师从头到尾诵念一遍。每个信徒家庭都可拥有一部经典上师,并要放在特别地方供奉。经典上师之内容分为两个重要部分:《真言颂》和《诗中之诗》,包含锡克教的基本教义及协助解脱的方法。

(2)锡克教的神学思想

创教者那纳克上师的教训十分单纯,就是将印度教和回教的部分重要教义综合起来:“上帝是唯一的创造主,他以绝对主权来统治宇宙万物,人类都应该敬拜他。”他避免采用印度教对神灵的称呼,叫上帝为“真名”。“名”是神的完全表达,“真名”就是“真理”。上师是上帝真理的传递者,是信徒灵性的向导与楷模。上师绝不能和上帝混为一谈,或说是上帝的化身,但那纳克就不幸地被信徒抬举为创造者,宣告他是至高无上的神。因此,不但锡克教的经典被神化,连那纳克上师本人也被神化了。

从他们的经典显示,上帝是永恒的,既创造又能破坏;但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却有限而无常。“人”是善、恶两种本性的综合品,因此人有罪;罪人执迷於尘世,不喜爱上师的教导。罪人和圣人死后的命运却不同,罪人死后再坠入生死轮回,圣人死后即停止轮回而与上帝合一。他们相信被造的物质世界是无常和有限的 ,是一种幻象(Maya);故宇宙是绝对不真实地存在,这种幻象的见解与传统印度教之吠陀(Meda)哲学思想很接近。由於宇宙万物是变化不定的幻象,人的生死来自业感轮回,所以人只有借着冥思来接近上帝,投靠真名和上师的指引便可脱离生死轮回的束缚。

(三)锡克教的特色和宗教生活

锡克教认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他们反对印度教和回教繁复的仪式,并且反对偶像崇拜、禁欲行为和在恒河沐浴,或往阿拉伯(Arabia)麦加朝圣。信徒要牢记上师的教训,培养高超的品格和内涵,在入会礼仪中,要立约不可奸淫,要工作、奉献金钱、帮助人、敬拜“真名”;他们更要参与社会服务,不向政治压力低头,为争取独立自主而武装起来,为奉行的真理而进行圣战。

他们敬拜的地方是圣堂,中文翻译为锡克庙,亦叫“上师之家”,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信徒进入圣堂要脱鞋打坐,男人戴上“头巾帽”(turban),女人头上披着“纱巾”(chiffon)。

“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顺服,稍后便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面向“经典上师”,并跟随司会的长老唱“经典上师”内之经文或诗篇,会后有团契爱筵。信徒要加入“卡尔沙”团契,表达他们是纯净者,愿意结盟,不分阶级,实践团结、友爱和彼此服务,团员不分男女,男性加上新名字“猛狮”,女性加上“公主”(kaur),他们持守五种清净的记号(简称“5K”):

A。留长发(keshdhai) -- 不剃发(戴头巾帽)

B。梳头发(kangha) -- 带梳子

C。穿短裤(kachk) -- 特制裤子

D。带钢镯(Kara) -- 带手镯(表达永恒团结)

E。佩匕首(khande) -- 带特制短剑。

此外,他们要持守五戒:

A。不偷盗

B。不奸淫

C。不抽烟

D。不吸毒

E。不叛教

宣誓完毕,要行剑洗礼,此后就要穿戴“5K”记号来表明身份。

锡克教的主要节期有美拉斯节、上师节和一些印度的节日。他们有四个朝圣的地方,都在印度北部地区。他们很重视生命礼俗,凡婴儿诞生、男女婚姻、死亡殡葬均举行特别的宗教礼仪。综合而言,锡克教是一个非常有系统组织的宗教,教条清晰,实践容易,涵盖面很广,并且落实於人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甚至运用暴力以抵抗迫害。

(四)从宗教群体角度探讨宣教策略

若要从宗教群体角度关心锡克教教徒,请先问自己五个重要的问题:

(1)上帝要我们向谁传福音?

(2)他们是怎样的人?

(3)谁向他们传福音?

(4)如何向他们传福音?

(5)预期结果如何?

本课的探讨,主要解答首两条问题,即从宗教角度认识锡克教。以下有六个重点的探讨,可较全面地认识一个宗教:

(1)宗教历史:起源、人物、事件、组织、分布、流派、发展阶段、各种数字和统计资料

(2)宗教现象:(A)神祗(B)宗教领袖、代表(C)敬拜与礼仪、习治、艺术(D)宗教群体:组织、关系、成员、资格、传播方法

(3)宗教思想:经典 -- 主要、次要,教义 -- 种类、关系、应用,理论 -- 体系、分类、系统,意识形态 -- 价值观、世界观

(4)宗教功能:

(A)有何人生危机?

缘起:人的行为、神的责任、其他,

解释:罪的观念、沾污、越界、渺视、亏欠

(B)如何处理人生危机?独特宗教经验?什么方法?如何达到?另类方法?信奉者为何选择这些方法?

(C)解救、救赎、祝福等观念之应用

(5)宗数比较、对话、护教和批判

(6)信仰回应、宣教策略

4。问题讨论

(一)从背诵金句中,保罗在雅典看见满城都是偶像,他为什么 那样着急?

(二)敬拜偶像代表什么?基督徒应如何看其他宗教?试分享之。

(三)从锡克教的历史中,你认为这个宗教有何特色?那是一个怎样的宗教?

(四)试讨论印度教、回教与锡克教有何关系。

(五)你认为宗教如何影响信众的生活?就锡克教而论,锡克教的信仰如何影响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区人民的生活?

(六)在你居住的社区有没有锡克教教徒?若你有机会到印度北部作短期宣教体验或探访,你会怎样预备?

(七)若有一个锡克教教徒对基督教的信仰有兴趣,你如何帮助他?

(八)在你的生活接触中,有哪些宗教影响你的亲友?你打算怎样关心他们?试分享各人的计划,彼此代祷。

有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吗?欢迎您和我联络,电邮地址是:

pcchong18221@gmail.com

ag00089_.gif (335 bytes)